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当在某一个固定时期内全民齐说囧雷打酱油俯卧撑;当一本那些事儿砸出响动,上百种事儿飞蝗匝地;当这事儿那事儿经数年而阴魂不散,而回家吃饭传个几  相似文献   

2.
"做好""作好";"作为""做为";"作出""做出";"当作""当做";"做贡献""作贡献";"作决定""做决定";"所作""所做";"做表面文章""作表面文章";"做进一步的探讨""作进一步的探讨";"作保证""做保证";"作了""做了"……每组词的搭配是前者对还是后者对,这些词的用法是非此及彼,还是可以通用?  相似文献   

3.
大约在十六七年前,我写过一篇短文,认为应该对结构助词"的""地""得"三字,实行精兵简政,凡需要用结构助词"的""地""得"的地处,全都用"的"字,停止"地""得"二字作为结构助词的使用职能.然而没有发出,后来就丢失了.想法依旧存在,而且不时叠动,这里旧话重提.  相似文献   

4.
看到<编辑之友>2009年第7期吴长安先生的论文<关于"的""地""得"合一的建议>,我深感悲哀.我认为,"的""地""得"切不可合一,现将理由切实而简短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新闻生硬,是党报新闻写作中的一个通病.一写到工作就是"抓",有一篇反映某项工作的报道一连写了四五个"抓"字,什么"狠狠地抓""坚决地抓""反复抓""抓反复";一开会不是"强调"就是"指出":什么"会议强调""会议指出""会议要求":一报道经验就是"提高认识""政策到位""领导重视"……  相似文献   

6.
这些年做报道、写评论,我没少对北京市出台的政策、办理的案件提出质疑和批评.个人博客上的文章,批得就更"狠"一点.如果有一天我犯点事儿"进去"了,对有没有"那事儿"只字不提,却只说自己是"因言获罪"--有关部门抓我是为报复我批评他们,您会不会觉得我这人特矫情?  相似文献   

7.
"上班搞主业,下班搞副业"成了越来越多人的常态.近年来,不少人热衷于"搞钱",与此同时,各种可在线上兼职的副业宣称"有手就行""包教包会""在家接单""月入过万",引得很多人心动不已.稳住主业的同时,开发一门副业被很多人提上了日程. 由于门槛低、操作简便,经营抖音、快手等平台的个人账号成了许多人副业的第一选择;而随着喜...  相似文献   

8.
"档案"一词源自哪里的问题一直为档案界所探讨,四十年间从未停息的探讨形成了一些研究成果。对"档案"一词的研究成果归纳为"文献记载说""、中,当,档说"和"民族融合的产物说"三大研究方向的基础上,阐述支持"民族融合的产物说"的四大依据。  相似文献   

9.
"风暴式"报道的消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风暴式"新闻报道构成了一种报道现象.如国家审计署李金华署长公布了一些部委的审计报告,被称为"审计风暴";其它还有"问责风暴""官员文凭审查风暴""廉政风暴""反腐风暴"……  相似文献   

10.
请用"标志",免用"标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远 《编辑学报》2008,20(1):78-78
在图书、报纸、期刊、电视屏幕乃至不少标准、规范、文件中,频频可见"标识"一词,如"期刊出版标识""文章标识码""商品标识""标识方法""用连续的阿拉伯数字标识各个分册"等等,这些都是不规范的.很多人还把"标识"读成"biāoshi",这更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1.
"四部"称谓最早见于东汉末年,专指集部文献。东汉末期至南朝梁,校雠工作中使用"五经""四部""史汉""诸子"代称甲乙丙丁四部图书。南朝梁至唐朝初期,校雠工作中使用"经部""史部""子部""集部"替代"五经""四部""史汉""诸子"的称谓。但是,从东汉末期至唐朝初期,编制的四部图书目录始终以"甲乙丙丁"命名,直到显庆年间,《隋书·经籍志》使用校雠术语替换四部目录的称谓(甲乙丙丁),"经史子集"才由校雠工作中的专业术语嬗变为四部目录的称谓。唐宋时期,称引四部书时,依然以"甲乙丙丁"命名,抑或结合校雠学"经史子集"的称谓和目录学"甲乙丙丁"的称谓,采用目录次序加校雠内容的混合称引方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传媒业界悄然冒出一股"删稿"风,且在有些地方愈演愈烈. 媒体所发表稿件如果出了问题,一般也得发个更正之类的"安民告示"说明,然后"顺理成章"地删除页面、版面,这是人们所能够接受的事儿.而那股"删稿"风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公开宣称"只要给钱就可以删稿",所以只要是给了钱的,给足了钱的,他们就能在无声无息之间删除稿件.  相似文献   

