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多年来,太原市杏花岭区后小河小学坚持“让每一个学生获得理想的发展,让每一个教师拥有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坚持实施“民主治校、以学立校、名师兴校、科研强校”,坚持大力营造学校文化氛围,努力使教师体验集体的温暖、发展的乐趣、创造的幸福,让教师拥有自己充实美好的精神世界。一、营造学习力文化,让校园成为文化圣园让教师拥有幸福人生,就要让教师植根于优秀的学校文化沃土之中。管理者要在使学校的文化底蕴日渐丰厚上动脑筋,在为教师汲取这块土地上积蓄的精华创造条件上做文章,努力创建一个能使全校教师全身心投入并具有持续增长的学…  相似文献   

2.
毕盈 《天津教育》2021,(1):39-40
“幸福”来自我们的生活经历,源于我们的心理体验。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的学习和深入研究,围绕学校“幸福教育”的发展特色,我们以“做幸福的中心人”为方向勾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蓝图,确立了“让每一名中心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每一位中心教师愉悦快乐地工作,让每一个教育教学活动都留下精彩印记”的中心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我们以教师、学生和实践活动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三个层面最大限度地彰显了“让快乐写在脸上,让生命更加精彩”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3.
伴随其漫长的职业生涯.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生命质量和生命体验息息相关。每一位教师都有一对专业发展的隐形翅膀,作为学校教科室,如何让这对翅膀扇动起来,展翅高飞?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幸福程度,是和学校有一个什么样的校长,有一个怎样的领导班子密切相关的。士为知己者死,教师觉得佩服你,信任你,跟着你干有奔头,就会产生幸福感。因此,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校长工作的着力点应是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指数”:让幸福成为教师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让每一个教师都充满希望,让每一个家庭都洒满阳光。一、改善工作环境,提高教师“幸福感受度”没有人能将自己不具备的东西奉献给别人,教师要给学生以幸福,自己首先应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作为学校主要领导——校长应努力引导教师“快乐地工作、快乐地生活”,体验实现生命价值和职业…  相似文献   

5.
学校的发展关键是师生的发展,促进教师的发展才能使学生健康成长。我们围绕“人文关怀,求真求知”的学校办学思想,努力践行“让每一个钱中人都拥有成功机会”的课程理念,让钱中的师生能在钱中校园中快乐幸福地学习、工作。  相似文献   

6.
校长如何用“感动”管理学校? 校长要以感动的心情,感动教师 要让教师感动,校长首先要怀有感动的心情。当教师取得成绩和荣誉时,校长不仅要为教师的成功欢欣鼓舞.更要体会一下教师成功背后的艰辛,感谢教师为学校发展付出的辛勤劳动。  相似文献   

7.
霍熔坪 《教育》2014,(10):41-42
近年来,广东省珠海市第七中学在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上,落实公平教育。学校实施四大工程,让每一位教师诗意地幸福工作。学校认为,名校之名在于名师,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学校秉承“办老师和学生都喜欢的书香式生态学校”的理念,把“以老师为本,让老师幸福,计学生快乐”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教师“幸福地做教师,做幸福的教师”。  相似文献   

8.
关艳 《黑河教育》2012,(12):6-6
黑河市实验小学创建于1946年,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名牌老校。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与时俱进,确立了“以师生发展为本,挖掘人的心理潜能,尝试成功,树立‘我能行’信念”的办学理念,以“文化立校、特色立校、科研强校、质量强校”做为学校工作的着眼点,以特色“精选国粹”为载体,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让每一位教师都有提升自身价值的自信,做到“今天我能行,明天我更捧”。  相似文献   

9.
正值2000年的时候。围绕“如何使学校获得新的发展?”我们提出了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之路的发展策略。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我们逐渐明确了一个理念——“以教师发展促进学生发展”:确定了一个目标——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建设一支研究型的教师队伍.推动学校发展;突出了一个重点——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提高教师研究能力。在这一历程中,我们的管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关于教师发展动力的“三动理论”(即:形成张力。激发教师心动;搭建平台,帮助教师行动;价值实现,让教师体验成功后的激动).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校长,笔者始终有这样一个信念:和一个人一样,每一所学校身上都潜藏着成功的密码。为此,学校必须抓住发展中的每一个有力契机,更多地关注自身的成功密码。作为接受以“督导需求”为主线的综合督导评估的学校之一,我们在督后的一年时间内对“需求”的所思、所想、所做,实现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了由“浦东新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向“上海市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暨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跨越。  相似文献   

