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北朝长乐信都冯氏为北燕王室后裔,其祖冯跋建立北燕王朝。文成文明皇后和冯熙一代,冯氏家族成为北魏时期权倾朝野的外戚家族。北燕、北魏、北齐时期,冯氏家族中先后出现过五位宰相,在政权的更替中一直处于权力的中心位置,对北朝的政治影响深远。将近来出土的冯氏家族墓志和史书文献记载相对照,呈现出北朝冯氏家族的谱系,从而体现冯氏家族作为重要的外戚家族对北朝政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魏晋南北朝经学研习与传承的突出特点就是以家族为中心。以家族为中心的经学研习与传承,从源头上可追溯至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及其家族后人。在官学衰败与家学兴盛的背景下,世家大族开创了以家族模式来传承学术、培育子弟的教育体系。家风和家学是家族教育体系的两大要目,是实现家族门第世代传承的核心要素。世家大族对于《孝经》与三《礼》的研习与传承,推动了《孝经》与三《礼》学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养成了士族子弟孝友之内行的家族风操。累世经学与累世公卿之间的相互因袭,再加上儒家经学与士族门第之间存在的天然亲和力,使得儒家思想成为家族的核心思想信仰,儒家经学成为家族的核心家学内容。世家大族在家训中所秉持的教人之方与为人处世之道,同样是以儒家修齐治平思想为核心,并落实在家族子弟日常生活的言语行为之中。以家族为中心的经学传习,延续了因官学兴废而时有中断的官方经学传承,这就是魏晋南北朝经学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3.
商业史是经济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过去由于种种原因,商业研究往往被忽视。尤其是在魏晋南北朝这一长期被看作是分裂、割据、倒退的“黑暗时期”,商业研究显得尤其薄弱。令人欣慰的是,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史学界出现了新气象,不少史学工作者把注意力转向了这个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首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史专著先后出版,如韩国磐的《南北朝经济史略》、许辉、蒋届亚的《六朝经济史》、余鹏飞的《三国经济史》、张尚谦的《魏晋南北朝经济史新探》等,都有专章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商业发展。其次,随着对魏晋南北朝区域经…  相似文献   

4.
北朝时期世家大族的婚姻缔结注重门第,范阳卢氏家族与清河崔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通婚较为频繁,与北魏拓跋氏有政治联姻,北朝后期通婚门槛有所降低。除门第婚外,范阳卢氏在婚姻上还存在财婚、近亲婚、异辈婚、改嫁等现象。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重要时期。北朝贵族成员、琅邪康王司马金龙家族墓志明确而详细地保留了这一时期北方各族群间混血与融合的细节,丰富和拓展了十六国北朝时期民族融合问题研究的内涵。在民族融合这一过程中,孝文帝的汉化政策固然重要,但它只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一种政策,而民族融合本身却是一个长时段的渐进过程。经过多民族长期混血而融合成的新一代中国人——隋唐人,成为当时最为先进的隋唐历史文化的创造者。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以来,经过研究者的艰苦工作,北朝散文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单篇研究论文和涉及北朝散文的专著共约103篇(部),其中单篇论文77篇。一百多年的北朝散文研究历程是一个不断与时俱进深化发展的过程:研究成果不断增多,研究领域不断开阔,研究视野和思路不断拓宽。当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研究领域开拓不够、研究对象过于集中等。  相似文献   

7.
宋燕鹏博士的专著《籍贯与流动:北朝文士的历史地理学研究》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切入北朝文学领域,在详尽罗列出北朝文士的同时,采用图表展现了文士阶层从地域到全局的动态流动。该书把勾稽的文士籍贯、族望等史实与传统的北朝文学史结合,体现了研究的多元性和学科的交互性,并依据地域将士人的史料数据作出宏观分类和微观统计,揭示出文士流动的构成及其集中地的影响。但书中亦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缺乏分体研究,忽视对比研究等。  相似文献   

8.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人性相对解放的时代,女子的地位有了相应的提高,她们接受了家族内的文化教育.当她们学有所成后,又常充当家族教育中"传道"、"授业"、"解惑"的业师,承袭并发展家族教育和家族文化,她们活跃在教育舞台上,在社会与家庭中都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魏晋南北朝家族教育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族教育兴盛发达。这一时期的家族教育呈现出一些鲜明的特点。家族内世代相传的家学趋于繁荣,“家诫”、“家训”在社会上广为流行,妇女积极参与家族内的文化教育。这些特点对后世文化教育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日本史学会名誉会长周一良教授因病医治无效 ,不幸于 2 0 0 1年 1 0月 2 3日凌晨逝世 ,享年 88岁。周一良先生 1 93 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历史系 ,1 944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周一良先生精通日语、英语、梵文等多种语言文字 ,早年在魏晋南北朝史领域用功颇深 ;5 0年代后主要从事日本史及亚洲史研究 ,曾与吴于廑先生共同主编《世界通史》 ;80年代以后重理旧业 ,继续研究魏晋南北朝史。周先生在史学、文字学、佛学等领域都有极高的造诣 ,主要著作有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魏晋南北朝…  相似文献   

