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所谓倒叙,就是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到文章的开头处,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运用倒叙可以形成悬念,牵动读者的好奇心去追根溯源,从而使文章产生极强的吸引力。倒叙的手法一般有以下四种:  相似文献   

2.
叙述,是表达方式的一种(另外几种是: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就是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交待介绍出来。叙述是记叙类文章的主要表达方式。小学生写作文,主要是写记叙文,因此,叙述这种表达方式是必须要掌握的。具体说来,叙述有多种不同的技巧,其中最为基本、运用最多的是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顺叙是指按照人物成长过程或事情发生、发展、结局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是一种最常用的叙述方式。倒叙是指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精彩的场面提到文章的开头叙述,然后才使文章的叙述回到“顺叙”———按事情的发生、发展顺序一一道来。插叙…  相似文献   

3.
【写作指导】写人记事除了要交代记叙的要素外,还必须考虑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安排好记叙的顺序。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每件事情总是随着时间的进程发展变化的,所以记叙文常常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的,如《一面》,这就是顺叙。顺叙是最基本的叙述顺序,它能使人物、事件的叙述有头有尾,脉络分明。记叙文有时也可以不按照时间顺序来写,而把后发生的事情提到前面,先发生的事情放到后面,如《一件珍贵的衬衫》,这是倒叙。采用倒叙手法,先把结果说出来,造成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有助于突…  相似文献   

4.
叙事的技巧     
能清楚地记叙一件事情,是小学生作文中最基本的要求。记事的文章,要写明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要有头有尾地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至于叙述的顺序,主要是顺叙,就是按事情本身的发展过程叙述,先写起因,再写经过,最后写结果。有时我们也可以运用倒叙的方法,先写事情的结果,后写事情发生的原因和经过。不论顺叙或倒叙,有时都会根据需要,插入一些情节补充说明,这就是插叙。如《给绿毛龟让路》就在叙述绿毛龟产卵及小龟孵化的过程中,插叙了绿毛龟产卵的习性,以加强大家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意识。…  相似文献   

5.
“倒叙”与“倒叙部分”是两个相关而不相同的概念:“倒叙”是就全文的叙述而言,“倒叙部分”则指提到文章开头叙述的“后发生的事”。倒叙有两种情况,其中第二种情况从形式上看与插叙十分相似,但两者是不相同的。重要区别之一是:倒叙是就一件事而言,是指一件事情某些情节的调动;插叙则是在中心事件之中插入另一件有关事情  相似文献   

6.
倒叙就是把事情的结果或者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开头先写,然后再回过头来按事情发生的顺序来写。生活中有许多事情看起来平淡无奇,但叙述某件事时,你如果能把顺序给调整一下,运用倒叙手法,平淡的事就可能变得精彩起来,令人很想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不得不把这篇文章看完。有位同学写了这样一篇作文:星期天,爸爸妈妈上班去了,于是他和妹妹花了半天时间把家中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又仔仔细细整理了一番。晚上爸妈回来后惊喜不已。他是按时间顺序来写这件事的,叙述得很清楚,但显得很平淡,不吸引人。后来,老师建议他把事件的顺序颠倒过…  相似文献   

7.
写人记事的作文,都有各自的记叙顺序,例如顺叙、倒叙和插叙.倒叙就是将后发生的情节提前写,先发生的情节置后写.倒叙部分,或是事情的结局,或是其中的关键情节,一般安排在作文起首;接着再按事件的发生顺序叙述.  相似文献   

8.
孔燕 《初中生辅导》2015,(33):11-15
精讲笔记: 一篇记叙文应该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应该按怎样的次序来安排文中的材料——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记叙顺序. 常见的记叙顺序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一、顺叙 顺叙就是按人物的经历或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的叙述,是最常见、最基本的记叙顺序.要判断一篇文章是否采用了顺叙的记叙顺序,有两种方法:一看文章是否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叙述,二看文章是否以空间顺序来叙述.  相似文献   

9.
作文范围记一次参观或访问活动作文要求学习顺叙、倒叙、插叙等记叙方法参考题目 1、参观×××展览 2、参观×××陈列室 3、访问一位老教师 4,访问一位战斗英雄或先进工作者训练提要记叙是作文最基本的表现手法。不论哪种体裁的文章,都离不开记叙。常用的记叙方法有三种:顺叙、倒叙和插叙。其中顺叙是记叙的基本方法;倒叙和插叙不能单独成为一篇文章的记叙方法,它们要同顺叙结合使用。下面分别说明。一、顺叙顺叙就是按照事物发展原有的次序来记叙的方法。一件事情的发展,常常以时间为顺序,叙述也以时间为顺序。如《鲁迅自传》就是按照时间的顺序记叙的:鲁迅1881年生于浙江绍兴——13岁时家  相似文献   

