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梁德深 《福建体育科技》2007,26(1):38-39,49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十运会”福建省代表团田径队的成绩和表现进行综合分析,认为福建运动员心理素质欠佳、比赛成绩不稳定,提出科学地运用新训练竞赛理念;强化和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加强教练员自身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赛前心理准备是轮滑比赛取得优异成绩的必要条件,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好坏是比赛取胜的关键。对轮滑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比赛前的心理特点提出注意力转移法、自我暗示法、调整呼吸法、表象重现法和模拟法等训练方法,为轮滑运动员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链球运动员的训练进行研究。旨在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依此来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研究结果发现:器械出手时的初速度是由力量素质决定的,出手角度是由技术决定的,比赛时的心理状态是由心理素质决定的。本文从力量、技术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和比赛成绩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网球比赛是运动员对自身体能、技战术、智能以及心理素质等能力的综合运用.要取得理想的比赛成绩,除技战术正常发挥,运动员心理素质的稳定对比赛的成败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湖南省大学生网球运动员赛前、赛中、赛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影响运动员比赛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关赛前、赛中、赛后的一些心理调控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速滑运动的特点,指出了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对速滑运动员获得运动成绩的重要性,分析了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对速滑运动员所起的作用,提出在兵备一定身体素质的条件下,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是取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王国华 《精武》2012,(19):14-15
一名游泳运动员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在比赛中获得优秀的成绩。平时的刻苦训练的目的虬是在比赛中可以正常的发挥酋己的水平以至于超常发挥。游泳比赛中运动员的成绩往往会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本篇论文研究分析游泳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运动负心理素质问题的方法,使得运动曼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我国田径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1997-2013年共5届全运会和1996-2012年共5届奥运会女子七项全能项目前8名平均成绩及各单项成绩进行态势分析。结果表明,①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无论在单项成绩,还是在总成绩上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存在着明显差距。②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整体成下滑状态,各单项的发展存在着不均衡现象。③提高投掷类项目和800m成绩是提高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整体水平的当务之急。④运动员选材上应该与世界接轨,建立一整套科学、系统、全面的选材依据和方法,追求"全能能手"型运动员的培养。⑤重视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和意志品质的培养,促进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跳高运动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术动作,而且还要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然而,在跳高训练实践中,由于教练员缺乏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分析与评价,忽视心理素质在比赛中的重要性,导致运动员在大赛中发挥不出自己的水平。因此,加强心理训练与心理调控对提高跳高运动员运动成绩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提高短道速滑运动员自我效能的心理训练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李勇 《冰雪运动》2005,(2):8-10
自我效能的心理训练是通过调整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心态促进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提高运动员比赛成绩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法.通过分析自我效能对运动员训练和竞赛成绩的影响,提出自我强化训练、归因训练、放松训练、表象训练和积极暗示训练等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方法,帮助运动员提高自我效能,从而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训练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10.
背越式跳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背越式跳高训练中,由于教练员忽视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导致运动员在大赛中发挥不出自己的正常水平。出现"克拉克现象"、"Chok ing现象"等不利于比赛水平发挥的心理现象。因此,加强心理训练对提高背越式跳高运动员运动成绩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背越式跳高的项目特点,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应具有自信强化等六种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1.
心理素质是决定短道速滑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也是我国短道速滑运动项目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实际的比赛当中,有许多因素都会干扰到运动员实力水平的正常发挥.从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特征入手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提出由情感培养入手,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从技战术训练入手,强化运动员的判断力与感知力;加强抗干扰训练,提高运动员的注意力;强化回忆能力训练,加强运动员的思维与技术水平等对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方法与途径,从而有效提高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水平,促使其在未来的比赛过程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从"三力合一"的角度,对艺术体操的时空艺术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艺术体操运动员充分利用物力、心力和外力就会产生强大的"合力",完美的表现出艺术体操的时空艺术性,从而在比赛中取得最佳的成绩。  相似文献   

13.
<正>一、选材跨栏跑运动员的选材,通常将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作为能否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将运动员的生理机能表现作为能否达到训练目标的关键之一,将运动员的综合素质作为能否获得优异运动成绩的核心,将心理素质作为能否抵御风险和尽快适应各种环境的保障。笔者认为"速度一节奏的完美结合"是跨栏跑训练的突破口,应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第10届田径世界杯女子铁饼运动员年龄与历年比赛成绩的对比分析,结合世界杯女子铁饼运动员年龄特点、项目特点,得出优秀成绩的获得与运动员的年龄、训练年限之间的关系,以及运动员的动作表象、训练动机、赛时心理素质等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对高水平运动员来说,运动自信心对其充分发挥技、战术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中国对高校运动员心理素质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笔者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访谈法等方法,对山西省3所高校的高水平运动员运动自信来源进行了调查及分析,阐述了影响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运动自信来源差异,旨在更好的培养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自信心,为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以及优异的成绩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综合分析法,通过对散打运动员心理素质重要意义的阐述及要素分析,围绕散打运动员训练和竞赛时心理素质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训练手段以提高心理素质,以便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技战术水平,进而为散打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科学化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形体、身体素质、心理特征、视力、听力等指标进行评估,分析了运动员成绩与身体机能及心理素质的关系,以期为青少年运动员的选材和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法,对“情商“进行评定,得出“情商“的高低,也就是理智控制感情,道德规范行为,纪律约束冲动,思维管理情绪的能力,它能在一定程度反应足球运动员心理素质.为有目的地训练和提高“情商“,进而全面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最终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现代竞技体育竞争异常激烈,运动员要有良好的稳定的心理素质,才能动员一切体力和心智能力,从而取得优异的成绩。根据自己参加比赛的经历和带队参加比赛的实际情况,对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与比赛成绩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培养一个优秀运动员,要从少年儿童运动员开始,加强对他们个性品质和品德品质的培养。在进行身体训练的同时,注意心理素质的训练,注意力集中状态的训练,以及培养适宜的赛前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法等方法把我国运动员在多哈亚运会获得的田径14枚金牌的成绩与雅典奥运成绩以及我国第十届全运会成绩进行了多项比较分析,发现我国田径运动员多哈亚运成绩真正具备奥运竞争实力的项目非常少;运动员亚运会成绩普遍差于十运会成绩;多哈亚运会多项金牌得主成绩低于我国十运会成绩等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要长远考虑如何把全运会、亚运会以及奥运会紧密的衔接,让我们的运动员能在国际赛场上表现出最高的水平等建议,以期为我国田径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