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飞 《成才之路》2009,(22):60-61
近年来,初中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困生明显增多,而且出现早期化倾向。特别是在七年级后期尤为突出。学生整体成绩的下降,直接影响着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大量的学困生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又如何通过自己的教学来减少学困生呢?本人结合自己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作一些粗浅的探索,欢迎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2.
一年级数学学困生与同龄的大部分学生相比,在知识基础、数学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的一定的差距。教师应多关注学困生的课堂表现,关注学困生在课堂上的新知生成和原有知识漏洞的修补,特别是数学技能的初步掌握。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学习困难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不断增加,学困生现象十分突出.随着数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困生的研究,除了要了解造成他们学习困难的内、外因,更要重视学困生深层次领域的自主学习的作用,而课堂学习是儿童认知学习的主要途径.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促进学困生自主学习呢?结合本人的数学实践,淡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田科科 《考试周刊》2014,(81):73-73
在农村八年级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能帮助学困生恢复对数学学习的信心,提高数学学业水平,实施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学困生的学习潜能。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5.
小学数学是重要的学习科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学习数字计算,还需要对相关的运算规律及数学思维进行学习。由于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存在差异,其学习效用也会有所不同。部分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困难,这部分学生称为学困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困生赶上学习进度,就需要对其进行转化,提升学困生的学习能力。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因素,对其转化方法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现在有一部分同学在七年级学习数学时感觉比较轻松,进入八年级后,就发现跟不上老师的进度,学习越来越吃力.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同学在七年级时觉得数学比较简单而对七年级数学的基础性重视不够.初中数学是一个整体,八年级的难点最多,九年级的考点最多,相对而言,七年级数学知识点虽然很多,但都比较简单.很多同学在七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感受不到压力,慢慢积累了很多小问题,这些问题在进入八  相似文献   

7.
以小学四年级、初中一年级和高中一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GNAT实验范式,比较了不同年级学困生与学优生数学学习内隐态度的特点.结果发现:(1)不同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内隐态度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不同年级学生的d'值和反应时差异显著;学生在不同组合类别下的d'值和反应时差异显著;不同年级学生在不同组合类别下的d'值和反应时差异显著.(2)学困生与学优生的数学学习内隐态度差异显著:学优生与学困生的d'值差异显著;不同年级的学优生与学困生的反应时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
苏敏 《学子》2013,(10):17
在学生的学习中,数学困难成了困扰相当一部分学生的难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数学学困生,本文对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方法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分析。并针对数学学困生学学习方法提出几点改进的建议。1对学困生学习方法的分析数学学习困难一般指由于数学能力的缺损而导致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落后,即明显落后于同年龄或同年级的水平的现象,也称数学学习障碍。[1]学习方法,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所采取的具体活动措施与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语文、数学和英语是其中最基础的科目,这几门学科的学习质量对于学生的基本素质有很大的影响,其中,数学属于理科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内容比较抽象难懂,尤其是初中时期,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这对于学生而言是比较大的挑战,因此很多初中时期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成了学困生,而数学学困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就是应用题。因此本文就针对初中数学的学困生应用题解题策略进行分析,提高学困生的数学学习和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0.
数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由形象到抽象、由易到难的过程,没有人可以打乱这一学习规律。高段学困生并非是突然产生的,而是某一阶段出现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时间长了,数学学习对他们来说变得枯燥、摸不着头脑。数学学习可以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善他们的思维品质,本文就提高学困生数学能力的策略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毕业生就近免试入学.这使得七年级数学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为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会导致部分学生学习上的困难.怎样防止和转化七年级数学后进生,找到他们存在问题的症结,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是我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小学数学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学习“学困生”的数量随着年级的升高会不断增加,因此有效转化数学“学困生”已成为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为此,本文结合多年教育教学实践,谈谈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  相似文献   

13.
现如今,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性,在班级中有“优等生”、“中等生”以及“学困生”,“学困生”的成绩明显比其他学生较差,缺乏数学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较弱、竞争意识不足等等。若想提高学困生的数学能力,教师就要从学习兴趣、分层教学、单独辅导、优化教学方法入手,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本文就初中阶段数学教学“学困生”的学习习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谭冰 《考试周刊》2014,(10):70-71
<正>七年级是学生从小学阶段升入中学阶段的过渡期,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七年级数学教学如何与小学数学衔接好,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这将直接影响学生整个中学阶段的成绩,甚至决定他们的终身发展.七年级数学就学习内容和应用而言,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七年级数学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四方面的能力.一、数学叙述语言与符号语言相互转化的能力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文字叙述通常都简单易懂,而到初中,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和学习内容的加深,数学叙述语言  相似文献   

15.
所谓学困生,指的是由于自身的成长环境、学习方式、思维意识有所不同而使得一部分学生出现了学习能力较弱的现象。新课程标准实施之后要求各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困生是如何形成的,又应该如何来对他们进行化解呢?  相似文献   

16.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多元评价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激发和保持七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文章基于多元智能理论,采用个案研究方法,探讨多元评价对七年级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黎英 《学周刊C版》2019,(9):32-32
针对少数民族杂居地区而言,其初中阶段数学学科的学困生比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学生自身的原因和此区域外部环境的影响。对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初中阶段数学学科学困生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学困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在教学的过程中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辅导活动,以此来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取得优异的数学成绩。  相似文献   

18.
林德政 《成才之路》2010,(19):13-14
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学困生情感的发展和健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就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存在的学困生进行了关注与思考,合理组建合作小组、教师的有效指导与组织及培养和提高他们进行合作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让每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都积极参与到数学合作学习活动中来,使学困生不再害怕数学,而是喜欢数学。  相似文献   

19.
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小学生数量随着年级的升高不断增加。因此分析不同“学困生”产生的原因,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对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成绩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七年级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关键时期,对于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研究方法都是个转折点,尤其是数学思想认识上要产生质的飞跃。七年级数学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