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英美意象派创始人、美国著名诗人埃兹拉·庞德的《在一个地铁车站》(又译《地铁车站》或《巴黎某地铁车站上》)是一首只有短短两行的现代诗歌,但它不仅当时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广泛赞誉和阅读认同,而且历经近一个世纪岁月风尘的磨洗至今仍散发着生命的活力和迷人的光彩。这首诗纯以意象并置的手法营造了一个开放性的意义空间,给人们以解读和阐释的多重可能性,并且在人们的阅读中不断实现其意义的“增殖”,这无疑也是一首具有经典品格的诗。大凡论及英美意象主义,都少不了提到《在一个地铁车站》,庞德本人也曾以此诗的创作为例来说明“单一意…  相似文献   

2.
吕新明 《文教资料》2006,(35):86-87
《在地铁车站》是庞德的代表作品,同时堪为意象诗派的巅峰之作。作者吸收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学原则,用意象叠加的方法传达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感受。结合诗作广义上的创作背景,《在地铁车站》传达出一首诗之外更多的话语。  相似文献   

3.
明显受到中国诗歌影响的意象派是美国新诗运动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派别,它对美国现代诗乃至20世纪世界诗坛产生了特殊的影响。意象派对中国古典诗歌所作的借鉴,可谓有得亦有失。庞德的《在一个地铁车站》,作为意象派的代表作,在意象的创造、处理方面深得中国古诗之奥妙,是一首著名的意境诗。由于意象派更看重意象本身,对意象的象征、暗示、比喻作用处理得非常隐蔽,一定程度上又会影响到诗作的深度和境界。  相似文献   

4.
对诗歌《地铁车站》翻译的断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现代派文学发端之一的意象派诗歌及其理论,近年来似乎越来越得到国人的青睐,其诗歌和理论也到处被翻译、引用、实践。譬如意象派的鼻祖庞德,他那首被称为“意象派诗歌的压卷之作”的《地铁车站》,几乎到了被用滥了的地步。据笔者统计,国内书刊对《地铁车站》  相似文献   

5.
《诗经》中的一些诗篇,具有鲜明而独特的文学特征,它们是诗歌的精妙所在。学习这些诗篇,关键在于分析其独特的文学特征,通过分析解读,就可以对这些诗篇作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马年伊始,中国最繁华的大都市一上海的地铁车站中出现了一件新鲜事:以女教师查红的身影画就的宣传灯箱,被安放在了地铁车站。上海地铁运营公司的工作人员还从《查红日记选》中精选了六句话,制作了600幅宣传标语,在每节车厢里都悬挂两幅。他们还以查红执教的画面,制作了10座大型灯箱,  相似文献   

7.
凡是对世界文学有些了解的人,都会对贝亚特丽采在但丁创作和人生中的影响略有所闻,诗人对她真可谓殚精竭虑,皓首穷径。为我们所熟知的不朽诗篇:《新生》和《神曲》都是在贝亚特丽采的旗帜下诞生的。 然而,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在但丁的作品中,贝亚特丽采隐退了十多年之久,(从《新生》问世到《神曲》的创作),而这一时期在但丁的创作和人生历程中,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但丁的三部曲中:贝  相似文献   

8.
《齐》《秦》诗风异同论——兼谈二者产生的文化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风》和《秦风》是《诗经·国风》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都有反映打猎、爱情婚姻、统治者生活的诗篇,但体现出了不同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二者在虚词的运用、句式和抒情方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之所以出现这些差异,是因为它们产生的文化背景不同。  相似文献   

