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振义 《新闻传播》2010,(9):118-118
是否能采写出一篇有价值、有一定影响的新闻作品,关键在于记者的“内功”练就得如何。本文从新闻采访的角度,提出应把握好新闻采访的“四最”,即最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最有价值的事实、最佳的角度、最独特的新闻,以为采写好新闻稿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黄本军 《新闻记者》2001,(12):61-61
日 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 :有心栽花花不开 ,无心插柳柳成荫。新闻采访中 ,也有类似的情况出现 :作好准备想去采写的内容没写成或在完成的同时 ,意外发现并采写的另一新闻 ,竟比“计划内”的更鲜活、更生动。这种看似“东方不亮西方亮”、偶而得之的现象 ,实际上是作者用心观察事物、多个心眼抓新闻的结果。经济报道 ,特别是工业经济报道 ,最容易落入“通过技术改造、产品开发、提高质量或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或扭亏为盈、或效益大增、或超常发展”的俗套。枯燥的数字加一连串的专业术语 ,令人乏味。2000年1月 ,听…  相似文献   

3.
每个记者都在期待有一个遇到“大鱼”脱颖而出的机会。但是,这样的机遇一辈子或许只有几次。能否把握住,取决于你是否做足了准备。而日常的每一次采访,都是我们积累经验学习的过程。所以,在每次采访的细节中回望自己的新闻之路,校正自己前行的方向,采写回来的新闻作品才更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我想,不论是记者还是通讯员,每年都希望能够采写出一两篇精品吧?我曾在《阳泉矿工报》担任过记者,现任阳泉煤业集团三矿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分管通讯报道工作。近几年来,我每年都有一、两篇作品被市级以上报刊评为好新闻。熟悉我的同行说:“你小子有搞新闻的命,好事都让你碰上啦!”果真是命好吗?我不这样认为。采写精品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光靠碰是碰不上的,下面是我采写新闻精品的几点体会,愿与各位商讨,互相提高。  相似文献   

5.
蒋俊玲 《军事记者》2006,(11):62-62
最近看到一篇有关菜肴烹饪过程的文章。叙述了烹饪过程的几个主要步骤,即选料→配料→火候→口味→大餐。联想到所从事的新闻工作,领悟到新闻采编的过程不就是一个对新闻素材进行“烹饪”的过程吗?所不同的是一个提供的是物质食粮,一个是精神食粮。文章描述在菜肴烹饪的过程中,厨师首先选择原料,进行整理,去除泥土杂质,清洗干净,切制成形,并根据需要将各种油、盐、酱、醋等辅料准备妥当,使主料和辅料搭配合理。而采写新闻的第一步就是要到新闻现场采访,选择新闻素材,即采集加工材料,这是采访的中心环节,采访要“寻找和挖掘新闻事实”主要靠…  相似文献   

6.
一篇好的新闻作品取决于新闻采访,新闻采访的方向来自于新闻发现。如何从纷繁的客观事物中发现新闻,并迅速作出判断、报道,能否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是衡量一个记者对事实中新闻价值的发现和鉴别能力的试金石。美国著名新闻学家李普曼曾说:“一条新闻的价值往往不在于文字上有多么优美,写作上有多么高明,而在于谁首先发现它,报道它。”  相似文献   

7.
新闻采写是一项实践极强的基本功和专业能力。在新闻采写实践中,一些记者(包括少数通讯员)新闻职业精神缺失、敬业精神淡薄,其突出表现是新闻采访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具体表现为采写会议新闻时不用耳不用脑,甚至不用手,拿起会议材料、领导讲话就走人,回家当"裁缝",按固化模式,剪辑几句领导"强调"、"指出"、"要求"之言,敷衍应付,糊弄读者;即使是非会议新闻的其他新闻采访,他们也是对材料情有独钟,奉为至宝,只倚重材料堆里做文章,而轻视和不愿到新闻现场和新闻当事人那里"抓活鱼"、“摘鲜菜”,被人们讽为“懒堕记者”、“材料记者”。  相似文献   

8.
新闻采访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我们在采写某一稿件时,往往会意外地从被采访者口中获取另外一些新闻线索,这些新闻线索甚至比原先所要采写的主题更重大,更具指导性,《“买路钱”名目繁多,运销户有苦难言》就是这样一篇半路上“冒”出来的批评性报道。采写这篇稿件前,我正在着手采写《南通输船运输公司长江客运处改进服务工作,热情支持农民搞运输》的稿件。一  相似文献   

9.
我写劳模     
如果有人问我:你当记者最受采写什么样的新闻?我会不加思索地告诉他:采写劳模。我做新闻工作近二十年,曾经采编报道了三四百个劳模先进人物,直接采写的就有几十个,其中著名的有潘星兰、余国印、郭和平、邬宏胜、蒋再英、王涛等。从1991年起,我连续八年编辑湖北电台报道劳模的“主人翁风采”专题,每年编辑播发三四十个劳模的新闻。为什么这样热衷报道劳模?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一直跑工交财贸战线,客观上有较多的采访劳模的机会,而更主要的则是劳模本身吸引我,促使我要报道他们。 劳动模范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优秀分子,是时代的精…  相似文献   

