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快乐的阅读生活,要从娃娃抓起。笔者试图以低年级课外阅读的指导为例,从“快乐”这一非功利性的视角解读“儿童阅读”,使孩子因为阅读而快乐,为了寻找快乐而阅读,让阅读真正融人孩子的生活、刻进孩子的心灵,像呼吸一样自然,从而在丰富的精神世界中越行越远。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让阅读成为一种渴望,应该从低年级抓起。教学中要遵循孩子的心智特点,贴近孩子的生活,快乐阅读。  相似文献   

3.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接触到的是直观、生动的电视节目.这样的感官享受陪伴许多孩子成长,所以,当我们要求孩子拿起书本安静地阅读时,许多孩子无法适应这种抽象的、无声的学习模式.没有了兴趣,阅读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如何结合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借助课堂力量推动课外阅读? 一、抓住感觉,培养阅读兴趣 教师要让孩子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学生通过阅读而心情愉悦时,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求.那么,如何让孩子享受到读书的快乐,爱上读书呢?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低年级语文以识字为重点,阅读教学形成了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即每教一课新课,总是先把课文中的生字、新词集中扫掉,然后再讲读课文.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单一化,语文教学出现效率低、阅读质量差、学生阅读兴趣不浓的刻板程式.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阅读实践活动,我在教学中作了一些探索. 一、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阅读的过程应该是感受快乐的过程,特别是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突然进入严肃的学校生活,孩子的乐趣需要延伸、继续,同时要上升到新的层次,开拓新的方法和途径.阅读为学生认识世界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在现实世界得不到的快乐,孩子可以在想象世界中获得.阅读为孩子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提供了挥洒自由与快乐的机会,不按部就班跟随教师和教材编写者的思路与理解,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多彩也由此而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尹辉 《考试周刊》2014,(1):44-44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这是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在阅读教学中,老师要从孩子的特性出发,在课堂上创设一些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吸引孩子的眼球,在情景交融中,让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快速进入到阅读的角色中,体验阅读的快乐,激发阅读兴趣,读出语文的魅力。一、巧引新课,让学生爱上课文阅读在课堂教学中,新课的引入很关键,设计有趣的活动引入导语,能让学生一开始就集中注意力,兴趣十足地跟随老师的  相似文献   

6.
"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摇曳多姿,一湖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荡漾轻波……"作为一名教师,多么希望能寻找到这样的一滴雨露、一缕春风、一片落叶,多么希望它能真正滋润我们学生的心灵,让我们的孩子随着春风快乐舞蹈,使孩子的生活由此荡漾开一圈又一圈美丽的涟漪。渐渐地,我们发现集雨露、春风、落叶优点于一身,能真正让学生变得美丽动人、生机盎然的不是题海战术,而是阅读。低年级学生识字量有限,文字成了阻碍孩子顺利阅读的绊脚石,孩子的阅读兴趣、阅读激情都因此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绘本阅读是打开低年级学生阅读之门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7.
主题活动是低年级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探索、发现、完善的活动,具有互动、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低年级儿童发展的需要。低年级儿童早期阅读是指在小学阶段,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从兴趣入手,萌发低年级儿童热爱图书的情感,丰富低年级儿童的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为拓展低年级儿童阅读的内容,加深低年级儿童阅读的深度,让低年级儿童时时处处能进行阅读,对阅读活动有长期兴趣,体会成功的快乐,我们把低年级儿童的早期阅读有意识的与主题活动相结合,让两者水乳相融,相辅相成。低年级儿童的阅读与当前的主题活动融合,使阅读更贴近低年级儿童生活,让低年级儿童真正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让阅读成为低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之一。  相似文献   

8.
绘本阅读是低年级学生阅读的重要环节。在绘本阅读中,语文教师需要提高低年级孩子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培养对阅读的兴趣,对美的感受力,让学生在"悦读"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基于此,本文对《风中的树叶》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再现。  相似文献   

9.
绘本阅读是低年级学生初步了解生活、认识世界、感知生命的一扇窗户。只有打开这扇窗户,才能让孩子看到窗外的大千世界。在低年级的绘本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教给他们正确的读书方法,这样他们才能形成阅读的良好习惯,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指引他们从阅读走向"悦读",让阅读伴随他们成长。  相似文献   

