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介绍了图书馆学与同族学科(档案学、情报学、文献学、目录学)以及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图书馆学研究方法进行了一个概括。  相似文献   

2.
2 当前我国图书馆学的学科发展特点 研究对象是一门学科的逻辑起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是图书馆学的根本问题.图书馆学的目的与功能,就是围绕研究对象展开研究,采取科学的方法由表及里,逐步分析、解剖研究对象,揭示研究对象的内容、结构内部联系、本质特征、发展规律等"、"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是图书馆"[26],可见,就像情报的概念界定就是我国情报学学科理论建设的起点一样,图书馆的概念界定是我国图书馆学学科理论建设的起点.  相似文献   

3.
凡学科研究都起源于自己的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又不断明确自己的对象范围内容。档案现象与图书馆现象就分别是档案学与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尽管对象的范围、层次、方面各有粗细、深浅、宏微之分,但总的说来都处于这个总的对象范围之内。唯情报学的研究对象仍然不明。  相似文献   

4.
《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人物大辞典》(以下简称《大辞典》吴仲强主编)第三次全国学术讨论会,于1996年12月15日至20日在重庆召开。与会代表围绕《大辞典》诸多学术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代表们普遍认为: 一、《大辞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三位一体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人物大辞典,它记载了从古到今900余位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专家学者的生平、学术著作和学术思想。它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信息社会,加快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作为社会信息资源学科,要按其构建的原则和方法,在IRM这个统一的框架中促其协调、系统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近况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情报学、图书馆学、档案学的发展状况入手,以图表的形式剖析了我国80以来图书馆学、情报学的作者状况。  相似文献   

7.
范政 《情报杂志》2000,19(3):97-98
吴仲强先生是研究“中国图书馆学史”的著名专家,副研究员。他主编的《中国图书馆学史》、《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人物大辞典》等专著和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的《中国图书馆学史论》、《中国古代图书馆学史论》、《中国当代图书馆学史》等文章,受到学术界高度评价。吴仲强图书馆学学术观点主要有:  相似文献   

