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一、对半场人盯人防守的基本分析1、半场人盯人防守的概念及特点分析半场人盯人防守是在本队后场所进行的人盯人防守。它是由攻转守时,全队迅速退回到后场,每个队员分工负责盯住一名进攻队员,同时与同伴进行协防的集体防守战术。  相似文献   

2.
一、对外线进攻队员的防守 首先要判断好进攻队员的意图,随着人和球位置的变化,不断选择和调整自己的防守位置。要根据球的落点,选择好与进攻队员的距离和角度,身体重心始终保持平衡,移动时不能上下起伏,而且要用最快的速度、清楚的步法,一定要抢在进攻队员的前面,这样才能使得防守时不丢掉自己的人和防守位置。  相似文献   

3.
1 篮球个人防守技术的意义与内涵防守的根本目的是夺取控球权 ,同时也要以最大的努力阻挠和影响对方投篮、突破、传接球技术的运用。防守质量的高低是衡量一个球队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个人防守是全防防守的基础 ,要提高全队集体防守能力 ,首先必须加强个人防守的训练。一个球队如果只练进攻 ,很少练习防守 ,那么这个球队就练不出高水平的进攻技术。因此 ,在掌握篮球技术的过程中 ,既要“主动进攻” ,又要“积极防御” ;既要积极练习进攻技术 ,又要扎扎实实地练习防守技术 ,使攻守技术相互促进 ,全面提高。随着攻守快速转换 ,防守面积的扩大 ,以“防球为主” ,球、人、区三位一体防守原则的运用 ;对进攻队进行紧逼、夹击等防守战术的普遍采用 ,给个人防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重视防守技术的教学与训练 ,加强防守意识的培养 ,提高个人防守的能力 ,促进全队防守技术、战术水平的提高。防守在一场比赛中 ,特别防守不持球队员所占的比重相当大 ,大约占 70 %~ 80 %的时间 ,因此防守技术在篮球比赛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但有些队员往往在防守不持球队员时 ,思想上放松 ,不能与对方积极争抢位置 ,一旦对手在有利位置上接到球后 ,便...  相似文献   

4.
第五讲:防守原则一个高水平的队起码要具备以下三点条件: ①良好的身体素质; ②扎实的个人技术; ③对攻防原理的深刻理解。在比赛中,一个队往往需要用50%的时间进行防守。所以,如果防守很差就会失败。防守人员应该做到以下五点: ①始终正面对着球,不让球转移到防守队员身后; ②尽力防止进攻队员接球后转身进攻; ③要能识破对方的进攻意图; ④阻止对方射门; ⑤伺机抢断球。防守的第一条原则是紧逼。通过紧逼迫使对方停止向纵深发展。一旦进攻失误,立  相似文献   

5.
在上一期看门兔讲述了现代足球当中控制球技战术的运用和发展,这期着重介绍一下现代足球的另一个特征:攻守转换和快速反击。 我们都看到过这样的场面,一名年轻球员运球突破了防守球员,当他正要射门时,球被另一名防守队员抢断,此名被抢断的球员失望得低头走路,置比赛于不顾。事实上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做法。虽然此时进攻已经结束,但是进攻球员需要集中精力变进攻为防守,帮助球队抢回控球权。在足球运动员从小到大的训练过程中,培养由攻转守或由守转攻的转换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守篮:这是最重要的守则。如果遇到防守带球的人,防守不带球的人和防守篮的情况时,防守者必须保护篮不让对方上篮。例如防守快攻时,防守者应撤回到篮下。那就要放弃防守跳投。 防带球者:一旦保护了篮就必须防守球。防守者总是位于带球者与篮之间。 始终紧逼带球者:好的防守队员应能控制住自己所防守的进攻队员。要迫使进攻者投篮、传错  相似文献   

7.
当前篮球运动的攻守战术有了新的发展。在今年全国联赛中除经常采用的紧逼盯人联防等防守外还较广泛地运用了混合防守的形式。这种防守较有成效的盯住了对方的核心队员和得分手。这种具有针对性的盯人和联防综合运用形式是防守的点和面的有机结合,打破了过去的列队阵形与进攻习惯,也给进攻战术的发展与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通过多年的实践,我认为篮球防守训练可归纳成几条简单的一般防守原则,然后围绕这些原则,取得防守的效果。防守原则 1.防篮:进攻的目的是投球进篮。在防守人和防守篮两者中,我要求队员先选择防篮,不给对手向篮切入的机会。要打败我们除非对手跳的高并投得准。 2.在封住篮以后,必须去寻找球并去防守它,在防守的同时,你要占据被防者和篮之间的位置。 3.阻止对方将球传到他们想传的地方。比赛开始的几分钟,就能明显地发觉出对方攻击路线,教练员要设法通知场上队员,迫使对手不能传向我们的重点防守区域。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紧逼防守是为对付不断发展变化和提高的进攻技战术而产生的具有很强攻击性和集体性,以控制对方的行动和意图,掌握比赛主动权为目的的防守方法。其特点是:1.通过积极主动、移动快速、凶猛顽强的近距离压迫或个人防守,最大限度地干扰和阻止对手的进攻行动;2.通过防守队员之间迅速突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与归纳总结法对第19界世界杯足球赛德国队的所有比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届世界杯上德国队的基本阵型为4-5-1;进攻以快速准确的整体进攻为主,中长传快攻为辅的打法;防守时积极反抢,快速回收,在保持良好防守队形同时结合对对方关键人物的人盯人防守;德国队的弱点是中卫转身较慢,队员防守时盯人不紧等。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乒乓球运动不断发展的今天,“以攻为攻、以攻为守”已成为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也就是要求防守技术必须带有更多的进攻性.要进行“主动防守”。所谓“主动防守”,就是运动员事先设计好套路,有意给对方进攻的机会,算准对方的回球线路,提前移动,在最佳的击球点击球,在防守中谋求胜利或为转攻创造更大的可能性。主动防守相对被动进攻来讲,它具有稳定性、主动性、威胁性较大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对付弧圈技术,可以在难以进攻或进攻难以产生效果的情况下使用。  相似文献   

