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运用连续测氡仪和伽玛辐射仪对隧道掌子面的氡浓度和伽玛辐射水平进行测量,并结合《200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和《地下建筑氡及其子体控制标准》(GBZ116-2002)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测量结果表明各测点均无明显放射性剂量超标问题。  相似文献   

2.
从放射性的基本原理入手,分析各种辐射对人体造成的危害的机理,从而引出我国目前对室内空气、土壤氡浓度检测和建筑材料中放射性核素比活度检测的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特点作了评价,最后提出了民用建筑工程放射性防护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3.
许明发 《大众科技》2010,(12):82-83
热释光(TLD)方法是目前环境γ辐射水平调查中获取累积剂量的一种重要手段,文章主要对热释光(TLD)方法进行介绍,并分别通过用TLD方法及γ剂量率仪测量广西境内11个点的环境γ辐射水平的结果比较,探讨了热释光(TLD)方法测量环境γ辐射累积剂量的适用性及监测过程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放射性的基本原理入手,分析各种辐射对人体造成的危害的基理,从而引出我国目前对室内空气、土壤氡浓度检测和建筑材料中放射性核素比活度检测的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特点作了评价,最后提出了民用建筑工程放射性防护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新建城市放射性废物库是放射性固体废物和废放射源贮存库,其辐射安全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通过对河北省新建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库区及周边环境的γ吸收剂量率监测与分析,表明放射性废物库的γ辐射水平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何铮 《科技广场》2009,(11):78-80
将γ辐射测井仪传统的井下辐射脉冲信号传输改为曼彻斯特码数据传输是适应现代网络仪器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介绍了在γ辐射测井仪井下探头中将辐射脉冲转为数据,采用曼彻斯特编码传输到井上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南宁市某新建高层住宅装修前后室内氡浓度水平监测及分析,探讨室内氡的来源、水平以及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王哲江  杨燕妮  李霞 《科技风》2012,(10):86-87
通过对威海地区室内环境及主要建筑装饰材料的γ辐射测量,对γ辐射测量技术在民用建筑工程室内放射性防护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建立与完善γ辐射测量技术在民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可作为现有的室内环境放射性测量手段有效的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科学与文化》2008,(1):45-45
开窗防癌 地面及许多建筑材料都能释放致癌气体--氡及其子体(氡衰变的物质),开窗可使室内空气中的这类致癌物降到最小密度.  相似文献   

10.
使用固体径迹蚀刻法调查了常州市7个县(区)的室内氡浓度水平,结果表明常州地区室内氡浓度高于我国平均水平,尤其是溧阳地区,该地区60%调查点的氡浓度都高于100 Bq/m~3,明显高于常州其它地区。土壤中的~(226)Ra含量、建筑结构及建筑材料是常州市室内氡浓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议采用加强通风或采用堵塞或密封等措施防止氡从地基或周围土壤进入建筑物的方法降低室内氡含量。  相似文献   

