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片段】生: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师:(大屏幕出示)自己读读,读着读着,你会有什么感受?(生自由读)师:你读出了什么感受?(生无语)  相似文献   

2.
正一、失衡的现状——任"静"悄然离去[案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教学片段(映示)孙悟空在你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形象?(建设)细细地读课文,找到感受最深的地方,边读边做批注,想想你读懂了孙悟空的什么特点?师:孙悟空在你心目中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大声地读读课文。(生大声读)师:(当大部分学生差不多刚读好,想做批注时)很多同学在一边读一边做批注,很好。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只有三四个人举手交流)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片段一】师:老师来考考大家,这些词语你会读了吗?(屏显)啄肉夹住威胁毫不示弱喜笑颜开筋疲力尽师:词语读正确了,但陆老师有个建议,想着这些词语的意思读,你会读得更好。(生自由练读)师:现在,陆老师和大家合作读,我读左边一列,你们读右边一列,你可以根据自己对词语的理解加上适当的动作或表情。师:(伸长手臂,手指呈尖嘴状,语气狠狠地)啄肉。生:(双手合起,做"夹"的动作,大声地)夹住。  相似文献   

4.
犤初读课文过程中,黑板上留下了经教师指点、学生讨论理清的课文脉络:响起掌声(第1~4自然段)感谢掌声(第5~6自然段 议论掌声需要掌声身处困境(第7自然段)犦师:请同学们轻声把整篇课文朗读两遍,读后告诉老师:哪一自然段课文所写的情景最使你感动?(生读课文,思考)生:第4自然段。师:能读给大家听一听吗?(生读课文,略显平淡)生:(忽然站起,大声地)邢平读得不好!(笑声。未征求老师意见,该生便富有感情地朗读起来)师:(笑)这么说,你也同意邢平同学的意见———第4自然段写得最让你感动了?(生点头)师:大家同意他俩的看法吗?生:(齐)同意!师:说说看…  相似文献   

5.
正【片段一】师:此处的"重担"还是指扁担和两头挑着的东西吗?(生沉默)想一想:生活中,母亲还要做哪些事?生:烧饭、洗衣、织毛衣、打扫卫生。师:想一想,农村的母亲还要做什么?生:挑水、喂猪、种田、割稻子……师:是呀,这所有的生活重担都靠母亲一个人来承受。这儿的"担子"指什么?生:生活负担。  相似文献   

6.
最近,笔者担任一个同课异构活动的评委,连续观摩了四节《识字5》课堂教学,某些镜头让我有种啼笑皆非的感觉—— 师:第一组谁来读? 生:寒流、大雪、北风.(生在读到"大雪"时眼睛一亮,声音明显提高) 师:你们冷吗? 生:(面面相觑)不冷. 师:对,这样读,怎么会冷呢?谁再来读?(生不敢举手) 师:听老师读.寒流、大雪、北风……(老师压低声音,拖腔带着颤音)冷吗?  相似文献   

7.
正【片段一】师:词语学得不错,课文读得怎样?下面来检查一下课文的朗读。打开课文,这课有7个自然段,标上了吗?谁来读第1自然段?(生读)师:读得非常正确,你让我知道了杭州很美。谁再来读读这段?(生读)师:你让我感受这是个美丽的早晨。听老师来读读。(师示范读第1自然段)师:同学们,这是一个美丽的城市,这是一个美丽的早晨,那么这预示着故事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呢?生:美好。师:让人满意的结局。同学们,在写人叙事类的文章中,作者写景不是随随便便写的,他写景是为了后边的故事发展做铺垫的。谁来读第2自然段?(生读)  相似文献   

8.
一聊课题师:伸出手来跟我写课题。从课题中我们可以看出文中有两个人物——"凤辣子"和林黛玉。齐读课题。(生读)师:文中还有一个人物是——生:贾母。师:有同学读过《红楼梦》吗?这个填空能不能做?(出示)"凤辣子"贾母林黛玉文中的母亲刚刚去世,她的外婆  相似文献   

9.
(课始,师引领学生直呼己名,并说说呼后感受,课堂气氛迅速活跃。)师:喜欢猜谜语吗?(生兴奋地回答"喜欢"后,师口述谜语"一只大羊没尾巴,打一个字。"一生答出谜底"美"后,师请其释"谜"并书写。)师:你们一定能说出含有"美"的词语,比如美丽、美好、美妙……  相似文献   

10.
一、链接生活,让词语在想象中丰满起来低年级学生不能以理性思维来理解词语,需要把解词与其熟悉的生活相联系,进行感性触摸,逐步把握词语的深度。如,《我要的是葫芦》一课"自言自语"一词的教学片段:师:谁知道"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生:是"自己说给自己听"。师:你能把种葫芦的人自言自语的样子给大家表演一下吗?(生表演读句子)师:知道这个同学为什么读得这么轻吗?生:因为是自己说给自己听,用不着大声说。师:那你们像他这样表演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去年的树》第一部分时,学生找出了反映树儿和小鸟是好朋友的句子。我们师生间有了这样一段对话——师:能找你的好朋友一块儿读读这句话吗?生1:我想和梦琦一起读。(生读,师评价)师:还有谁想读的吗?生2:老师,我一个人读。师:你的好朋友呢?生2:我没有好朋友,每天放学我一个人回家,课间也一个人玩耍……师:(抚摸着孩子的脑袋)没关系,让我来做你的好朋友,好吗?咱俩一块儿读。(生2点点头,微笑顿时洋溢在脸上。师与生2共读。读完后,教室里不由地响起了一阵掌声。)在课堂上,我自己越来越感觉到:少了一种命令的语气,学会了弯下身子倾听孩子说…  相似文献   