10.
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就在于阅读。低年级的老师此时充当的角色便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一起阅读,不但要"引"而且要"激发"孩子内心深处的感受,让他们尝到阅读的快乐。课标在阅读目标中十分强调语言的积累,要想获得积累,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是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1.
李艳 《快乐阅读》2013,(15):111
亲子阅读是父母与孩子一起阅读的活动,通过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让孩子逐渐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将阅读变成孩子生活中必不可少一部分,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快乐、一种享受。那么,作为父母应如何引导孩子进行阅读,为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做好准备呢?一、创设温馨的亲子阅读环境1.可以和孩子一起设计布置,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  相似文献   

12.
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快乐写话最重要。由传统体育项目抖空竹探讨低年级作文教学策略:一、兴趣引路,奠定基础,让孩子们想写、乐写;二、由扶到放,循序渐进,逐步引领学生学会从生活中选材,引导他们布局谋篇,提醒他们遣词用句;三、展现个性,与众不同,让文字拥有鲜活的生命。  相似文献   

13.
阅读的过程是感受快乐的过程。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还处于自由自在的玩耍、游戏状态,突然进入严肃、规矩的学校学习、生活,存在诸多不适应。孩子的乐趣需要延伸、继续,同时也要上升到新的层次,开拓新的方法和途径。激发阅读的兴趣。低年级阅读教学是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文字符号本身较为抽象,不像图画、实物可以直接引起视觉快感,这给儿童的学习带来一些困难。因此,培养阅读兴趣至关重要。低年级的语文教材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应联系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聆听…  相似文献   

14.
阅读的过程应该是感受快乐的过程。特别是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还处于自由自在的玩耍、游戏状态,突然进入严肃规矩的学校学习生活,孩子的乐趣需要延伸、继续。低年级课文都非常富有儿童情趣,要么简短韵文,要么童话童诗。因此,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5.
正小学三年级作文是低年级写话的延续和发展。对于处在作文起步阶段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很多学生都很害怕写作文,都觉得无素材可写。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从学生生活入手,让孩子爱上写作。一、阅读中丰富知识1.大量阅读,拓宽视野。学生刚从低年级进入中年级,对社会生活了解较少,头脑中的素材也比较少,各方面的体验也屈指可数。孩子必须多积累间接经验,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好途径就  相似文献   

16.
低年级课外阅读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帮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十分重要。在指导低年级阅读时,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另一方面教师必须结合阅读教学,有目的地教给学生有关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亲子阅读是一项父母与孩子一起阅读的活动,这项活动不是单方面的,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参与的,通过亲子阅读活动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将阅读变成孩子生活中必不可少一部分,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快乐、一种享受.以此来培养孩子爱阅读、会阅读、乐阅读的习惯.那么,作为父母应如何引导孩子进行阅读,为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做好准备呢?  相似文献   

18.
正每个人都有童年,当孩子与故事中的小孩子产生共鸣时,那将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本次美文阅读选择贾平凹的《风筝》和冰心的《吹泡泡》,品读两篇文章都以"体会快乐"为主线,从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吹泡泡、看泡泡、想象泡泡时的快乐,牵引到学生生活中的快乐,让孩子从阅读中不仅能体会到快乐,还知道如何表达快乐。下面就以这节美文阅读课为例,谈谈如何引领孩童,透过文字感受快乐,表达快乐。一、古诗引入,寻找童年游戏教学一开始,让学生从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相似文献   

19.
许洁 《教育教学论坛》2012,(14):256+254
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强调了识字教学的重要性。"识字教学重点在低年级"是对小学语文教学客观调控后的必然选择。语文学习来源于生活,生活是教学的源泉,让识字教学生活化,在生活化中认识汉字,让孩子快乐识字,识字快乐。  相似文献   

20.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义务教育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新课程标准中,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的课程目标就是让孩子们乐于识字、学会阅读。因而,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针对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好唱好跳、富于想像的年龄特征,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涵的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大量添加"快乐元素",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深切感受到游戏的快乐、阅读的快乐、互助的快乐和成功的快乐,让识字认读成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