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考试制度最早在西周实行,经历史的演变不断发展。周代选士制、汉代察举制、魏晋九品官人制是考试制度的起源阶段。隋唐开始实行科举考试。科举考试是我国考试制度的重大发展,它对我国化有重要的影响。科举考试的根本是考试选士,培养了大批人才,成为学校教育的指挥棒。古代考试制度对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繁荣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是近几十年主要发达国家推动教育改革的主要现象之一。在英国,“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也成为该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尝试分析英国家庭与学校之间关系的历史演变,加以审视家庭与学校如何彼此联系,及其更广泛的教育意蕴。  相似文献   

3.
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学校通过人才培养和文化建设影响社会,同时也受社会发展的制约和影响,社会的文化观念、思想潮流、重大事件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校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并正确理解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努力促进学校与社会的和谐互动。社会发展对学校的影响既有积极、有利的一面,也有消极、不利的一面,对于前者我们要充分利用,对于后者我们要坦然面对并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4.
科举与高考有许多相似之处,从探索科举考试与学校课程的关系入手,看现代的高考与学校课程的关系.可以为当今的高考改革提供历史借鉴.使高考改革朝向有利于中学的育才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科举制下通识教育传统的演变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学教育具有通识教育的传统,它与科举考试相结合,对学校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产生深刻影响.科举以选拔治国"通才"为宗旨,通过激励学习儒家经典、文史、法律、时务知识和写作技能,有效提升了士人的传统人文素养.另一方面,受科举入仕驱动,宋代以降,官学教育目标渐趋功利化和片面性,使通识教育异化为应试技能训练.全面认识科举制下儒学通识教育地位、特征的演变,客观评价其历史成效,对于当代通识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考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考试学是教育学的一个门类。考试是教育评价的重要手段,既具有教育属性,又有立法属性。凡属政府行为的考试,无论是封建时代的科举考试,还是现代教育出现以后的高校选拔考试,对学校教育起着规定、引导的作用,同样,学校的教育教学又对考试起...  相似文献   

7.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根本依据,现实中它通过教育方针体现出来,并指导教育实践。教育目的属于理想的范畴,具有超越性的一面;同时,它又不得不受到社会客观现实的制约,具有现实性的一面。通过考察新中国教育实践的历程,探讨教育目的与教育实践的关系,使教育目的对我国教育实践发挥更有效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由厦门大学高教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刘海峰教授撰写的《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一书已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在这部近24万字的专著中,作者通过对科举制的产生与勃兴、改革与发展、盛衰与革废、科举与学校的关系、科举的教育考试性质、科举考试的传统与变革等一系列问题的深入探讨,认为科举既有高等教育考试和学位考试的性质,又有  相似文献   

9.
学校管理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的课题之一,纵观历史,学校管理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从不成熟到制度化的演变过程,了解这一演变过程有助于我们研究教育行政机构与学校关系的由来与变化。  相似文献   

10.
清末科举考试改革是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举考虑是为了矫正世卿世禄制的社会弊端而产生。科举考试的改革与废止普推动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全面发展,科举考试发展表明,大规模选拔性考试对学校教育产生了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过追溯中国书院文化的起源与流变,揭示书院在中国的文化教育和学术史上的重要地位。孔子开创了私人办学之风。书院开始于唐代,其功能一是为科举考试做准备,二是作读书休闲之用。宋代书院伴随着理学的产生而兴盛,南宋朱熹所到之处,则以创建兴复书院为首务,他以自鹿洞书院所写的“揭示”即学规,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院的首要功能是教育(以儒学经典为文本的人文教育),其次,书院也是发展学术思想、开展学术交流、进行学术创造的重要园地,以及维系社会舆论的场所。书院制度还随着理学向东亚国家的传播而播迁到韩国和日本。  相似文献   

12.
《安徽通志金石古物考稿》不仅是考察该地区历史沿革的第一手史料,亦是揭示本区域教育发展史的重要文献。文章在叙述宋、元和明代碑刻的同时,另还结合传世文献来进行研究,进而探讨中国古代科举和教育中的典型特色。  相似文献   

