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是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观。在总结历史教训和分析国际形势的基础上,形成了坚定不移的开放态度;在总结各国对外开放的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开放原则;在继承发展毛泽东对外开放观的前提下,形成了灵活全面的开放策略。邓小平对外开放观,具有坚定自主灵活的特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基于发展中国近代经济,振兴实业,坚持必须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引进国外资金,引进外国的先进科技,引进外国人才,引进外国的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孙中山的对外开放思想,并提出了很多对外开放的卓见,形成了系统的对外开放思想,即特区观,格局观和一国两制观。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对外开放观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表现形式,这一科学理论的形成,既有着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渊源,又有着深刻的历史经验总结和浓郁的中国特色,它是邓小平创造性地把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需求与外部环境相结合而思考的理论结晶,是对马克思主义对外开放观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马克思主义对外开放思想指导下,在党的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几十年艰辛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对外开放观逐步形成。作为党的四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胡锦涛是这一历史进程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其中,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事业的奠基者,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创立者,江泽民、胡锦涛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伟大事业的继续推进者。  相似文献   

5.
对外开放,是毛泽东所倡导的。也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现时代所进行的改革开放仍有重大指导意义。 毛泽东对外开放观溯源 毛泽东对外开放观,当发韧于毛泽东青年时代对“新学”的吸收。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追忆道: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这些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所谓新学,  相似文献   

6.
新开放观的理论依据是党的理论创新理论。新开放观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以实现经济强国为目标的,走全面推进之路的,以完善的制度为保障的,注重效益的对外开放新理念。要按照“四个统筹”的要求树立和落实新开放观。  相似文献   

7.
付翠莲 《集宁师专学报》2001,23(3):87-90,101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有关经济思想方面有相当篇幅是分析当今国际经济关系,论述国际经济战略以及我国的对外政策的,其中他的对外开放观,和平与发展主题观,国际经济新秩序观这三方面内容具有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联系,对于我们研究当今国际经济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及其思想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经济全球化呈逐步加速之势,邓小平对此予以正确的认识,既看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必要性,世界经济发展的相互依赖性和世界经济结构的不等性,又看到了西方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渗透,控制,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的图谋,在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思想主张,显现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毫不动摇的历史观,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发展观,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观,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国家安全观,反对霸权主义、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斗争观;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观六大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9.
郭嵩焘的对外开放思想是随着他早年探索洋情"夷务"的游历生活及出使英法经历而形成的。主要包括新奇的中西观、实用的开放观和进步的社会观等方面,其思想的全面性与深刻性对近代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于今天改革开放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历来赞成对外经济交往,主张向一切国家学习长处,并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对外开放观。但是,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毛泽东没有提出系统的对外开放理论。邓小平继承前人,又突破成规,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以战略家的胆识和全新的思路确定了对外开放政策,并把这一强国方略付诸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1.
鸦片战争后,魏源开创性地提出了了解外国情况、学习外国长技、引进外国人才、走出国门求师,以及坚持和发展对外贸易以富国强兵的主张。这些主张大体构成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纲领。尽管魏源为捍卫儒学和佛教而排斥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并有殃及西学之嫌,但他的开放观无疑标志着中国的思想文化从清朝中古式的封闭向近代式的开放迈出了极其宝贵的一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哈佛大学网上公开课的制作技术和课堂行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国外名校公开课的发展。本文对哈佛大学24节“公平与正义”公开课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数据统计,从视频角度分析哈佛大学公开课的制作技术和课堂行为,探讨哈佛大学开发优质课程视频资源的可取之处,为国内高校视频教育资源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仅从实践层面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局面,取得了社会主义发展的辉煌成就,而且从观念层面推动了社会主义观的重大转型。正是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推动下,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创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才实现了从结构主义向功能主义转型,从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转型。改革开放的过程同时是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的探索过程。中国改革开放对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转型,具有重大的启蒙和导向意义。  相似文献   

14.
坚持实践观,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起点;坚持实践观,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的理论原理;坚持实践观,正确解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的策略原理;实践观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方法论体系,并决定了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开放发展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步入WTO,我国各行各业都即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针对我国保险行业现状,分别从我国保险业同国外保险业差距,入世对保险业影响及入世后对策等几个角度阐述了我国保险业入世前景和展望,并对我国保险业进一步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加教学方式的差异--商务谈判课程的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显英 《教学研究(河北)》2006,29(2):115-117,121
在高校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对比国内外教学方式的差异并根据情况加以借鉴,对改善和提高教学有重要意义。以商务谈判课程为例,中国和加拿大高校在组织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同,文章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剖析其原因,并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新加坡《联合早报》为语料,收集了116例前人未研究过的与普通话表达内容相同或相近但形式不同的新加坡华语特有词语,并结合前人的例子,从结构和来源角度对新加坡华语特有词语与普通话词语的差异分5小类进行讨论:(1)造词语索选用不同;(2)缩略与否不同;(3)1日词语取舍不同;(4)粤方言词语吸收不同;(5)外来语翻译和吸收不同。  相似文献   

18.
论后现代主义对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的哲学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后现代社会的到来,后现代思潮对教育领域的影响日益凸显,这种思潮以批判的态度对现代主义教育观进行反思,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否定中心和等级、去掉本质和必然,进而建构一种和谐发展的社会,这与成人教育的特点和目标不谋而和。后现代主义它特有的教育观点为研究我国成人教育发展提供全新视角。  相似文献   

19.
作为有着新诗创作经验的批评家,身处"五四"之"诗体大解放时代",朱自清站在历史的高度,用一种审辨的态度,大胆地尝试借用西方的文学理论来丰富发展新诗理论,为新诗的发展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