11.
方法论问题,不仅是哲学、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方法论始终在科学研究的进步与发展中扮演着象征性的角色,它的发展和变革一方面引起教育研究方法论发生变革,使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得以拓宽和发展,另一方面也引起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者和学者,特别是女性主义学者对科学研究方法论基础的质疑,她们认为科学研究无论在结构内容上还是在方法论上都充满了男性的思想和意识。因此,诞生于女性解放运动的女性主义,在20世纪末的社会发展中形成了一种独特价值观念和思想方法原则,给社会的思想、文化、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革命和更宽广的思考空间。女性主义作为思想、或观念、或方法,通过对科学研究的组织结构和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的质疑,对深刻理解和把握教育研究方法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音乐学研究中,应用调查研究方法的最佳领域是民间音乐研究,以67篇民间音乐调查研究硕士论文为例,对其调查研究方法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硕士论文选择最多的是描述性的课题,缺乏对探索性和解释性课题的研究,选择问题的思路基本集中在表象问题,选题上有看不起小题目的倾向;检索和民间收集相结合是最常用的文献资料收集方法;田野工作法是收集民间音乐经验事实最主要的方法,最经常采用个案和典型调查,观察方式以非参与观察为主,最经常使用非问卷访问法;民族音乐学的方法和理论是分析研究资料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出版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科学研究的兴起是20世纪中国出版业的一个重要现象。它与出版业在改革开放中同步发展,20年来显著的表现是有了学术团体,有了研究阵地,有了研究队伍。出版研究可分为现实对策研究与基本理论研究两个方面,前者针对不同的出版形势从理论上进行探讨说明;后者则从建立学科出发进行学术准备,这方面以编辑学的研究最为深入,最有代表性。编辑学研究在学科对象、学科性质、基本规律等方面都初步形成了不同的学术观点及流派,而在实用技术研究上更为深入与多层面,编辑学的突起并超过出版学有其时代环境与中国国情的原因。出版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需着重解决学术沟通、资料挖掘以及与出版实践结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赵树理自 40年代崛起至今 ,对其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 943— 1 962年 ,以颂扬为主调 ,周扬的《论赵树理创作》 ,为最早也是最权威的论文 ,此后的大量论文 ,难有超越 ,殊少新意 ;1 963— 1 971年 ,则无一不是残酷的“大批判” ;1 978年以来 ,乃赵树理研究之中兴期 ,资料臻于完备 ,队伍日渐壮大 ,研究领域也拓展深化。时至今日 ,赵树理研究似有“到头”之感  相似文献   

15.
汉代《诗》学是我国《诗经》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界已在多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但这些研究的叙述方式多是纪传体式的,对汉代《诗》学进行编年体式研究的著作还暂告阙如。由于编年体研究与纪传体研究相比具有"事实的陈述先于评价分析,客观的呈现先于价值判断"的特点,因此对汉代《诗》学这一失传较早,存留材料零散的研究对象来说编年体式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梁启超晚年将词学作为国学内容之一进行研究,对中国现代词学是有影响的。他关于辛弃疾词的研究成就最大,以实证方法考证稼轩词的版本而有创获,以社会学方法发掘稼轩词的社会意义,力图恢复辛弃疾的真实历史面目,从而阐扬中华民族的积极精神。这在中国词学史上第一次对稼轩词的高度评价,改变了传统观念,由此导致近世对豪放词的重新认识。我们如果追溯新中国建立后词学界关于豪放派为宋词主流之论,会发现这是自梁启超以来学术思潮的必然趋势。关于豪放派评价问题仍是有争议的,值得进行历史的反思。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对目前国内外部分医院科研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医院的科研现状和发展规律,分析医院科研对医院的贡献,为提高医院科研水平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医院科研给医院带来的贡献包括科研产出和科研声誉;医院开展科研,在SCI发文量和专利获得量上,给医院带来了巨大的贡献;同时,良好的科研会提高医院在医院排行榜上的位置,提高医院声誉。  相似文献   

18.
电视一诞生就受到人类的关注和研究,对电视研究最早也最成功的是美国,美国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已然形成比较稳定的研究社群,我国对电视的研究要晚于西方。电视研究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走向质化研究。,采用民族志研究方法来研究电视与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是电视研究的人类学取向。  相似文献   

19.
西方教师研究发展中的问题及其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中叶以来,教师研究逐渐成为西方教育研究者瞩目的焦点之一,它的发展经历了教师效果研究、教师认知加工研究、教师实践知识研究以及教师生态文化研究,教师研究经历了从外在到内在、从个体到关系的重大转换和发展。但由于每一种研究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所以并未出现一种研究独霸天下的局面,而是保持着多种研究并存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analyses educational research on gender inequality carried out in the Netherlands between 1982 and 1991. It can be regarded as a case study on the conceptualisation of the problem of gender inequality in education. In the Netherlands two types of research can be identified: policy‐orientated research, which was largely concerned with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action research which developed from within and focused on adult education. In the beginning most researchers in both types of research were aware of the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concept of ‘disadvantage’. Later on, policy‐orientated research on gender and education has increasingly approached education primarily as a means of preparing for a promising position on the labour market. The concept of disadvantage, which at first appeared to have been superceded, has been frequently applied in the analysis of gender in education. Action research, however, focused on the learning processes of women considering feminine qualities to be positive and valuable. We discuss the criticism from women's studies of the research carried out. Finally, the central concepts of the Dutch research are related to the classifications used in Engla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