13.
俞启定 《教育学报》2005,1(5):68-74,81
古代教育的宗旨就是培养统治阶级治国人才,必然与选拔官员的选士制度紧密联系。经历了汉代太学为选士的一个途径,唐代官学为科举的一个来源,宋代学校取士替代科举取士的尝试,到明清学校与科举的一体化,学校与选士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受选士的支配也越来越强化,乃至成为科举的预备场所,归根结蒂是服从于封建政治发展的需要,培养和选拔人才的要求仅在其次。近代政治形势和教育体制发生根本变化后,科举的废除就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4.
苏州科第习俗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状元之乡”苏州在历史上形成了一些与科举考试密切相关的习俗,主要表现在文化教育、社会生活和文学创作等方面。从科第习俗的角度探讨古代科举制度,可以加深我们对科举制度文化底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平民职业技术教育兴起于东周时代,东周王室的衰落使人才向下层流动,他们收徒教学,或多或少地将职业技术教育列为自己的教学内容,而且颇有著述。但秦以后,以吏为师的观念和科举制度占据主导地位,这又使中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充满坎坷。  相似文献   

16.
明清以来,由于科举制度逐渐僵化腐朽而一直遭到抨击,指斥,至清末新政时终于被废止了,然而,科举废除后却给晚清社会和清政府的统治带来了严重后果。有鉴于此,朝野内外不断有人提议恢复科举,连一度坚决主张废除科举的梁启超也公然发表这种看法,为何会出现这种局面呢?本认为科举制度其实不仅仅是一种官考试制度,实际它又是一种社会整合机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上下沟通、互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一旦新的替代体制尚未确立,就贸然弃用它,势必产生一连串问题,如今科举制度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以考试选才这种方式仍为世界各国所沿用。  相似文献   

17.
北宋时期的太学制与科举制在发展演进中衔接碰撞、互动影响。着眼于太学内部考察,太学制度的演变源于科举改革的背景,太学科举化趋势明显,科举制对太学解额及免解制度、教学与考试内容、管理制度制订实施具有强大导向作用。随着兴学改革中太学影响日盛及对科举制的悖反,朝臣围绕太学制度与科举制度的优劣之议、太学取士与科举取士的存废之议、释褐状元与科举状元的名望之议集体论辩,推动北宋教育改革发展。徽宗朝由诏罢科举取士到诏罢天下三舍取士,历经17年特殊时期,从政治经济形势、教育改革现状等考论其缘由,对深入论析太学制与科举制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海峰 《学科教育》2009,(6):114-123
“策学”之名最早出现于隋代,是一个比“科举学”出现得更早的古老的词语。经过唐宋元明清的发展,“策学”与中国科举史相始终,曾经盛行过一千三百年。古代的“策学”就是准备应对经学、史学和百科知识考试的一门专学,是指备考科举中的策问而出现的专门之学。清代“策学”进入一个全盛时期,不仅“策学”文献种类繁多、发行量大,而且推陈出新,到晚清时期,还出现许多以西学或自然科学为内容的“策学”著作。“策学”文献对研究当时的科举制度尤其是其考试内容有直接的价值,从策问题目和对策内容往往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关注的重点、政治方向和文风的变迁,并为研究当时学术和文化提供一种特别的史料。“策学”研究成果日益丰硕,将从一个方面促使科举学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19.
唐代武举制在中国武术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是唐代尚武文化的载体和重要推动力。本文以唐代武举制及武术的发展为研究对象,对武举制与武术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0.
清代进士的时空分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清代进士人数的增减 ,随历朝的科举政策而变化 ,也明显受时局的影响 ,总体呈不规则的W形 ,但读书人不断增长的数量和进士较低的中额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由于历史、经济及文化原因 ,清代进士的地域分布呈现持续不平衡状态 ,清中期以后 ,江南沿海地区高 ,内地边远地区低的分布状况有所改观 ,这是实施兼顾全国的科考政策的结果 ,也说明内地文化教育水平在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