12.
纵观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篮球运动技战术水平已发展到一个较高的境地。比赛中我们经常看到运动员在进攻中运用假动作迷惑对方,调动对方,来寻找瞬间的战机,这既增加了观赏性,也丰富了进攻技术运用的手段,所以人们习惯的把假动作作为进攻所特有的技术。而在篮球运动中,攻与守的对立统一是不可改变的规律,即篮球运动攻与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统一。因此在比赛中防守的一方也要采取各种防守方法与手段来达到防守目的,从而取得防守上的成功。有时我们也看到运动员利用假动作来设下陷阱,诈骗对手,通过“斗智”争取场上的主动。能…  相似文献   

13.
人盯人防守就是每个防守队员盯住一个进攻队员,并要协助同伴进行集体防守的全队防守战术。它的基本原则是:以盯人为主,经常保持在对手与球篮之间的有利位置上,及时协助同伴形成集体防守。  相似文献   

14.
足球场上的空间(无论是在进攻中寻找空间或是在防守中避免出现漏洞)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进攻队员要与防守队员保持一定的距离,要突然快速地冲向其附近的空间,另一方面,防守队员要想有效地瓦解对方的进攻,一定要靠近并紧紧地盯住进攻队员,然而  相似文献   

15.
阵地进攻阵地攻可划分为发动、发展和结束进攻三个阶段。阵地进攻通常是在快攻发动不顺利或者由于某种原因延缓了进攻以及在对方已经组织好防守的情况下采用。当然,采用何种阵地进攻方法,则要取决于对方使用的防守系统。在阵地进攻中,由于守方所有队员都  相似文献   

16.
当进攻推进到前场时,我们采用基本的2-1-2站位(图1)。大多数的半场防守是1-3-1区域变化,这次进攻也成功地挫败了2-1-2或3-2防守。当然,防守位置都尽量集中在对方善于进攻的中路。这次进攻却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战术,取得了进攻边路和中路的成功。它不仅突破了防守,也为投篮得分创造了有利条件。完成这次进攻,后卫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成功的依靠了这些运动员摆脱紧逼和洞察一切的能力。后卫队员谨慎地把球推到前场,引诱对方,观察对方的防守阵式,并利  相似文献   

17.
一、在篮球比赛中紧逼人盯人防守的基本策略: 当持球的进攻队员到达中线时,防守应立即迎前紧逼防守,迫使其向边线运球并在边线与罚球线的延长线交界处停下来。这时每个防守队员都要在靠近球的一侧即强侧区,紧逼防守住进攻队员以免他接到球,同时尽量不让持球把球传出去。而处于距球较远一侧即弱侧区的防守队员可以适当后撤,靠近篮下防守。  相似文献   

18.
世界高水平足球比赛攻防时空要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得分与阻止得分是足球比赛进攻与防守的终极目标。足球比赛的攻防原则都是以创造、控制和利用时空作为主要依据的进攻时,首先是扩大进攻的立体空间——利用纵深,制造宽度,一旦出现空当,则要快速深入去占据和控制稍纵即逝的空间利用传切渗透等方法,随机应变,机动灵活地继续把握进攻的时空。防守时,首先是在有球区域对持球队员和其他进攻队员进行逼抢,延缓对方的进攻速度,与此同时其他队员迅速回位防守,紧盯各自的防守对象,限制其活动空间。然后通过“收缩保护、紧盯控制”而在本方罚球区前沿形成密集防守,尽可能缩小这一区域的空当,使对手无…  相似文献   

19.
假动作是双方队员为隐蔽自己的真实意图,运用动作、节奏、位置、方向的变化等来迷惑对方,当对方受骗后,突然改变上述的行动,达到自身目的的一切行为。1.防持球队员假动作的运用球,是攻守双方争夺的焦点,持球队员可以直投篮得分或突破和分球。为了有效地抑制对方的进攻,一旦对手接到球,防守者要及时调整与对手的位置和距离,  相似文献   

20.
路线移动是篮球攻守对抗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充分利用防守线路中防守队员的优势,并合理的运用,从而达到限制对方实现个人进攻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