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毛泽东语)我们办中小学亦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有怎样的校长,就有怎样的学校"(苏霍姆林斯基语)。校长是做学校管理工作的,特别是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中,作为"一校之魂"的校长,牢固树立管理意识,构筑健康的管理文化,是办好一所学校、一方教育的关键。校长的管理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2.
从某种意义上说,"有怎样的校长,就有怎样的学校"(苏霍姆林斯基语).校长对学校的管理,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师生的发展.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中,作为"一校之魂"的校长,牢固树立管理意识,是办好一所学校、促人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可见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一名校长的能力水平、学识修养直接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那么一个合格的中小学校长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呢?懂教学。校长首先是一名老师,而且是"教师的教师"(苏霍姆林斯基语)。这就决定了校长首先应该是  相似文献   

4.
“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根据党和国家人才总体战略以及清华大学的发展定位,为努力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2009年清华大学推出了"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学堂计划"),2010年纳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下简称"拔尖计划")。四年多来,在中组部和教育部的指导和支持下,学校认真研究总结人才培养的历史经验,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以"学堂计划"为  相似文献   

5.
许建军(中),北京市怀柔区第二中学校长,"全国优秀校长"、"全国名优校长"、"首都杰出校长"、"中国当代卓越校长"、"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学科专家",《中国教育学刊》学术研究员;获"中国教育管理科学人物"(杰出贡献奖)、"全国教育科研杰出管理者"等多项荣誉称号;撰写百余篇论  相似文献   

6.
毓秀钟灵求特色情系教育创一流记大庆第一中学校长赵长庆校长,近年来,他连续荣获大庆市“模范校长”、大庆市“优秀校长”、大庆市“名校长”的光荣称号。曾先后兼任中国写作协会黑龙江分会会员、黑龙江省中语会理事、黑龙江省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大庆市中语会副理...  相似文献   

7.
清末,朝廷颁行"新政",废除科举,兴办新式学堂。直隶北洋女师学堂开风气之先,以"近代中国第一所女子师范学校"著称,而其沿革经历了女子公学、高等女学堂、北洋女师等三个不同阶段,最后整合为直隶女子师范学校。民国创建及新中国成立后,几经更名、调整,今为河北师范大学。  相似文献   

8.
陈健 《教育》2012,(10):27-28
近代中国的命运多舛,注定使早期的思想先驱们开始从"开启民智,振兴教育"来寻找中国的出路。当"新式学堂"在旧中国生根发芽后,教育改革之路已蔚然成风。继新文化运动以后,平民教育、职业教育、实用主义教育、教育独立等诸多思潮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校长应该起到"规划师"(进行目标定位和建立学校管理体系)、"拓荒者"(开发课程资源)、"总经理"(实施全程管理)、"培训师"(做好培训工作)和"评估师"(创新课程评价)的作用.校长一旦产生认识误区,将会严重影响学校研究性学习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10.
1906年11月,清末状元、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在中国轻工业的发祥地--唐闸镇创建了"艺徒预教学校"(即今天的南通市港闸区实验小学),亲任校长,并亲题校训"忠信笃敬"。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初,西方护理技术开始在中国出现,护士、助产士作为一种专门的社会职业出现在各医院中。天津在全国最早开设了一些西医医院,随后护士、助产士作为一种专门的社会职业出现在天津各医院中。1908年,天津海关拨银2万两,在天津创办了近代中国第一所公办护上职业学校——北洋女医学堂。北洋女医学堂由中国第一位女留美学生金雅梅任堂长(校长)兼总教习,  相似文献   

12.
《学子》2004,(2):62-63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开办的最早的学校是马利逊学堂。早在1818年,英国传教士马利逊曾在南洋马六甲开设一所英华学校。目的是宣传基督教。为纪念马利逊,1839年11月。美国基督教徒布朗,在澳门创办了一所小学,叫马利逊学堂。1842年,该校迁至香港。校长为布朗,还请中国人教汉文。第一批学生有容等6人,课程除宗教外,还有中文、算术、代数、几何,生理学、地理、历史、英文、化学等。  相似文献   

13.
1902年,清政府公布《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这是中国第一次由国家正式发布的近代作教学章程。壬寅学制虽经公布。但并未实施。1904年1月13日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经正式颁布后并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现代教育学制。也正是从此时改变了传统语教育与其他教育活动相混合的局面,是  相似文献   

14.
拔尖人才的培养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使用"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CCSS)数据,以山东大学泰山学堂作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案例,将该计划作为一项院校教育改革实践,基于学生视角分析学习过程中的四大要素——课程、教师、学生、学习环境,考察现行培养模式发挥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学堂的课程严格要求程度较高,课程认知目标需进行更科学、更合理的建构;学堂学生在学习行为上表现突出,社会性发展有所欠缺;学堂的生师互动注重学术性交流,社会性互动不足;学堂学生在个人心理环境层面具有浓厚的专业兴趣和较高的学业期望,在社会环境层面较少感受到学校在学业和生活上的支持。拔尖人才培养应确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投入大量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如何合理高效地利用资源,切实为学生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5.
在"5·12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近代中国第一所公办护士职业学校北洋女医学堂,也就是今天的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迎来了百岁华诞。近代中国随着西方医疗卫生技术的传入,作为洋  相似文献   

16.
公元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清政府邮传部委派唐文治任邮传部隶属的上海高等实业学堂监督(校长)。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原名南洋公学,后归商部管辖,改为商部高等实业学堂,1906年改为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是现今交通大学的前身。唐文治主持该校工作达14个年头,是解放前交通大学任期最长的校长。在这段时间里,他“费几许心血,历无限艰辛”,为交通大学的发展壮大,乃至成为国内外著名的理工科大学奠定了基础,为造就一批出类拔萃的中国工业建设人才、培植交大的优良教学传统和良好校风,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梁初 《湖南教育》2004,(23):25-25
在中国,在当代,不少校长姓的是"官"(这里所说的姓"官",指的是具有某些官员的毛病,并不否定"官"的许多良好的品质)。这从很多方面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福建船政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实业学堂,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和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开创了近代教育的先河,为近代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福建船政学堂章程及规章制度与其教育的成功有着密切关系。本文通过介绍福建船政学堂的章程制定,挖掘其在招生就业、专业课程设置、考核制度、学生管理及办学模式等方面的特色,探讨其对现代大学章程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略论近代中国的妇女报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创办《女学报》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百日维新”开始。当时,维新运动的新思潮也激励了一部分爱国的知识妇女,她们在维新派人物的支持和参与下,在上海创立了中国女学会。该会办了两件大事:第一件,在上海创办了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所女学堂;第二件便是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妇女报纸一一女学报)。(女学报》是女学会的机关报。在倡仪创设女学堂的过程中,有人提出:“学堂中宜设报馆一区”,通过报纸扩大女学堂的影响,可以说“女学报”是女学堂的校报(1)。女学堂开学后,1898年7月24日,《女学报》正…  相似文献   

20.
福建船政学堂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福建船政学堂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地位福建船政学堂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实业学堂,相当于后来的职业技术性高等专门学校或专科学校,是一般中国高等教育史所认可的。但它是否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学校,则是最近才有青年学者提出的新问题①。如果这个论断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