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道德生活实践应该是知行统一的.然而,现实中却普遍存在着“知而不愿行”、“知而不能行”、“高知低行”等“知行脱节”现象.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既有道德学习的动机不纯、盲目的媚俗心态、残缺的心理素养等主观因素,也有道德教育失真、道德宣传与道德传播方向失导、道德环境的污染等客观原因.要实现知行统一,就必须化道德他律为道德自律、净化道德环境、加强师德建设,形成道德示范体系.  相似文献   

2.
黄长浩 《考试周刊》2011,(31):180-181
高校是学生德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高校德育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道德理论,从而指导自身道德行为,做到知行统一。但在现实中一些大学生"知而不行"、"知而错行",与德育目标完全背离。本文指出高校德育工作应落实在学生个体的品德形成和发展,既要着眼于道德认知的形成和发展,更要重视道德实践的锻炼和深化,从而实现知行的真正统一。  相似文献   

3.
纵观知行观的历史演进,知行关系问题是知行观的核心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知行观来纠正教育中知行关系所谓的先后、难易、轻重、动静问题,从而使教育者的知与行、学习者的知与行以及互动型的知与行达到教育情景中的“主观和客观,理论与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加强“知行转化”的思想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的活动中 ,“知”和“行”是两个基本的环节。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 ,就是使受教育者真正做到“知行统一”。由于“认识”不等于“接受” ,“接受”不等于付诸“行动” ,因此 ,道德认识的多样性和不同道德观念的冲突就有可能使人们不能总是按照某种道德标准行事 ,这就是为“知行背离”。所谓“知行背离” ,是指行为意向与其对社会关系、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等认识相矛盾、相脱节的倾向 ,这种倾向的共同特征是个体对正确的思想道德理论、行为规范条例 ,熟记于心、常挂于口 ,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却违背所“掌握”的“理论” ,做出有悖于道德、伦…  相似文献   

5.
朱熹德育知行观是对先秦儒家及二程的德育知行观的继承和发展。朱熹德育知行观的具体应用体现在其贵知、重行和知行相须的德育方法上。朱熹知行统一的德育方法对当前高校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启示:高校德育要深化学生对道德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要加强道德实践,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要做到以知导行,以行促知,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6.
"知"主要指人的道德认识,"行"主要指人的实际行动,"知行统一"就是道德认识和实际行动的统一。当前初中学生在思品课的学习中懂得了道理,却不能很好地把它转化为实际行动,知行不一,导致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差。如何才能帮助学生真正做到知行统一,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谈谈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7.
道德之知与道德之行的如何统一是自古以来哲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古代许多思想家们都强调道德上的“知行合一”,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与研究。然而,这个古老问题至今仍然是现实中存在的一个突出矛盾。从逻辑上说,知善知恶并不必然导致行善行恶;从实践中看,“知”了也并不意味着“行”了。从当前社会现实来看,一方面,社会环境中的一些因素成为制约人们道德之知无法转化为道德之行的障碍;另一方面,个体实施道德行为的复杂心理动因,也会影响人们道德上的“知行”的转化。通过对造成从道德之知到道德之行的困境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在当前社会条件下解决“知行”转化的这一现实难题。  相似文献   

8.
衡量高校道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的标准之一,就是看教育对象是否能够“知行统一“.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状况主流是好的,但在当代大学生中广泛存在着“知行背离“的现象.本文试图从教育本身的环节上来分析“知行背离“的原因,探索“知行统一“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背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要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衡量学校道德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标准之一,就是看教育对象是否能够“知行统一”。当代中学生的道德状况主流是好的,但在当代中学生中广泛存在着“知行背离”的现象。本文试图从教育本身的环节上来分析“知行背离”的原因,探索实现“知行统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杜威和王夫之对知行关系的理解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在对他们的“知行观”展开论述的基础上,得出他们对知行关系的理解的鲜明共同点就是强调知行的统一,而且坚持行的优先性原则。他们的“知行观”切中时弊,对指导人们端正做学问的态度,纠正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和知而不行的学术浮躁心态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阳明知行合一说主要是针对明朝中期"不知而妄行"与"空想而不行"两种不良倾向,以及当时道德实践中先知后行、知而不行的弊病而提出的,其用意在于强调道德的实践性。王阳明知行合一说对于道德教育的意义有两点:一是人人心存善念,即澄清道德意念与纯化道德动机。二是人人践行善行,即以道德认知引导道德实践和以道德实践扩充"道德认知"。  相似文献   

12.
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坚持知行统一 ,只有把道德认知转化为学生的具体行动 ,思想品德教育的功能才能实现。为此 ,思想品德教育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修养 ,与此同时 ,还要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文化诉求伦理道德成为必然。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必须以城市人为中心,通过对古今中外道德资源整合创新、城市文化伦理制度建设、城市文化伦理“知行合一”道德实践等途径,建构城市文化伦理。  相似文献   

14.
德育理论课为学生提供德育方面的知识、情感和认识基础;实训课德育在于以贴近学生和贴近学习场景的环境,实现德技互促的目标;课外德育是一种学校德育和自我德育相结合的教育形式,通过课外德育,大学生能够将从外界所获得的德育符号转化为自身品德有意义的一部分,进而实现知行合一。理论课德育、实训课德育和课外德育的有机统一,有利于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智能协调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阐述“知行合一”教育思想内涵的的基础上,探讨和介绍国内“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些成功做法及经验,并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运行和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探索了“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针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6.
传统道德规范在维系整个中华民族精神方面起了重要的纽带作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蕴含着丰富而有价值的德育意蕴,为当前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可供吸收和借鉴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7.
韩贞继承了他的老师王襞"凡圣同一心,行解能兼进"的思想,不尚空谈,强调印证心体,主张知行合一,躬行力践.他在邻里族中进行了广泛的道德实践,特别是他的助人义举闻名遐迩,传遍淮南,被誉为"韩大善士"、"东海贤人".应该说,韩贞知行合一、行解兼胜的思想和实践,既是一种认知方式,也是他的一种高尚品格.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校的公民教育在伦理方面以培养公民伦理并通过大学德育进行道德教育,但现实中大学德育的效用并不高。究其原因就在于大学德育的"知行脱节":道德行为不能达到道德认知和行为规范的要求。站在伦理学高度看,人与人相处所存在的行为准则有多种,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能以最基本的"底线伦理"——"不为恶"原则为行为原则就是实现了道德行为,遵循此原则就是从基本道德行为做起进而逐步达到公民伦理要求。大学生公民同样需要从"底线伦理"的行为准则做起以达到公民伦理的高层次要求。因此,要提升大学德育的效用就需要以"底线伦理"为基础进行道德行为约束,以达到"知行统一"的德育目标。高校基于"底线伦理"才可呈现高效用的大学德育的可能世界。  相似文献   

19.
“知行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知行合一”对培养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知行合一”对培育时代新人的作用,在于敦促时代新人务求“真知”,强化“强国一代”的实践追求,提倡“须在事上磨炼”。时代新人坚守“知行合一”的实现路径,在于形成“知行合一”的践行方式、培育系统、评价机制,以及良好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