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6 毫秒
1.
采用多入多出(MIMO)技术可以提高信道容量和信道可靠性,降低误码率.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一种特殊的多载波传输方案,各子载波在整个符号周期上正交,各子载波信号子频谱可以互相重叠,提高频带利用率.MIMO-OFDM技术是OFDM与MIMO技术结合形成的一种新技术,该技术是在OFDM传输系统中采用阵列天线实现空间分集,提高了信号质量.本文全面介绍了MIMO技术和OFDM技术及两者的结合,分析实现MIMO-OFDM技术的框架.  相似文献   

2.
栾国杰 《内江科技》2007,28(3):80-80,83
本文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提出了4×2MIMO、发送数据流为2的系统的预编码方案,该方案不需要反馈CSI.接收端以均方差(MSE)最小准则从码本中选择一个编码矩阵,然后反馈该码字的索引.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IEEE802.16e协议中,一种适用于研究MIMO系统性能的信道模型-SCME信道城市宏环境。讨论了MIMO信道模型的适用条件。通过在WiMAX上行浮点平台仿真Virtual MIMO性能证明:SCME信道城市微环境能充分体现出MIMO信道的各种特性,是作为MIMO系统性能评估和比较的理想信道模型。  相似文献   

4.
多入多出(MIMO)系统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设置多副天线,采用MIMO技术可以提高信道容量和信道可靠性,降低误码率。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一种特殊的多载波传输方案,各子载波在整个符号周期上正交,各子载波信号子频谱可以互相重叠,提高了频带利用率。MIMO-OFDM技术是OFDM与MIMO技术结合形成的一种新技术,该技术是在OFDM传输系统中采用阵列天线实现空间分集,提高了信号质量。本文中全面介绍了MIMO技术和OFDM技术及两者的结合,分析了实现MIMO-OFDM技术的框架,未来的工作是如何用硬件来仿真实现这个系统。  相似文献   

5.
MIMO是一种革命性的天线技术,不仅可以利用MIMO信道提供的空间复用增益提高信道的容量,同时还可以提高信道的可靠性,降低误码率。MIMO系统的传输环境是移动的多径衰落环境,因此接收端必须消除接收信号的符号间干扰和通道间干扰。实现这个目的而采用的均衡技术有两类:训练方法和盲方法。较早采用的方法是基于训练序列方法,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要消耗大量的传输带宽。而现在的不需要训练序列的盲方法对信号结构或者噪声特性等有特殊的要求。对几种MIMO空时均衡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了每种均衡技术的特点,提出了研究新的MIMO均衡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多输入输出(MIMO)技术和正交频分复用(0FDM)技术各有独特的优势和缺陷。MIMO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但是抗频率选择性信道能力不强;OFDM技术利用正交子载波抗频率选择性信道,提高了频率利用率,易受频率偏差的影响,存在较高的峰值平均功率比。MIMO与OFDM技术结合构成的MIMO—OFDM系统既可以达到很高的传输效率,又有很强的可靠性,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实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在无线通信中,MIMO技术能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成倍地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和频谱利用率,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传输信号的质量,所以成为IMT~Advanced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核心技术。给出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的概念,分析了该技术优缺点,介绍了其在IMT—Advanced系统中的具体可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8.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assive MIMO)技术是业界公认的5G关键技术之一,可实现频谱效率的显著提升。本文介绍了大规模MIMO技术的基本原理,统计分析了该领域相关专利的申请量、主要申请人和地域分布的基本情况,并对导频分配、信道估计、天线选择、预编码和波束赋形这些关键技术分支的重点专利进行了分析梳理,为我国相关申请人了解该领域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相关专利布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具有抗多径干扰以及频谱利用率高等优点。多输入多输出天线(MIMO)技术可以提高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容量,这二者的结合成为B3G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对MIMO—OFDM系统中不同信道状态信息条件下的自适应调制编码进行性能的仿真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信噪比高时,采用高阶调制可以极大地提高系统吞吐量;基于奇异值分解的自适应技术对多普勒扩展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介绍了4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核心技术——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概念,并从单用户MIMO和多用户MIMO的理论与技术进行分析及对比。最后给出了MIMO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王新宇  魏晓平 《预测》2002,21(2):63-65,28
研究当某一矿产资源具有多元经营主体,资源的经营权归所有经营主体共同拥有,相互之间没有达成各自开发资源总数量限制的协议,经营主体之间处于非合作竞争状态时,考虑经营主体之间技术水平差异的因素,建立了矿产资源开发的多阶段动态模型,通过模型的一个特例,从资源最佳配置的角度给出各经营主体的最优跨期开采决策以及最优资源开采权划分协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科技管理中的大数据特征,研究大数据对科技管理决策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大数据驱动高校科技管理决策的要素、关键环节和特点,研究大数据驱动的科技管理决策模型结构,提出大数据驱动科技管理决策是解决高校科技管理高效精准决策的有效办法,最终给出推动大数据驱动高校科技管理决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陕西省3家不同行业背景企业的深度访谈,通过多案例研究方法对企业技术交易成效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技术交易相关法律政策环境、技术满足市场需求程度、技术供需双方沟通协调程度和技术需求方消化吸收能力是影响企业技术交易成效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技术交易成效关键影响因素的鱼骨模型,明晰企业在进行技术交易时应重点考虑的影响因素及影响路径。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多重共现的视角,提出可适用于研究领域主题发展趋势的分析模型,并对Morris的交叉图技术进行改进,使其适用于研究领域主题发展趋势的多重共现可视化分析,选取了竞争情报研究领域作为实证分析。通过分析该研究领域中的年份—关键词—机构、年份—关键词—发表期刊这两个多重共现关系,发现竞争情报研究领域中研究主题在年份、研究机构、发表期刊之间的发展趋势与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multi-lagged-input based data-driven adaptive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 (M-DDAILC) method for nonlinear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by virtue of multi-lagged-input iterative dynamic linearization (IDL). The original nonlinear and non-affine MIMO system is equivalently transformed into a linear input-output incremental counterpart without loss of dynamics. The proposed learning law utilizes the desired trajectory to cancel the influence from iteration-by-iteration variations, as well as additional multi-lagged inputs to improve control performance. The developed iterative estimation law is more effective and also makes estimation of the unknown parameters easier because the dynamics for each parameter to represent are decreased by dividing the system into multiple components in the multi-lagged-input IDL formulation. Moreover, the proposed M-DDAILC does not need an explicit and accurate model. It is proved to be iteratively convergent with rigorous analysis. Both a numerical example and a practical application to a permanent magnet linear motor are provided to verify the validity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相似文献   

