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简单机械的实验是小学自然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小学自然课本第四册有机械(一)、(二)、(三)、(四)等四节课。对四种简单机械,三种传动方式及其应用,提出了一系列实验教学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应用“简单机械演示箱”,教师演示学生看,不利于学生能力和兴趣的培养。因此,在《小学自然数学教学仪器配备目录》1984年修订本中,增加了供学生分组实验使用的“简单机械实验盒”,以利儿童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和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2.
演示实验是自然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利用它,可以把科学知识直观、形象、生动地揭示出来,对激发儿童兴趣,启迪儿童思维、培养儿童动手操作的能力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何使这一教学手段取得更好的效果呢?我认为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演示实验的适用性 演示实验贵在精,不在多,凡能让儿童自己做的实验尽量让他们自己做,千万不可用演示实验取代学生实验。演示实验要适当,要对“症”,要能起到画龙点睛、提纲挚领、举一反三的作用。 用演示实验可以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机械能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式”这一知识时,我取出一个自制的玩具熊猫,转动摇把而使熊猫上下运动,儿童看了很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很快  相似文献   

3.
自然常识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其教学实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儿童从小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爱好,因此为师者要为学生设计一条掌握科学知识的最佳途径。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做。如果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做一  相似文献   

4.
郭旺启 《阅读》2023,(22):19-21
<正>蜂蜜味道香甜,营养丰富,不仅人类爱吃,不少动物也爱吃。看过动画片《熊出没》的同学们,都知道熊非常爱吃蜂蜜,还因为偷吃蜂蜜被蜜蜂追赶。除了熊以外,还有不少动物无“蜜”不欢,是不折不扣的“蜂蜜控”。下面,就让我们来听听它们的自我介绍吧!胡蜂我叫胡蜂,又名黄蜂,家族十分庞大,全世界约有1.5万种,体表颜色是黑、黄、棕三色。我的食性较杂,主要捕食蛾、蝶的幼虫,同时也是蜜蜂的天敌。我不仅捕食蜜蜂,还爱偷吃蜂蜜。夏、秋季节的山区蜂场,是我最喜欢去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小学自然教学虽然学习内容是浅近的但却非常丰富,数、理、化、天、地、生无所不包,体现了现代自然科学的三个基本方面,即生命科学、物质结构和宇宙科学。它在培养儿童的能力上,不但具有一般地发展能力的作用,而且有独特的功能,这种独特的功能就是发展儿童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具体地说就是激发兴趣,在愉快教育中培养儿童观察、探索和操作能力,这是自然课固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一、三个阶段(一)直道栏教学训练的准备阶段(二)直道栏基本技术的教学训练阶段(三)直道栏技术,能力的提高阶段直道栏是技术比较复杂的项目,要掌握高水平的技术,需要系统的、多年的教学训练过程,这个过程既要体现出跨栏技术的特点,又要符合教学训练的一般规律.我在多年的教学训练实践中,逐渐认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多年高等数学的教学实践,总结出高等数学解题的五大步骤,即一看、二想、三找、四做、五查.  相似文献   

8.
教唱和声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尤其是刚接触和声的学生,他们根本不理解和声的含义,如果光讲理论知识,不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学生始终难以进入和声状态。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了柯达伊的手势唱名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生唱和声时,首先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看我的左手手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1979年北京市13000余名7—25岁大中小学城乡男女青少年和儿童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的测试材料,从中选出60米跑成绩高者和低者,年龄和人数相同的两个样本进行对比。现将研究目的、方法、分析结果报告如下。一、研究目的(一)通过60米跑的测试材料,探讨青少年速度素质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二)探讨不同速度水平的青少年形态、机能和素质问的差异及三者相互间的关系,(三)研究没经过专门训练的青少年速度优秀者的年龄分布特点及出现最好成绩的时间。以便为大中学校的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以及短跑运动员的选材,提供参考依据。二、研究方法观察研究的对象为北京市城内男女青少年共6954人。具体步骤:(男为例)将  相似文献   

10.
王雁 《职大学报》2013,(6):48-50
冰心作品的爱的哲学由自然之爱、儿童之爱、母亲之爱三部曲构成,本文主要论述了冰心作品中体现的自然之爱。冰心从小生活在海边,和大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她爱祖国的大海、山川、花鸟、树木。冰心用她对大自然的超强感受力,用清新优雅、轻灵秀丽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自然的山水画。冰心对大自然的独特描写,成为她作品中闪耀着异彩的奇葩。  相似文献   