9.
《诗经》里诗篇的创作时代大体可以确定。虽然有些史学家对《诗经》的使用持审慎态度,但没有人认为它是伪作。所以,《诗经》应是研究周史最可珍贵的第一手材料之一。两千年来,学者研究《诗经》的著作,可谓多矣。但建国以来,史学家对它作史料学的科学新探讨的还很少见到。我们的《诗经》专家主要在文学史领域;从文学角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以南京地铁南北线建设为背景,选用100年超越概率10%时的南京人工地震波作为基岩输入地震动,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地处长江河漫滩软弱地基上的南京地铁车站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得出南京地铁车站结构在地震动作用下的动内力(动轴力、动剪力、动弯矩)包络图;并给出修建地铁车站对周围场地峰值加速度的影响规律,对进一步研究软弱地基地铁车站抗震性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吴建军  陶汉卿 《广西教育》2012,(31):190-192
以地铁车站客流监测数据为分析基础,给出基于Bayes理论的地铁车站客流数据曲线自适应特征提取流程和方法,通过特征指标的提取和优选,选择4个特征指标组成地铁车站客流预测模型的特征输入向量。在提出的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地铁车站客流预测算法中,采用修剪算法,通过实例分析证明: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地铁车站客流预测算法具有较强的自学习能力和较高的预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周立波 《考试周刊》2008,(53):125-127
埃兹拉·庞德的《在一个地铁车站》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意象诗歌的经典之作。本文通过对这两首诗歌的比较赏析,从诗句通过不同意象的叠加所表达的情感、色彩与绘画的应用、动静景结合、音律的运用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来理解意象诗歌的特点,体会意象诗歌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3.
门德尔松创作的钢琴作品《船歌》,可谓闻名遐迩。他是公认的钢琴方面的神童.在其9岁的时候就开始在台上进行演奏,使其大名远播,10岁的时候就为《诗篇19》进行了谱曲的创作.12岁的时候更是让人惊叹不已地写出了一首钢琴四重奏(op.1),在他14岁的时候就与其他人一起组建了一个自己的私人小乐队.  相似文献   

14.
奥运会期间,地铁10号线将带给来自世界各地的乘客一个惊喜:全长24.684千米,22座车站,一期工程实现6座车站换乘。与地铁1号线是在国贸站换乘、与13号线在知春路站和芍药居站换乘,与地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史学史上,爱国主义是一支永不熄灭的接力火炬。《国风》中的《载驰》、《无衣》,《左传》中的“曹刿论战”、“弦高犒师”,以《离骚》为代表的屈原的伟大诗篇,《史记》的《屈原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等等,都在它们各自的历史阶段发出过灿烂的光辉。而班固也是一个较早地提倡爱国主义,并且突出地把自己的爱国思想通过个人著作表现出来的历史家和文学家。我们认为,在我国爱国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应该有班固的一席位置。  相似文献   

16.
何谓“意象”?在了解这一概念之前,我们不妨先欣赏一首诗: 人群中这些脸庞的隐现; 湿漉漉、黑黝黝的树枝上的花辦。这首诗很出名,题曰《地铁车站》。它出自美国当代著名诗人庞德之  相似文献   

17.
谈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一诗的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著名诗人艾兹拉·庞德(Ezra Pound 1885—1972)有一首诗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译作《在地铁车站》,是意象派诗歌的经典之作。全诗只有两行: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black bough,  相似文献   

18.
有这样一个说法:没到过伦敦,就等于没到过英国。在一个天气晴好的周末,我从剑桥买了一张“伦敦一日游”的车票(火车、地铁和公交车优惠票价的“一票通”),乘火车50分钟后就到了伦敦的国王十字车站——哈里·波特魔法生涯开始的地方。在《哈里·波特》的电影中,9站台和10站台距离很近,是由一排石柱隔开的,实际上,这两个站台是国王十字车站相距最远的两个站台。车站体惜民意,在两个站台之间的一面隔墙上挂起“93/4”的牌子,省得“哈里·波特迷”们四处乱撞,并表彰一下儿那个给英国带来滚滚财源的魔法小子。我没敢把脑袋撞向那面墙,只是使劲推…  相似文献   

19.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之作,是震古烁今的一首长篇抒情诗,诗人在宏大诗篇里呈现出来的世界可谓气象万千。按诗人的情感发展变化和诗篇叙事的推进,将全诗划分为六个层次,得出《离骚》的内美体现在诗人志向之纯粹与心灵之清透、灵动的诗心赋予景物以丰沛生命力、内美与修能两相辉映这三个方面。《离骚》所倾泻的都是诗人对"美"的追求。可以说,诗人一生都在寻找知心者、对话者,以期诉说自我美好的心灵和对美政的执着理想。  相似文献   

20.
童年生活的题材在西默斯·希尼的诗作中可谓独领风骚.希尼把童年平凡的生活写成动人的诗篇,用诗篇挖掘与再现童年生活的丰富内蕴和永恒魅力.对于希尼来说,写诗便意味着回到童年,回到故乡.希尼的诗与他童年的关系是值得文艺学注意研究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