10.
<正>【方法指引】所谓倒叙,就是在叙述一件事情的时候,不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而是把事情的“高潮”或“结局”放到文章开头写。因为是把一件事情最精彩的部分(高潮)或最终的结果(结局)写在了作文的最前面,所以给读者的视觉冲击力会比较大,加之接下来还要回到对故事情节的正常叙述上来,因而会让人觉得故事情节曲折多变,新奇感、新鲜感也由此而生。  相似文献   

11.
在常用的叙述顺序中,不仅有顺叙,还有倒叙和插叙。什么是倒叙?倒叙就是倒着写吗?运用倒叙手法有哪些好处?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商洛学院学报》2019,(3):49-54
作为现代白话文学的奠基者,鲁迅小说在叙述顺序上有开创性贡献。他的小说有超叙述层倒叙型、时间先后顺接型、插入倒叙型和完全倒叙型四种。超叙述层倒叙型的超叙述层与主叙述层之间形成对立或互补关系,叙述因此变得不可靠。插入倒叙型的插入灵活多样,小说由此呈现出散文化倾向。时间先后顺接型和完全倒叙型对时间的创造性运用,对现代白话小说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同学问:《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一文在写法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篇文章的成功,在写法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倒叙手法的运用。叙述的方式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分叙等几种。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倒叙可以造成悬念,一下子抓住读者,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本文将少年周恩来回答小学魏校长问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进行《同志的信任》一文的备课时,不同意课本和“教学参考”书上关于本文的记叙方法是“倒叙”的说法。课本在《记叙的顺序》这节知识短文中写道:“记叙事情也不一定都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有时候可以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这种写法通常叫做“倒叙”。例如《同志的信任》,方志敏同志在狱中写文章、写信的事在  相似文献   

15.
记叙文     
写法指导记叙文一般是记叙过去发生的事情或经历,它着重写事,也可以写人。记叙文以写实为主,但有时也可以虚构,如寓言、幽默故事等也属于记叙文。记叙文大都按时间顺序写,有时也可彩用倒叙或穿插手法进行叙述。  相似文献   

16.
学习记叙文应注意准确把握记叙的主要内容,弄清楚写作对象是谁,发生了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何?这是阅读记叙文的关键。当然理清记叙的顺序,找出文章的线索或行文的脉络也是闭渎文章必不可少的环节。常见的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和插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这种写法通常叫做“顺叙”。有时为了突出某一事件,并收到吸引读者、引人入胜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说话、写文章是与他人进行交流的一种形式,让别人听懂、看懂是第一目的。杂乱元“章”、语无伦次,就会使人坠入云里雾中,不知所云,当然你也无法达到表情达意的目的。同学们现在所写的作文大都为记事、写人(写人也离不开叙事)。事情总有个起因原委、发展过程和最后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有时间的迁移,有地点的转换,也有感情的跌宕,要把这个过程叙述得有条理,就必须安排好顺序。叙述的方法多种多样。顺叙,是一种自然顺序。采用顺叙,有利于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待清楚;倒叙,有利于造  相似文献   

18.
一、倒叙与顺叙不能综合 1.倒叙、顺叙都是记叙全文的总顺序 首先从理解“定义”入手,新版初中语文第二册第39页单元提示中写道:顺叙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倒叙是“把事情的结果先写出来,然后写事情的发生、经过(高中教材把经过分解为发展、高潮)等”。即顺叙是按时间发生的先后次序来写,倒叙是把事件的某一情节提前来叙。 以《汉堡港的变奏》一文为例: 顺叙: ①接货 ②装货、绑货 ③引起变奏 ④忙于起航 (发生) (发展) (高潮) (结局)  相似文献   

19.
小说、电影叙述故事有顺叙与倒叙之分。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突出的片断提到开始,以造成悬念,使作品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增强了艺术效果。如果把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过程看作一篇小说、一部电影,那么它也有“顺叙”与“倒叙”之别。“倒叙”同样有它不同于“顺序”的“艺术效果”,我们称它为“变序”。 变序阅读教学是相对于串讲型课堂结构来讲的。“序”指课文内容的顺序。变序阅读教学,就是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不从头至尾依次进行,而是改变课文的叙述顺序进行阅读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20.
当我的问题如一把小锤子丁当敲打在学生好奇的眼神上的时候,学生开始寻找自己最喜欢的角度复述故事了。最精彩的答案是一个学生在以父亲的角度复述的时候,巧妙地运用了倒叙和插叙的叙述顺序,让这个故事更扣人心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