13.
农民张正祥竟然入选了国家形象片!我不知道这事儿是谁"拍板决定"的,这简直是对"国家形象"的最大侮辱!如若不信,请看我从媒体的公开报道中截取的一些片段: 执拗的张正祥无怨无悔,发誓要与破坏滇池的人斗个你死我活.很多人认为他是"环保疯子",孤独而穷困潦倒的日子他坚持了30年.  相似文献   

14.
"给力"泛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我很烦"给力"两个字,因为报纸上"给力'标题泛滥让我由审美疲劳至尤生厌恶. 何为"给力'?一说中国北方土话,表示给劲带劲之意,一说系从闽南话演变而来.作为形容词用类似"牛""很带劲""酷";用作动词相当"给予力量""加油'之意.  相似文献   

15.
信息脱媒并非完全去媒,而是媒介的隐藏、简化、易得和遍在,实质是跨媒.信息脱媒表现为信息的碎片化、全网流动和自传播.信息的"内容元""形式元""技术元""影响元"各自在脱媒传播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进入5G时代,要改变"人本位"的信息观,摆脱"媒体本位"观,树立"信息本位"观.  相似文献   

16.
用"河流生命"视角报道黄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远上自云间""黄河万里触山动,洪波喷流射东海",从古代诗人的笔下,我们读到了一条水量丰沛,气吞万里的黄河.而如今,"黄河还能活多久?""黄河成了'排污场'""给黄河留下'生命水量'",仅从这些新闻标题中即可感受到黄河的疲惫与衰危.  相似文献   

17.
这事儿如果不是弄到网上,估计还要"挂"着,不知道挂到猴年马月.因为网友的一篇博文,在号称全国唯一一个以"龙"字命名的地级市--福建龙岩市,最近曝出了个"最牛公务员":9年没有上班的江进祥,工资照领不误……初听似乎这公务员是挺牛的,一定有什么天大的背景靠山,在那里挂名吃空饷.  相似文献   

18.
这实在是一对滑稽的双人犯罪组合--张德才是一个"贫农",却是"懒汉"、投机分子、"日伪汉奸""国民党走狗""强奸犯",还成了被贫下中农多次集体批判的对象;回申娃是一个"地主",却勤快、"老实本分""善画老虎",从没受到过贫下中农的集中批判,最起码在成为"投毒犯帮凶"前没有被批判过.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一分""两统""三协调",形成以党委统领下的"两纵"(宣传、经营组织指挥系统)、"三横"(上中下三层次的横向协调组织)为基本构架的"两分开"集团管理体制. 在体制改革试点过程中,大众报业集团继续进行宣传、经营"两分开"的理论探讨,不断调整机构,完善组织体系,从而基本形成了党委领导下的"两纵""三横"式"两分开"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0.
全媒体以全程、全息、全员、全效树立了新闻工作行业标杆,主流媒体工作者面对时代变革的考验需看清"四力".鉴于此,本文探讨了全媒体环境特征,从"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四层维度,深入思考了全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新闻工作者提升"四力"的方法.旨在洞悉全媒体时代的新闻变革,助力媒体人更好地为时代发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