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电子游戏是课程资源之一,因为游戏是生活——客观生活、虚拟生活、主观生活,是文化艺术,它理当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它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对学习动因的引发、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形成及信息素养的培养都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体现在电子游戏与校本课程的整合中。实践可采用寓教于戏、寓学于戏、尝试于戏、交互于戏四种途径与方法来开发与整合,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应突出“以校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2.
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种新思路--电子游戏与校本课程的整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子游戏是课程资源之一,因为游戏是生活———客观生活、虚拟生活、主观生活,是文化艺术,理当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它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对学习动因的引发,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形成及信息素养的培养都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体现在电子游戏与校本课程的整合中。实践可采用寓教于戏、寓学于戏、尝试于戏、交互于戏四种途径与方法来开发与整合,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应突出“以校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3.
电子游戏是课程资源之一,因为游戏是生活———客观生活、虚拟生活、主观生活,是文化艺术,理当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它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对学习动因的引发,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形成及信息素养的培养都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体现在电子游戏与校本课程的整合中.实践可采用寓教于戏、寓学于戏、尝试于戏、交互于戏4种途径与方法来开发与整合,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应突出"以校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4.
电子游戏,是一种集合了电子技术,将游戏对象从现实的伙伴移到电脑的游戏方式,是电子计算机应用日益普及所带来的诸多产物之一。它和其他游戏没有质的区别,只是体现了电子时代的科技成果,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有着其他类型游戏所不具备的电子化表征而已。(1)电子游戏是生活,生活就是课程资源;(2)电子游戏是游戏的信息化产物,信息是课程资源;(3)电子游戏是文化艺术。  相似文献   

5.
电子游戏是课程资源之一,因为游戏是客观生活、虚拟生活、主观生活,是文化艺术,理当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它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对学习动因的引发,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形成及信息素养的培养都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体现在电子游戏与校本课程的整合中。实践可采用寓教于戏、寓学于戏、尝试于戏、交互于戏四种途径与方法来开发与整合,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应突出“以校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6.
电子游戏极易对青少年的学习和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否定排斥和开发教育游戏这两种做法目前都存在一定问题.因此,更为实用的视角是回归游戏娱乐的真谛,对电子游戏进行教育性评价,即从教育的积极视角刻画游戏,发掘游戏本身潜在的教育价值,并加以教育目标的引导.教育评价的实现需要权衡教育性和游戏性两个核心要素,并选择适合的教育参考依据;同时评价还应充分展示游戏的正负双面因素,将其内在的游戏机制和承载的内容主题对青少年成长的“弊”和“利”都告知社会.本文以游戏性为基准,探讨了基于多元智能的电子游戏教育评价的设计框架,介绍了多元智能培养潜能量规、推荐年龄段划分和评价标识的设计思路.这一设计思路不仅可为游戏的选择提供很好的教育依据,还可为游戏开发提供教育性指南,从而通过健康玩游戏和开发健康游戏实现游戏行业的健康、持久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坤 《天中学刊》2013,28(1):70-73
暴力现象与电子游戏技术的内在特征相契合,因而它在电子游戏中得以较多展示.人们对电子游戏暴力的欣赏归根结底是一种世俗审美,电子游戏制作者和游戏玩家须共同革新思维方式、努力避免审美的世俗性,方能逐渐接近真正自由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逐步提升,推动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地不断提升.当今社会是一个高速化、网络化的社会.在这种社会发展形势的影响下,当代儿童所接触的外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代儿童的童年阶段已不仅仅是被一些伙伴间的简单游戏所填满,而更多地是开始过早的接触网络、接触不同类型的电子游戏.他们身边不缺少各类网络设备,例如:手机、ipad等,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学会某些电子游戏的基本战略,但是当儿童遨游在电子游戏中玩耍时,作为教育者我们不得不考虑电子游戏对当代儿童道德社会化发展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电子游戏所产生影响进行分析,并探讨在玩耍中不同游戏对为儿童的价值观树立和道德社会化水平养成所产生的影响,引导儿童家长和相关教育者做儿童的正确指引者,促进当代儿童在正确的道德社会化标准中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9.
电子游戏在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很多人为了疏通这种情况开始支持教育游戏的发展,研究却发现目前教育游戏在课堂中应用还有很多障碍。为了克服这些情况,本文着力探讨了电子游戏吸引学生的七大特性,希望目前情况下教育可以先摒弃电子游戏的外在形式,而着眼于把游戏的特性应用在教育中。  相似文献   