11.
本世纪初,鉴于我校生源不理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教学热情有待激发等情况,我们提出"幸福教育为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旨在激发师生热情,让学生和教师都做幸福的人。对于教师来说,学校不是职业场,而是事业场;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不是负担,而是自我发现与实现;学校要让学生体验到成才的幸福,让教师体验到成功的幸福。  相似文献   

12.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强则学校强,教师发展已成为学校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作为学校管理者,必须牢固树立“教师第一”、“发展教师就是发展学生、发展学校”的理念,切实加强教师的专业化建设。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又该如何发展自我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柏拉图认为,教育就是使人成为人。在基础教育改革浪潮中,临沂二十二中以促进人的生命完整成长为根本价值追求,坚持“人人成长,个个成功”的办学方向,以“生命·实践”教育特色促进学生的主动健康成长。他们立足课堂,关注生活,从不怀疑每个孩子身上潜藏的能力,想方设法让每个孩子成长得最好;他们不断优化教育要素和师生成长方式,创造了“六段式”互动教师发展新模式和“三化五学”教学模式,实现了“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让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的目标,校园里每一个人都体验着生命成长的幸福与快乐。二十二中人用智慧和行动,谱写了一曲“和合共生,守正出新”的华美乐章。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实施以来,无论是年轻教师还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都面临严峻的考验。新课改要求学生做到“自主、合作、探究”,这其实更是对教师的要求。因为课程结构改革在教学内容上的最大变化不在于知识点的增减,而是教育理念、培养要求和教学定位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探究精神,尽快掌握专业发展的策略和技能、激发教师的能动性及创造性,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工作方式改变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隐化,让昔日的“教书匠”全面变身为“创造”。为此,学校从改变教师工作方式入手,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为途径让教师体验到自身发展需要及自主学习的内驱力。从而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宏观建设教师队伍;以改革学校校本教研为抓手,从“问题式教研”入手,发挥其自主教研、合作探究的能动性,以“邀请式听评课”为平台,为教师提供合作教研,探究发展的交流空间;以探究教师评价机制为根本,大力激发教师的自主能动性,为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并让其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进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工作方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校长帮助教师缓解工作压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引领教师走向教育自觉,帮助教师化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1.用“愿景”引领。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如果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能够转变观念,打破已往的思维定势,从旧观念中跳出来,理清思路,制定出各自的愿景目标,实现自我超越,然后把一个个个体的自我超越聚合成团队的、组织的整体超越,形成集体的合力,就能够使群体智力得到提升。对学校而言,建立共同愿景就是通过激发全体教职工的智慧,逐步设计对全体教职工有号召力的办学理想与目标。因此,校长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和老师一起设计学校蓝图,让大…  相似文献   

16.
戴祖强 《今日教育》2014,(7):128-128
乌申斯基说过:“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千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当然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学校究竟该如何促进学生幸福成长呢?让学生幸福成长,学校要让教师拥有积极的教育心态。一个心态糟糕的教师走进教室,看什么都是不顺眼的。在他的课堂上,学生遭受到的批评要远比表扬来得多。  相似文献   

17.
教师是学校持续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专业化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必然方式,提高教师专业能力、转变教师教育理念已成为当务之急,而校本研修则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才能选准教研“支点”?我校成功推出了“四人一课”与“一人四课”系列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校本研修的深入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隗鹏 《山东教育》2009,(7):F0002-F0002,F0003
荣成市世纪小学以“开创绿色世纪,成就绿色幸福人生”为办学特色,将学校发展成为“教师成长的沃土,学生成长的乐园”提出了“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幸福人生”的口号,  相似文献   

19.
那薇 《下一代》2012,(4):14-19
“教育唯真,和美唯家”,把学校打造成一个温馨的家,相信是很多校长的梦想,也是我努力践行的“真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成长的快乐,让每一位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每一个家长都能收获教育的成果。让走进学校的每一个人都感觉到“在这所校园里,有一种力量在浸润自己,每一个人都那么舒展、快乐。”而这种力量,就是我要努力为之的“大气”所在。  相似文献   

20.
杨爽 《辽宁教育》2010,(7):17-18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学校文化之教师文化内隐于教师心灵,外显为学校的校风、教风。教师文化的打造非朝夕之功,它需要学校始终如一的密切关注,合理有效的氛围营造,步调和谐的共同提升。近几年来,在西岗区教育局“让每个学生都进步、每位教师都成长、每所学校都发展”的理念指导下,第七中学通过构建文化阵地推动教师“过三关”,让老师们在这片洋溢着激情与活力的热土上幸福地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