12.
师:读了《道士塔》,大家能否从文中找出一个贯穿全文感情的词语。生:"恨"。师:哦,"恨"。作者都恨哪些人?生:(七嘴八舌)王道士……外国侵略者……满清官员……还有……  相似文献   

13.
一借助词语,回顾内容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金子》一课.课文都预习了吗?(生:预习了)课文生字新词都会写了吗?(生:会了)请同学们拿出听写本,我们来听默几个词语.注意每个词语老师只读两遍:蜂拥而至、扫兴离去、不甘落空、实现梦想. (生默写) 师:(出示词语)看屏幕,你都默写对了吗?"蜂"左边是虫字部."蜂"在文中指的是—— 生:人. 师:"蜂拥而至"就是说—— 生:来的人很多. 师:"甘"和"实"是本课的生字.注意"甘"第一笔"横"要长一些;"实"字的"点"比较多,注意最后一笔是个"长点".把这两个字认认真真地重写一遍,看谁写得美观. (生写) 师:一齐来读这几个词语. (生读) 师:想一想,在文中,前面两个词语是写—— 生:淘金者. 师:后面两个词语是写—— 生:彼得. 师:谁能用上这些词语,简要回顾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有人在萨文河畔无意中发现了金子,(师插话:最好在前面加上"听说"一词)淘金者便蜂拥而至.  相似文献   

14.
教学过程:一、生活情境师:同学们,你们去过科技广场吗?(生…)那么这幅画面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吧!(屏幕显示科技广场的摩天轮、世纪钟的旋转画面)。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摩天轮和世纪钟在做什么运动?(生:回答……)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在做类似运动?(生1回答生2回答生3回答)师:你们想知道更多的旋转现象吗?(生……)请同学们“进入教师网页”,在这里查找更多的旋转现象。(生点击“进入教师网页”查找,或点击导航条中“整装待发”查找)二、整装待发(学生点击以下图片播放旋转现象)师:你们查找到哪些旋转现象?(生1……,生2……,生3……)师:大家…  相似文献   

15.
【课例】师:哈尔威船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生: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师:(出示这段文字)文中是怎样具体写他的?(生读上面的句子,理解"又"的含义,并找出课文中有关表现船长品质的句子,先试着读。)师:(出示文字配图)哈尔威  相似文献   

16.
我在《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中看到一篇《画风》(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的教学设计,感触颇多。【案例1】……(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你们听了朗读后想说些什么呢?他们是怎样画风的呢?……(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师:同学们读中有悟了吗?谁来告诉大家?师:出示课件(赵小艺画风的句子)。赵小艺是怎么画风的?能感受一下吗?师:宋涛是怎样画的?(指名读)师:赵小艺又是怎样画风的呢?谁来表演读?师:他们读得怎么样?生:(生各抒己见)生:自读喜欢的句、段。生:(评价朗读效果、全班交流)……【透视1】教学…  相似文献   

17.
出示: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师:“你们已经到头了”是指———生1:没有机会了。生2:走完了人生……生3:你们没有把握住机遇。师:苏格拉底老师此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呢?生1:失望。师:你来读一读,能让我们感觉到“失望”吗?(生轻轻地摇了摇头,读时语调较轻,语速较慢)生2:生气。师:你读。(生圆睁双眼,读时语调较高,语速较快)师:是很气愤。(笑声)生3:怨恨。师:你读一读。(生恨恨状,读时两个字一顿———你们/已经/到头了)(笑声、掌声)生4:惋惜。师:你读。(生轻轻摇头,语调很轻,语速很慢)师:真够让人可惜…  相似文献   

18.
一、课前导入师 :春天马上就要到了 ,喜欢春天吗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走进春天 ,欣赏一下春天的美丽景色好吗 ?生 :好 !师 :前两天布置了一个作业 ,画出你眼中的春天 ,并写上一个关于春天的词语 ,或句子 ,或儿歌 ,带来了吗 ?(投影展示部分学生作业 ,师描述 )师 :其他同学把画举起来给后面的老师看一看。 (学生都自豪地举起画 )师 :给同桌看一看 ,把词语、句子读给同桌听。(学生互相读 )二、学习新课师 :老师把大家喜欢的词语收集在一起了 ,咱们一起去学习喜欢的词语好吗 ?(投影出示本课生词 )师 :这些字你认识吗 ?知道怎么读吗 ?(学生纷纷起来…  相似文献   

19.
师:同学们,大家都预习了课文,这些生字还认识吗?自己读一读。(生自读生字,师指导读音。出示:“窥伺、大模大样、供养不周”)师:差不多了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指名读)特别指导“供”的读音)(出示:净角脾气)师:谁来读?(指名读)  相似文献   

20.
李卫明 《云南教育》2003,(28):37-37
师:有人说,黄山归来不看岳,黄龙归来不看水。看来,最美的还是五彩池的池水。我们共同来读一读描写池水的这一部分,然后来交流一下感受,好吗?生:好!(课件出示课文描写“池水”部分的文字,学生和老师自由读,大约2分钟。)师:我想来说说我的感受可以吗?生:可以。师:学了这一部分,我的感受是五彩池的池水颜色特别多。你们同意吗?(学生有的表示同意,有的在思考,有的表示不同意。)师:我这样讲,是有根据的,你们听一听。(老师读:有些水池的水还不止一种颜色,上层是咖啡色的,下层却成了柠檬黄;左半边是天蓝色的,右半边却成了橄榄绿。)生1:我觉得五彩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