10.
电子游戏在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很多人为了疏通这种情况开始支持教育游戏的发展,研究却发现目前教育游戏在课堂中应用还有很多障碍。为了克服这些情况,本文着力探讨了电子游戏吸引学生的七大特性,希望目前情况下教育可以先摒弃电子游戏的外在形式,而着眼于把游戏的特性应用在教育中。  相似文献   

11.
传统民间游戏作为我国优秀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民俗方面,还是在文化教育方面,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传统民间游戏贴近幼儿实际生活,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也是幼儿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所以把传统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从传统民间游戏的概念、种类及教育价值入手,分析传统民间游戏教育意义及在园本课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很有必要,由此可以窥见传统民间游戏融入园本课程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2.
Fidelity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FOI) is an important area of research because of the critical role it plays in understanding how and why curriculum materials work and how they can be improved. This analysis explores written features within the Math Trailblazers curriculum that may influence the ways teachers implement mathematics curriculum materials. In particular, we examine FOI data from prior research in order to identify features within the materials themselves that may influence why teachers adhere to the intended curriculum to varying degrees. This paper reports on our analysis of examining five whole number lessons previously analysed for level of FOI alongside an analysis scale of written curriculum features. Our purpose in this analysis is to examine features of the written curriculum that potentially mediate teachers’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terials in line with the intended curriculum. In doing so, our analysis further emphasises the critical role teachers play in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and thus may provide some insight for curriculum developers as they consider ways in which to design the written curriculum that increase the likelihood that teachers will adhere to the intended curriculum.  相似文献   

13.
论课程博弈     
课程的诞生并不是一个由支配集团单向独断、单方建构的过程,而是不同利益群体争相在课程中获得话语权的博弈过程,其间充满了斗争、冲突与妥协.课程,就是不同利益群体多次博弈后"妥协"的结果.也正是通过不断博弈,课程逐步趋向民主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课程领导研究述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利 《教育学报》2006,2(3):32-36
课程领导在课程发展和课程变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就以往课程领导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主要涉及课程领导的内涵、角色、任务、层次、功能及类型等具体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课程领导研究现状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实施的理想与现实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在教学实践中运作几年了,但是伴随着新课程实践的深入,许多新旧课程与教学意识与观念仍然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出现了理想与现实相互冲突的问题。教育研究者与教育实践工作者必需面对和正确处理好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课程的形成既不是对知识进行客观筛选的结果,也不是由支配集团单向独断、单方建构的过程,而是不同利益群体争相在课程中获得话语权的博弈过程,其间充满了斗争与冲突,控制与反抗。最终,课程的诞生,就是不同利益群体多次博弈后妥协的结果。从社会学意义上看,课程,究其实质,是一种妥协的文本。  相似文献   

17.
教师课程角色是指教师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由此所应承担的责任和要求,它的丰富内涵体现在课程的不同层次当中.在理想的课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学习者和思考者;在正式的课程中,教师的角色是选择者和执行者;在领悟的课程中,教师的角色是理解者和建构者;在运作的课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创造者和组织者;在经验的课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协助者和促进者.但教师在与课程发生关系时,课程总是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由此,根据复杂性思维的理解,合理的教师课程角色应具有主体性、依赖性、全息性和发展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探讨香港新高中通识教育科的校本课程由谁来决定。本研究在2010年的暑假进行,透过半结构性的访谈以探索不同中学发展通识课程所采取的策略。研究者发现校长在通识科的课程决策上占主导地位,通识科主任才是正真的课程领导,而科任教师多扮演追随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课程评价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新课改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整体改革的成败。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标准,这必然就要求课程评价从各个方面都发生转变,以适应改革的趋势。一直以来我国的课程评价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缺陷,在此简要分析与评判以往的课程评价,并在新课改的视野下重新认识和厘清课程评价,以促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以及课程本身的发展,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游戏课程:学前教育课程改革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明确提出了游戏课程的理念,在阐述游戏和课程深层含义的基础上,论述了游戏课程观的内在意蕴、价值取向及其现实意义与实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