11.
李雯 《科技广场》2012,(6):113-116
本文采用专业氡测量仪AlphaGUARD PQ2000PRO及其子体附件AlphaPM监测空调房内普通盘式蚊香及电热蚊香产生的气溶胶颗粒对氡子体浓度变化的影响。通过对比测量,可以看出普通盘式蚊香和电热蚊香产生的亚微米级气溶胶均会使得空调房内氡子体浓度增高,且前者导致的增加趋势更明显。建议开空调时室内使用电热蚊香,并且应定时开窗通风十几分钟,以降低室内氡子体浓度,减少其对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集中式空调房间上送上回气流为例,对室内CO2和颗粒物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就呼吸带平面上的CO2和颗粒物浓度分布而言,顶送风对应的空气品质优于侧送风,送风方向仅对大粒径粒子的室内浓度分布影响较大。根据这些结果,以我国南北方两典型内陆城市为例,模拟了空调系统使用粗效过滤器时室内粒子浓度的变化,指出以大颗粒污染为主的北方城市更适合采用顶送风气流,而以小粒子污染为主的南方城市,送风方向对室内浓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是人类百多年来不断研究和探索的目标之一。本文分析了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危害、基本原因和主要评价指标,简要综述了近5年在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领域,国内外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对我国室内环境与健康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今后国内应在准确评价人群室内空气污染的暴露量、人群健康效应暴露-反应关系的定量评价、室内环境对人体舒适度和工作效率的影响机理、室内污染健康效应综合评价的方法学等几个主要科学问题方面深入地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4.
研究室内气溶胶纳米粒径颗粒物的环境行为和污染特征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项工作采用WPSTM Model 1000XP宽范围粒径谱仪测量了粒径介于10~10000 nm之间的气溶胶纳米颗粒物。主要探讨了粒径在10~500 nm间的气溶胶纳米颗粒物在不同室内条件的粒径分布特征。结果发现,超细颗粒物(纳米粒径10~500 nm)对总粒子数浓度贡献较大,而细颗粒物(500 nm~10 μm)对总粒子质量浓度贡献较大,导致室内颗粒物粒子质量浓度通常比室外低,表现出室内污染以纳米粒径超细颗粒物为主的特点。抽烟明显增大纳米颗粒物粒子数浓度和粒子质量浓度。研究表明,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能超过室外,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15.
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和Mann-Kendall检验法,统计分析了河西走廊东部1960年-2009年近50a来的太阳总辐射和日照时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河西走廊东部年平均太阳总辐射为5988.7MJ/m2,为太阳能资源丰富区,太阳总辐射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月和日太阳总辐射变化趋势均呈单峰型。河西走廊东部年平均太阳总辐射在波动中上升,其线性倾向率为+12.7MJ(/m2·a);春、夏、秋、冬季的太阳总辐射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线性倾向率为+4.72MJ(/m2·a)、+5.69MJ(/m2·a)、+2.0MJ(/m2·a)、+0.17MJ(/m2·a)。年太阳总辐射、年日照时数的突变增大年与区域内气候开始变暖年同步,气候变暖使区域内中北部川区降水呈增多趋势,说明全球增暖的气候背景下,降水增多对空中的大气污染物有抑制作用,有利于河西走廊东部太阳能总辐射值、日照时数的增大。河西走廊东部年日照时数在空间分布呈现由北向南逐渐减少,季节分布呈现由夏-春-秋-冬季减少。研究区域太阳能资源总量丰富,有利于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由于电子密度分布、激励功率、气压等因素的影响,等离子体天线参数(增益、方向图等)通常难以求解。本文利用时域差分建立电磁波沿等离子体天线激励和传播的模型,得到不同参数(如激励功率、碰撞频率、等离子体迟豫时间、每个电子对所需能量)对等离子体轴向电子密度分布的影响,解释了不同激励情况下电子密度的线性和非线性分布,并解决了信号沿等离子体天线传播的波矢分布、辐射方向图的求解问题。  相似文献   

17.
马冬菁 《科教文汇》2011,(24):77-79
休闲娱乐场所是人们在闲暇之余放松和娱乐的场所,更加应该重视室内空气污染的治理。其中,有机有害气体是室内有害气体的主要部分,也是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的研究重点。该气体主要包括甲醛、苯系物以及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等。设计师除了要考虑休闲娱乐空间的功能性、文化性和娱乐性外,也应该重点考虑空间设计的空气污染问题,适度选择设计风格和慎重选择装修材料,合理设计空调和通风系统以及精心配置绿色植物。  相似文献   

18.
刘克智 《科技通报》2012,28(8):62-65
传统的基站温度控制主要依靠空调无间隙的工作模式来实现。这种工作模式造成了能量的大量消耗且只能被动控制基站室内温度对基站维修工作造成影响。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变频技术的通信基站节能方法,利用室外的冷空气代替空调进行节能室内温度降低,结合历史数据使用非线性优化的方法对风机的变换频率进行智能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有效避免风机与空调的过度切换,使空调工作在最优的时间段,能使通信基站的能量消耗有效降低。  相似文献   

19.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太阳紫外辐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站:83°40'E,39°01'N)2007年1月-12月紫外辐射和总辐射的观测资料,分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太阳紫外辐射的气候学特征。结果表明:①本地区太阳紫外辐射年总量为305.64MJ(/m2·a)。年平均日总量为0.84MJ/m2,大于黑河、太湖和青藏高原地区。紫外辐射年平均值在总辐射年平均值中所占比例为4.99%,小于太湖和北京,大于黑河地区和五道梁,月平均日总量7月最大;②其日变化,晴天呈现出标准的倒"U"型,即早晚小、中午大,正午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③紫外辐射受云量、降水和沙尘的影响很大;④紫外辐射在总辐射中所占比例有明显的年、季节和日变化,其年变化分为三个明显不同的阶段,夏季大,冬季小。青藏高原地区春夏大,冬季小,北京地区和黑河地区相近,分别是冬季大,夏季小和冬季大,春夏小。  相似文献   

20.
叶耀广 《大众科技》2013,(5):94-95,146
由于中央空调通风系统的污染及其不合理的使用,已经成为建筑物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中央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结垢和微生物及由此产生的腐蚀故障,对系统的安全及低成本的运行影响极大,所以,必须定期进行清洗中央空调通风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