11.
自然教学过程从其本质上讲是一个有组织的认识过程。自然学科的认识主体是儿童,儿童直接认识的对象多是周围的常见的客观、具体的自然事物,自然学科的认识范围虽然很广而且综合性强,但一切都是初浅的和基本的,这就要求教师充分了解自然学科的特点,认识到自然教学的中心环节就是引导  相似文献   

12.
少年儿童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对周围的事物充满着好奇心 ,尤其对一些自然奥秘更感兴趣。但因儿童的年龄、知识、实践经验等诸多因素的局限 ,对周围发生的自然现象往往不知从何解释。为此 ,指导儿童自行探索自然奥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近年来 ,我对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和实践 ,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指导 :一、借助老师、家长或社会各界名人的支持和帮助 ,选择一、二项科技项目 ,长期坚持课外实验、探索 ,从中发现问题。对某些偶然现象进行研究 ,找出规律 ,有所创新 ,这是指导儿童自行探索自然奥秘的行之有效的途径。例如在指…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小学自然课的特点就是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使儿童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而观察实验是自然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特点,是培养学生自行探求和应用知识的重要途径。它不仅能使学生主动获取感性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动手等方面的能力。还可以养成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这些,对儿童今后分析问确、解决问确,适应未来科学社会的需要无疑是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1 当前自然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近日笔者听了 12节不同层次 (村小、村级完小、初小 )自然课 ,发现自然实验课教学中存在以下 3方面的问题。( 1)不做实验。听课中有 7节应使用仪器进行实验的 (该校有这方面的自然教学器材 ) ,而教师却一讲到底。在教学中 ,既不做演示实验 ,也不引导学生做学生实验。重结论轻过程。( 2 )做实验但成功率低。听课中有 3节课教师做了实验 ,但只是为实验而实验。教师把实验仪器发给了学生 ,忽视实验过程的具体指导 ,任学生盲目动手 ,学生不知道如何去操作 ,去观察、去思考。有些实验效果不明显 ,甚至是失败的 ,教…  相似文献   

15.
引言 :本文系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自然专业委员会国家“十五”重点课题《面向 2 1世纪的小学科学教育》的子课题《自然教学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的研究成果之一。在我校试点三年 ,也是课题组对上海市课程教材改革二期课程《自然》(牛津上海版 )教材 (从一年级跟随至三年级 )的试点情况开展比较深入的实践研究的结果。  自然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我们认为 ,在自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依赖于教师创造性的“教” ,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和保证。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 ,…  相似文献   

16.
用电教媒体优化自然实验教学福建省顺昌县际会中心小学黄勤文小学自然是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基础学科。在其教学过程中,既要传授自然科学知识,又要培养儿童学科学、用科学的本领,从小树立科学意识。观察与实验是自然教学的特点。学生通过观察与实验获取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17.
根据体育系举重必修课教学时数少(38学时)和课次间隔时间长(每周一次课)的特点来安排教学进度这一问题,还未曾作过研究,为此,我们对体育系举重必修课教学进度安排进行了实验,以探索其客观规律.实验对象是我院体育系八一级一班(实验组)和三班(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强调的创意美术课是结合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和陈鹤琴的"美育生活化"理论,从儿童生活方式出发,基于席勒"艺术来源于游戏"理论,开发趣味创意美术课,运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探索培养儿童爱自然、爱生活的品质以及高阶思维与深度学习能力,实现儿童生活艺术化.儿童时期是人生的关键期,对儿童进行创意美术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力,优化儿童生活方式,还将引发学界对于儿童、对于美术教育以及儿童幸福生活方式的重新审视与认知.  相似文献   

19.
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由于方向辨别不清给学习队列、基本体操等教学内容带来一定困难。为便于教学,使学生尽快掌握教材,因而创编了这套儿童韵律操。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效果较好,学生非常喜欢。本操共11节,其作用和特点是:能使学生尽快识别前、后、左、右等方向,为以后教学做好准备:其次,有节奏的拍手是很好的律动练习,动作容易做齐,易于表现儿童欢快、天真活泼的精神面貌,为学生掌握第七套儿童广播(韵律)操的节奏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自然课是儿童接触自然科学的第一课程,也是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课程。自然课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儿童学科学、爱科学和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所以除了课本的内容必须适应儿童的年龄特点,必须具有科学性、基础性、实践性、趣味性和可接受性以外,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将是关键的。为此,许多教育家对自然课教学法进行潜心的研究。启发式、发现式或开发式教学法均被认为是较好的教学法。然而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法效果好,教师则应根据课程内容、教学条件和学生情况等进行选择。但不论采用哪种教学法,其宗旨只有一条,就是要创造良好的情境,让儿童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认识积极性和主动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