16.
郑月龙  杨柏  王琳 《科研管理》2019,40(5):164-174
通过共性技术研发过程及研发失灵根源的剖析,指出属性根源和规制根源是共性技术研发失灵的两大根源;据此,运用演化博弈论分析了共性技术研发行为演化动态,研究发现共性技术研发失灵是企业基于共性技术收益权衡的研发行为动态演化结果,市场机制下由于共性技术属性及企业逐利行为极易导致研发失灵;政府支持利于缓解研发失灵,相对补贴而言,知识技术支持缓解研发失灵更有效;据此,从产生原因视角分析了共性技术研发可能出现风险规避、知识外溢和投资替代的“供给失灵”及后续商业开发难、市场不良预期和投资替代“扩散失灵”,若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或方式不当还可能出现“政府支持失灵”。最后,从政府支持角提出缓解研发多重失灵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谭晓  李辉 《现代情报》2019,39(8):29-36
[目的/意义]面对科技创新演变的加剧和交叉融合加速的大环境,利用情报研究方法及其他学科方法准确识别科技前沿成为获取科技战略情报的重要任务。研究前沿不仅提供了对当前重点和未来趋势的预见,而且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关键指标。[方法/过程]通过内容分析对当前研究前沿的识别框架、方法以及多元关系、深入内容层面分析方法的应用等现状进行总结,发现目前在研究前沿识别模型和方法中仍存在不足。[结果/结论]针对不足,结合多源数据进行知识融合初步设计了综合宏观和微观的前沿识别模型,将多实体和多关系融合应用到主题关联,利用图模型的社团结构识别和Clique所含信息进行主题表示;划分研究前沿类型并构建前瞻性指标体系,完成科技前沿的识别,以期更准确、高效、全面地识别科技前沿。  相似文献   

18.
煤矿信息技术不能被简单看作是一种容易获取的、可被模仿的技术,它是一种更强调跨系统功能,跨组织部门与跨地理区域的资源。论文以煤矿信息技术为研究对象,利用资源基础理论对煤矿信息技术资源进行了识别,给出了煤矿信息技术的8种关键资源分类。利用过程理论建立了一个煤矿信息技术价值层级,直观地展现煤矿信息技术价值形成机理。最后,论文将资源基础理论与过程理论相结合,从动态视角构建了煤矿信息技术资源产生价值的理论框架,探讨煤矿信息技术这种嵌入式资源如何在煤炭企业实施、融合阶段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addresses a novel fuzzy adaptive control method for a class of uncertain nonlinear multi-input multi-output (MIMO) systems with unknown dead-zone outputs and immeasurable states. The immeasurable states under consideration are estimated by designing a fuzzy state observer. Based on the properties of the Nussbaum-type function, the difficulty of fuzzy adaptive control caused by the unknown dead zone outputs of MIMO nonlinear uncertain systems is overcome. The presented design algorithm not only guarantees that all the signals in the closed-loop system are semi-globally uniformly ultimately bounded, but also ensures that the outputs of the MIMO system converge to a small neighborhood of the desired outputs. The main contributions of this research lie in that the developed MIMO systems are more general, and an efficient design method of output-feedback controller is investigated for the studied MIMO systems, which is more applicable in practical environment. Simulation results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scheme.  相似文献   

20.
企业开展基础研究是提升企业原创能力、建立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基础研究与研发模式、产业发展的相互影响出发,以2007-2017年的我国企业相关数据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合作研发对企业基础研究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独立研发、技术引进与技术改造影响不显著;我国企业基础研究对产业发展阶段中的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阶段具有正向的作用效果;独立研发对基础研究促进企业技术开发、成果转化阶段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合作研发对基础研究促进技术开发阶段具有负向影响,对成果转化阶段影响不显著,技术引进与技术改造对基础研究促进产业化的两个阶段影响都不显著。本研究将研发模式、企业基础研究、产业发展阶段纳入同一研究框架,全面的探讨了三种研发方式对企业基础研究和产业发展阶段的作用机理,为企业在不同阶段的研发模式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