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自然和女性是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逃离》的重要主题。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逃离》,对小说中女性与自然的独特联系进行分析,揭示了艾丽丝·门罗是一个具有生态关怀和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作家。  相似文献   

2.
艾丽丝·门罗,加拿大女性作家的代表,其代表作品《逃离》更是体现了女性主义的特点。本文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批评分析艾丽丝·门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及女性主义特点。  相似文献   

3.
《熊从山那边来》是加拿大著名短篇小说家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的经典之作,讲述了格兰特和记忆衰退的妻子菲奥娜,当前与过去相互交织的爱情故事。在生态女性主义的视域下,小说中的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以及两性之间的关系折射出作者对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关系平等和谐的呼吁。  相似文献   

4.
艾丽丝·门罗的《逃离》用八个短篇故事,展现了在男性社会中女性对传统角色的反抗和逃离。女性主义的发展,始终都无法脱离男性社会,这也就造成了其发展的虚无和矛盾。在不同的道德标准下,叛逆和逃离都无法游离在人性之外。艾丽丝·门罗通过《逃离》,用她独特的视角和体验,向我们展示了女性的觉醒、迷茫以及自我救赎。  相似文献   

5.
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以塑造女性形象见长,她在女性叙事话语下对男性形象的颠覆性描写改变了以往小说中男性中心主义的叙述方式。作者对艾丽丝·门罗《逃离》中的男性形象作了具体分析,并以此反映出艾丽丝·门罗作品中男性形象的一致特点。  相似文献   

6.
艾丽丝·沃克在《紫色》中描写了女性和自然受到了男权社会的压迫和凌辱,沃克的反对父权制和反对种族压迫的态度和思想意识,以及最后男性人物和女性角色的醒悟,都集中反映了艾丽丝·沃克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7.
艾丽丝·门罗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擅长创作短篇小说,被誉为"加拿大的契诃夫"。她在世界文坛上有着巨大影响,并于201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门罗笔下的女性聪慧、敏感,散发出迷人的魅力。论文以门罗众多短篇小说为蓝本,从门罗的生活经历、女性主义和小镇背景三个方面探讨门罗笔下的女性人物塑造的成因。从中我们可以了解门罗自身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同时也感受到她对女性复杂的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8.
艾丽丝·门罗是当今世界最负盛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并成功问鼎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本文运用J.R.Martin等人提出的评价理论,对艾丽丝·门罗的代表性短篇小说之一《荨麻子》中的态度资源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女主人公对于爱情态度的转变,为解读该部小说的主题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9.
周伟 《海外英语》2014,(20):233-234,237
艾丽丝·门罗是加拿大短篇小说大师,其代表作《逃离》反映出她独特的叙事技巧,寓惊奇于平淡的讲述故事,并且结尾具有典型开放性特征,可以和读者产生互动,有很强的后现代主义气息。  相似文献   

10.
艾丽丝·门罗是著名的加拿大短篇小说家,作品多借女性视角,以加拿大自然风貌为叙事背景,叙述了各个年龄阶段的女性故事。本文试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解读门罗小说,以揭示西方父权社会对自然和女性的压迫,以及女性和自然因为受压迫的同质性而产生的相互依恋。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以短篇小说享誉欧美,获奖无数。2013年10月,她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称她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这主要得益于艾丽丝·门罗作品严肃的主题和独特的风格,但和她的叙事策略也不无关系。通过特意淡化故事情节、灵活运用叙述方式、巧妙变换故事节奏、精心营造故事悬念等杰出的叙事策略,艾丽丝·门罗的小说焕发出简洁精致、不施铅华、细腻优雅的风采,给人以“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强烈震撼。  相似文献   

12.
《橘子和苹果》是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她的小说多集中于描绘加拿大乡村居住者的情感生活。本文试图从文体学角度分析《橘子和苹果》,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叙述者和叙述角度;小说中的对话。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小说《紫色》中的自然意象和女性意象来窥视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揭示在男权社会中自然和女性均受到扭曲与迫害、同为受害者的真相。自然和女性的天然联盟指明了一条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和谐相处、相互融合的道路,这正是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14.
对于女性而言,逃离与回归围城,不过是命运的安排,但是,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逃离》,不仅以细腻的文字描绘出平凡女性的形象,更是细致刻画出她们平淡真实的生活,这些女性都有着对生活的相同期盼:不为命运所安排,逃离围城。本文就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逃离》,分析门罗的主要写作特征,以及分析小说的女主人公对围城的逃离与回归。  相似文献   

15.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对男性的探讨虽少于对女性的观照,但她的作品绝不拘泥于描述家庭生活中自我身份迷失的女性群体,她笔下的男性也不是千人一面的父权形象。通过选取门罗不同时期的作品——《快乐影子舞》《我一直想要告诉你的事》《爱的进程》《幸福过了头》《亲爱的生活》,结合瑞文·康纳尔的男性气质理论,试图剖析门罗作品里的两性关系和代际关系中的男性形象,并探讨门罗对男性身份焦虑问题的思考,以期更全面地洞悉门罗包容而辩证的性别观。  相似文献   

16.
加拿大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丽丝·门罗对家庭伦理叙事情有独钟,手足伦理作为家庭伦理的组成部分,贯穿她的家庭伦理叙事。手足伦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让人无法割舍的亲情伦理关系,是人类情感的重要支撑。门罗将手足间的竞争、友爱、疏离等关系嵌入小说作品中加以体察,揭示出现代手足伦理关系的多元化状态,表现出对构建和谐手足伦理的强烈渴盼。  相似文献   

17.
在艾丽丝·门罗的自传性小说《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中,黛尔初具雏形的生态智慧与阿伦·奈斯的"生态智慧T"思想不谋而合。在直觉到自然生命的"内在价值",使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被发掘之后,黛尔形成了关于"生态自我"的感性认识,并由此逐步成长为一个睿智的女性。  相似文献   

18.
门是虚掩的     
艾丽丝·门罗在读中学的时候,学校有前后两个门,前门是大门,后门则是一扇小门。进出学校时,走后面的小门比走前面的大门要近得多,能省不少的力气,也能节省不少的时间。有一次,艾丽丝·门罗放学后决定走学校后面的那扇小门回家,可是,那扇小门却关得严严实实,看上去似乎像是被一把大锁锁上了一样。艾丽丝·门罗没有走上前去用手推推那扇  相似文献   

19.
小说家艾丽丝·默多克有着鲜明的艺术思想和丰富的哲学思想。她的《独角兽》可称之为女性主义文本的小说,以其独特的结构方式塑造了在父权制的强大统治下失去爱,失去自由,而又在内心深处渴望爱,渴望自由,而最终导致悲惨结局的汉娜这一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20.
加拿大短篇小说大师、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爱丽丝·门罗的代表作之一《逃离》中体现了深刻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门罗通过女主人公卡拉与代表自然的小羊弗洛拉的日常生活、逃离的尝试与最终的回归,为两性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寻求出路进行了尝试。解读这种尝试,能更全面理解门罗在小说中体现出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