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其他     
当下小说最主要失落的是小说精神。在物欲横流、人文社会环境恶化的时候 ,小说重振必先振兴它安身之命的那种浩气长存的小说精神。当下失落的也是急需重振的小说精神。第一是以人为本 ,以“人的文学”“人学”为文学的基点 ,小说直面人的生存状态与存在的价值 ,执著地发出质疑与追询的那种精神。第二 ,小说精神还表现在对现实的关注、介入与积极承诺的态度。第三 ,小说精神还体现在它拒绝平庸 ,激扬个性的创造第二世界。当下小说失落的是什么 ?当下小说最主要失落的是小说精神。在物欲横流、人文社会环境恶化的时候 ,小说重振必先振兴它安身…  相似文献   

2.
当下小说创作,文学典型的缺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与文学创作的多元化、创作主体文学精神的失落、消解典型的时尚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思维机制的角度,论述了“五四”文化精神逐渐衰微和“五四”文学精神失落的历史事实。本文认为“五四”文学精神的失落与“五四”文化精神的衰微紧密相关。“五四”以后持续不断的文化批判所采用的以政治概念为轴心构筑的文化批判模式,是造成这一历史事实的重要原因。这种文化批判模式由中国现代有机整体思维方式所决定,而中国现代有机整体思维方式又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机整体观或普遍联系的观点融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新时期文学中,李锐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叙述方式,立足本土,面向历史,深刻地书写了他所体察到的中国人处境中传统的失落与现代的悖谬的“双向煎熬”,从而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精神和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5.
东汉末年出现的由无名氏所作的《古诗十九首》,揭示了汉末文人士子在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的生存状态,而将儒家精神的失落表现得尤为突出。汉末文人儒家精神失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刚健有为精神的失落、以义制利精神的失落和仁爱精神的失落。  相似文献   

6.
李银萍 《考试周刊》2009,(10):54-54
语文教育中的文学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但是,近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文学教育受到严重的冲击,已影响到语文素质教育的整体实施。学生的人文精神失落,不只是语文能力的下降,还涉及整个学生群体的素质异化问题。本文试图就加强初中学生文学能力的问题作一探讨。文学作为社会科学,对人的精神培养有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当我们暂且撇开商品经济的压迫(能否在非政治含义上使用这个词?)和通俗文学浪潮的冲击这一外部环境,将目光反视严肃文学自身状况的时候,不能不产生一种优愁:当今文坛不容乐观。 一个无可回避的事实是,严肃文学正面临着两种失落:新派文学失落对象和纪实文学失落本体。  相似文献   

8.
《了不起的盖茨比》被公认为是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而小说巨大文学成就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小说主人公杰伊·盖茨比的成功塑造,本文通过盖茨比的理想追求,梦的失落,无奈的死亡,以及最终其精神的影响和道德的回归,重新阐释了盖茨比“救世主”——耶稣的身份形象。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宏观、比较的视角论述了90年代现实主义小说创作中作家关注现实、体贴民情的创作精神以及英雄人物在文学中失落的现象,同时也批评了作家无法把握市场经济的作用及缺少批判与激情的创作心态。  相似文献   

10.
和谐的乌托邦是奇幻文学追求的理想境界。从巫术思维下的生态和谐及童话品格下的人性和谐的角度对西方现代奇幻文学的价值取向进行分析,探讨奇幻文学所蕴涵的深刻的伦理价值和人文思考:对和谐人性以及复魅世界进行追求,找回失落的高贵精神,回归自然腹地,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1.
“文气”说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中国古代文论异于西方文论及现代文论的重要理论之一。曹丕首开先河,引“气”而入文论,建立文学主体论。以“气”贯通的中国古典文艺美学体系,经过许多代人的努力不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2.
李长之的文学批评具有鲜明的社会历史批评特征 ,但他对主体精神世界的高度关注不同于中国现代文学中主流社会历史批评。本文就其批评中以作家精神为核心来观照社会生活的影响且它与作家艺术世界的关系等特征展开论述 ,试图证明李长之代表了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的另一典型形态。  相似文献   

13.
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文学直接作用于政治。文学如果没有娱乐性和审美价值,那么它将不再是文学。本文通过对汉代、南宋、明代的文学中的娱乐精神进行分析,来阐述中国古代每一个朝代其文学都具有娱乐精神。  相似文献   

14.
中国时下的文学充满了喜剧化。民族文学的经典也被以喜剧的手法重写,甚至被戏说。文学经典是我们民族文学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凝聚。保卫文学经典的尊严就是保卫我们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5.
萧红的香港学创作对她的学史评价相当重要,与战时的主流学进行对照,她的创作显示出边缘的姿态,其差异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战时学主题的深层思考,真正继承鲁迅遗风,捍卫启蒙学,而不是屈服于战时的主流,改变自己的学写作态度;二是感情基调的差异,主流学要求的是热的情调,而萧红却是在冷静的思考中以冷的情调叙说自己多重身份的感同身受,并以学的悲剧性作为支撑;三是写作手法与写作风格上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6.
红卫兵以反叛、怀疑和执着精神对新时期文学的启蒙产生了重要作用:红卫兵的反叛精神打破了中国十七年以来文学的制度化格局,红卫兵的怀疑精神拓展了新时期文学的现代特征,红卫兵虔诚的宗教精神促使中国文学本体意识的滋生。  相似文献   

17.
体育精神通过不同的文学方式向我们生动的阐述体育运动的内涵,同时通过不同的文学方式将体育运动中的运动精神送达给我们。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学信息,更是一种奋发图强,坚持不懈和教人向上的精神。它为我们的生活添滋加彩,为祖国的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添砖加瓦。在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的阶段,体育精神在文学载体的不断推动下使自身蕴含了更多令人鼓舞的文学气息。两者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下齐步前进。  相似文献   

18.
东北沦陷时期,东北地区的文学创作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复杂的价值取向,带有浓厚的殖民主义色彩的汉奸文学、粉饰文学与带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抗日进步文学的对立存在。文艺界两种对立的力量通过报纸副刊、文学期刊和文学社团作为载体和媒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语境中的雅俗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资本扩张、媒体革命等构成的全球化语境中,通俗文学膨胀,纯文学萎缩。面对这种新的文学格局,我们应该正确处理雅俗文学的关系。要更新现念,给当代通俗文学重新定位,以人文精神给予积极引导;纯文学要在坚守自我的前提下,主动走向读者走向市场;雅俗文学要互补互促,在全球化时代重建新的文学精神。  相似文献   

20.
中国市场化年代的文学叙事有个突出特征,就是文学被市场化意识形态所统一而形成了市场叙事,市场叙事的叙事意识与市场化的现实生存意识保持着一致。任何一种文学叙事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逃离意识形态化,问题在于,怎样追求文学叙事与现实的想象性关系。在市场化年代的文学情境中,认识历史精神和意识形态的基本点,就是找到个体话语与历史话语、个体生命态度与人类总体自由的融合点。意识形态叙事本来不一定与历史叙事、精神叙事、人性叙事分离,文学叙事是历史活动与历史精神的同时叙事,历史与文学的结合也应该是历史与精神一体化的叙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