10.
老杨 《军事记者》2009,(3):71-72
采访,顾名思义,包括“采”和“访”两大内容。所谓“采”,就是对新闻稿件所需素材的寻找和采集;所谓“访”,就是对新闻事实的主人公、见证人或知情者的调查和访问。采访是新闻采写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而在采访过程中,最关键和决定稿件成败的工作,莫过于“问”了。善于“问”,就可以获得充分而有价值的新闻素材,为新闻稿件的顺利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崔平 《记者摇篮》2008,(12):48-49
体验式报道,就是记者深入新闻现场、体验新闻采访对象和新闻事件而采写的一种新闻报道。这种报道真实、自然、亲切,现场感强,有可读性。而目前的体验式报道,则是在记者深入新闻现场采访的基础上,邀请部分读者一起体验,从而形成的全新的策划报道。  相似文献   

12.
“体验式”报道,就是通过记者亲身体验写出的报道。它是从目击式报道发展而来的一种报道形式,具有强烈的现场感、真实感,使人有一种“临其境、闻其声、见其人”的感觉,具有独特的感染力。因此,军队新闻工作者应多采写“体验式”军事新闻。一、“体验式”报道可以获得真实可靠的材料,可以使作品具有很强的纪实特点。通常来说,没有采访没有新闻,采访的过程就是产生新闻的过程。“体验式”报道因为是记者亲历的,从新闻的源头上讲,具有真实性、可靠性。记者亲眼所见或亲身参与采写的报道最接近原始材料,最符合事实真相,因为他避免了中间环节所导…  相似文献   

13.
邓志云 《青年记者》2007,(16):139-139
体验式报道是记者深入新闻现场、体验新闻采访对象和新闻事件而采写的一种新闻报道。具有报道立体、现场感突出、可读性强的特点《。威海日报》、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我们平时采访的新闻分两类,一类是“发生的新闻”,即发生在一个瞬间,如突发新闻,会议新闻。一类是“发现的新闻”,是指发生在一个时段内未被发现的新闻。采访发生的新闻容易,采写发现的新闻,就不那么容易了。那么,如何采访发现的新闻呢?  相似文献   

15.
身在基层的新闻工作者,只要用心采写新闻稿件,对任何一起新闻事件能够做到有胆,有识,敢于揭丑的本领,这样采写出来的新闻稿件相对来说质量会高些。通讯《青山隐隐作痛》一稿,荣获98陕西新闻奖二等奖和西安新闻奖一等奖,并在全国环保好新闻评选中获奖。我觉得这篇稿子之所以能够多次获奖,得益于记者深入调查采访的工作作风;得益  相似文献   

16.
记者在同一新闻事件的采访中,如何挖掘出不同的新闻,做到同一新闻不“同质”,在新闻落点、引导舆论上,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呢?这是新闻竞争的需要,也是读者对所关注的主流媒体的期待。更重要的是对新闻采写的操作者——记者,采写“习惯”上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许多记都有这样的误区,即同一个新闻题材,认为写通讯块头大,分量重。写消息是“小儿科”,没分量。的确,优秀通讯的感染力是消息无法比拟的。但实际采写中,往往因为新闻事件本身分量不够、采访不细或囿于其他因素,写出的人物通讯多是平面的。猛一看“版图”不小,细品却味同嚼蜡。其实,在有新  相似文献   

18.
影视剧可以掺入戏说的元素,而在视真实为生命的新闻报道中,却不能为追求阅读率而加入未经核实的情节。笔者以一篇“失败”的报道为例,说说新闻采写中的“臆想症”。  相似文献   

19.
张健 《新闻窗》2007,(3):57-57
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十分必要,而采访中的某些环节同样不可忽视,也是决定新闻成败与否的关键,比如倾听。现今许多缺少经验的年轻记者常常有这样的想法:“在采访中,提问需要动脑筋,记录需要找诀窍,坐而听讲还不简单吗?”实践证明,倾听并不简单,它是新闻采访技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0.
为使采写的新闻有血有肉且绝对真实,记者就要用眼睛采访。用眼睛采访,能核实新闻事实的真伪、增强新闻的可信性。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许多新闻报道失实,或者人们感到可信性程度不强,其主要原因之一是,记者仅凭采访对象的口头介绍或摘编文字简报进行报道,没有到现场看个究竟,心里不实在,笔下就不实在,所以报道的可信程度难免不强。若是去新闻事件发生的实地看个究竟,事实的真伪就能验证。有这样一个出自某大报的例子,是关于一个天才小保姆的报道,笔者报道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