8.
李晓花 《情报探索》2005,(3):52-53,119
概括了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网络资源的现状,介绍了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网络信息资源的获取。列举了Yahoo搜索引擎分类目录中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信息;选取介绍了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目录等4个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导航系统;以及重点介绍了图书馆学情报学文献等4个图书馆学情报学数据库。全文最后提出了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网络资源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首先以情报学为例,通过关键词综合评价,得出情报学近18年的6组学科创新力值,并分别用GM(1,1)全模型、GM(1,1)部分模型、GM(1,1)新信息模型和GM(1,1)新陈代谢模型对学科创新力的6组值进行模拟,通过分析比较,得出GM(1,1)新陈代谢模型具有较高精度,然后选取该模型对情报学学科创新力进行预测。接着计算图书馆学近12年的4组学科创新力数据,建立图书馆学学科创新力GM(1,1)新陈代谢模型,用该模型对图书馆学创新力进行预测。最后将图书馆学与情报学学科创新力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情报学和图书馆学不同的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的同被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期刊同被引是同被引分析方法的一种,使用该方法可以对图书馆学情报学相关期刊的同被引情况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1996-2006年CNKI中有关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的同被引数据进行统计,然后运用聚类分析和核心--边缘模型两种方法来处理和分析数据,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通过对分析结果进行解释,试图说明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之间的关系,并确定该学科的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11.
柯平 《现代情报》2013,33(8):3-8
首先进行2008-2012年国内外图书馆学研究进展述要,之后探索图书馆学科发展趋势,总结出新技术对图书馆学将有持续影响、面向社会的图书馆学应用研究不断增强、数字化研究成为图书馆学研究的持续重点、图书馆学发展的多元化趋势、图书馆学发展的国际化趋势等五大学科发展趋势,最后从数字图书馆、图书馆新技术应用、信息行为与社群信息学、图书馆评估、数字素养、图书馆知识服务、阅读研究、特色文献、图书馆变革管理、战略管理与管理创新研究、知识管理与数据挖掘等方面分析图书馆学未来研究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2.
王会丽 《现代情报》2012,32(11):169-172
知识场是知识管理的重要概念。国内图书情报界关于知识场的研究主要有4个视角:组织管理、情报学、图书馆学、科学学。研究者就知识场的概念、知识场的模型和测度、知识场的作用等内容进行了探讨。尽管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也昭示了极具潜力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3.
杨九龙  杨菲 《现代情报》2012,32(3):109-114
以CSSCI中收录的近十年间图书馆学期刊论文群为研究对象,借助CitespaceⅡ软件绘制关键词共现网络,选择"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学科馆员"等热点领域并分析其关键文献,明确了图书馆学的研究重点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关于公安情报学与情报学的关系学术界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是公安情报学是情报学的分支学科;二是公安情报学与情报学无从属关系,公安情报学应完全脱离情报学进行专业建设。文章从学科名称、产生背景、历史渊源、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学科定位、学科重点、实践工作、方法技术、基础学科与学科建制等多方面对两者异同与关系作了分析,据此指出:两种观点各有其合理性,但也有失偏颇,公安情报学与情报学关系密切亦有较大区别,公安情报学不宜作为情报学的分支学科而应作为公安学的分支学科进行建设,但也不能完全脱离情报学,情报学是公安情报学重要的基础学科。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图书馆学核心期刊引证法实证测度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艾新革 《情报科学》2007,25(5):704-708
引证法是文献计量学中重要的方法,图书馆学核心期刊是研究图书馆学重要的对象,对图书馆学核心期刊进行引证分析,是研究图书馆学和评价图书馆核心期刊的一个重要测度方法。本文统计出近5年11种图书馆学核心期刊引文数据,对核心期刊被引文量、平均引文率、核心期刊引用比例、自被引、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进行实证测度评价,探讨各项测度指标所揭示的期刊引文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通过对核心期刊各项指标以及综合排名,了解它们排名情况,分析我国图书馆学核心期刊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6.
于雪 《现代情报》2014,34(12):134
文章首先对近三年来我国图书情报领域的大数据研究进行现状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大数据概念、大数据与图书馆、大数据与服务、大数据与资源建设、大数据与图书情报研究等5个角度对当前的研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吕红 《现代情报》2016,36(8):125-130
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简称CAJD)作为数据来源,检索并经数据清洗后的1 423篇发表于2011-2015年的图书馆评价研究文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和VOSviewer可视化分析软件,对国内近五年图书馆评价研究领域的发展阶段、重要期刊情报源、高产研究机构、主要研究主题及其热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五年国内对图书馆评价的研究整体上表现出较为平稳的研究态势,图书馆学与情报学是国内图书馆评价研究的主要输出学科。图书馆评价理论及图书馆服务质量与网站评价、高校图书馆评价是近五年国内图书馆评价研究领域热点主题。  相似文献   

18.
田大芳  魏瑞斌 《现代情报》2018,38(8):125-129
[目的/意义]通过共词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国外2017年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方法/过程]首先从Web of Science收集数据;然后利用HistCite统计关键词频次,确定高频关键词;最后利用VOSviewer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最终得到9个聚类。[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国外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的研究主题可以归纳为以下9个方面: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用户研究和信息素养;社交媒体、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智慧城市、信息技术和信息安全;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和替代计量学;开放数据、数据分析、数据质量和数据挖掘等;开放存取、数字人文、数字图书馆和信息检索等;医疗健康信息学;知识管理与开放创新等;公共信息、信息分享、社交网络和政治交流;图书馆情报学教育。  相似文献   

19.
比较图书馆学的客体和对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立凤 《现代情报》2007,27(5):24-25,28
比较图书馆学是一门独立的图书馆学知识学科.它有自己的研究客体和研究对象以及自己的专门任务。在比较图书馆学研究中而首当其冲的,又是确定认识的客体和对象。本文就比较图书馆学、比较图书馆学的客体和对象的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证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王春梅  陈文勇 《情报科学》2008,26(3):341-344
情报学的基本立场问题,是情报学的基本属性与情报学观的问题。以情报学的实然历史、情报学的应然指向和情报实践需要为依据,研究得出当代情报学应该具有工具性、实践性、超越性三种特性。这三种特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且会随着时间和实践的发展不断地自我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