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迄今为止,我的教师的生涯可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怒目金刚式;第二个阶段--骆驼负重式;第三个阶段--蔼然长者式.  相似文献   

2.
正当大家拿不出主意的时候,猴子从树上跳了下来,说:“小狼王出题考咱们,咱们难道不会出道题考考他。”“啊!这个主意非常好!”小熊两只熊掌用力一拍说:“猴子,出道题考考这贪婪的小狼王吧!”“我出道老山羊分桃的题目给他做!”猴子眨了眨眼睛说:“老山羊给三群猴子分桃子,如果只分给第一群,每只猴子可得12个桃;如果只分给第二群,每只猴子可得15个桃;如果只分给第三群,每只猴子可得20个桃。那么把桃同时分给三群猴子,平均每只猴子可得多少个桃”?“老山羊分桃,好题目!我把这道题写在纸上贴出去。”小熊忙着找纸又…  相似文献   

3.
乐不可支     
简单讲解 课堂上,老师说:“我给大家讲解一下这道选择题,大家说为什么不选A啊?对,因为A不对;为什么不选B啊?对,因为B不对;为什么不选C啊?对,因为C不对。所以这道题应该选?”同学们齐声高喊:“D。”“对,我们讲下一道题。”  相似文献   

4.
【案例一】“老师,你不尊重我。”3×40=8×15这个等式一共可以被改写成8个不同的等式。练习时,学生经过自主探究,集体交流,把这8个不同的等式都找了出来,我把它们一一写在了黑板上。接下来,我想引导学生把这类题的规律找出来。“这类题的规律是……”我的话未说完,一只小手举了起来。我不情愿地把这只小手的主人叫了起来。“老师,我认为这道题还可以改写成3:410……”我一听有“410”这个数,没等他说完,就打断了他的话:“原题中没有140这个数,所以你说得不正确。”话一说完,我就示意让他坐下。可是,这个学生好像不明白我的意思,仍旧站在那…  相似文献   

5.
造句点滴     
教完“简单”、“简朴”这两个词 ,我要求学生在辨析的基础上各造一个句子。孙吉文同学的作业是这样做的 :简单———这道数学题真简单。简朴———小云的生活很简朴。孙吉文的造句用词正确 ,语句通顺 ,但是每句仅有8个字。作为高年级学生 ,这样的造句似乎还差点什么。于是 ,我把他叫到了办公室。“孙吉文造句也同作文一样 ,也应该把话写具体。拿你造的第一句话来说 ,先想想这道数学题你为什么会觉得它真简单呢?”我故意把“为什么”三个字说的特别响。他说 :“它除了加减以外没别的运算了。”“好啊。那你再想想 ,这道数学题怎么样简单呢…  相似文献   

6.
下午放学后,儿子告诉我:明天他和班上的另外两个同学将参加学校办的“爱我中华”知识竞赛,老师要求他今天晚上要把有关内容熟记。为此,晚上我还特意为儿子进行了模拟测试,见他对答如流,我心中充满了希望,相信他明天一定能胜出。第二天下午放学,在回家的路上,我焦急地问儿子:“今天知识竞赛,你获奖了没有?答对了几道题?”儿子爽快地说:“答对了!”我追问道:“答对了几题?”儿子说:“三题,不是,两题。”我又问:“是三题还是两题?”儿子想了想说:“好像是两题。”我见儿子答话含糊,就严肃地说:“到底答对了几道题?”这时,儿子小声地说:“是两题…  相似文献   

7.
一天,我们组的几个班主任全把毛主席的《长征》诗教完了,下一步应让学生做智能训练了。第一节正好是我的语文课,我准备指导学生做智能训练。前两道题很快就做完了,第三道是个查字典填表题,其中要求对“走泥丸”的“走”字选一个正确的解释,总共有四个解释:1.走路,步行;2.离去;3.通过,由;4.古代指跑。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这道题时,我的第一感觉告诉我这里的“泥丸”就是指乌蒙山,“走”就是代表红军步行翻越乌蒙山的意思。因此二话没说,我就在学生面前肯定了第一个答案。下课后我一回到办公室,就听到其他几位教师纷纷议论这道题应选哪个解释。我仔细一听,组内的小刘和小姚跟我选的一个样,而组长小司和大刘却坚持选第三个解释。这样组内意见明显不统一,结果形成了两大派。双方你来我往,争执不下,每个人似乎都有一定道理。这时组长提议,欲解释“走”这个字得需要明确“走泥丸”整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何不从小学语文教学参考书中找找依据,看看有无收获。我们都习惯性地把小学语文教学参考书称之为“小教参”。大家对这个提议一致表示赞成,纷纷阅读和查找自己手头“小教参”中的相关句子分析。这时,组长小司像突然发现新大陆似的高叫着说:“你们看,‘小教参’中就有‘走泥...  相似文献   

8.
坚持写班级工作日记,缘于一件事情:我班上一名表现较差的同学,经过我一番帮助,已有转变。我正为之高兴时,却发现他又犯了老毛病———那天竟然旷课一天。我把他的同桌找来了解情况,学生告诉我:“他说你看不起他,学习没意思,就出去打游戏机了。”我一惊,赶紧问原因。学生说:“有一次,你布置的三篇作文,他写好了,你却没看他的,他很失望,认为你眼里没有他,就泄气了。”我这才想起,“五一”节放假前,我向学生布置了三篇作文。开学后,我在课堂上检查,因为时间关系,检查到他前面就没再继续检查。当时想着以后再检查,可后来…  相似文献   

9.
九只璃玻杯     
上课时,老师拿出9个小玻璃杯和一架天平放在讲台上,对学生说:“这9个玻璃杯的模样,大小都一样,只有一只略重一点。谁能用这架天平把那只重一点的玻璃杯找出来呢?”接着,老师又补充说:“但有一点要注意,天平只准用两次。”学生们马上议论开了,都认为只称两次不可能找出那只玻璃杯。这时,小华站起来胸有成竹地说:“我有办法做这道题。”他走到讲台前,果然只称了两次,就把那只玻璃杯找出来了。那么,小华是怎样称的呢?原来,小华先把9只玻璃杯平均分成三组;然后拿其中的两组放在天平上,如果两边不平衡,重的一边必有重玻璃…  相似文献   

10.
前段时间,我到一家美发连锁店洗头,碰到我9年前的学生章恒,他在那里做理发师,看见他,我不禁想起9年前的往事。 那年我刚调进五中,接手一个全校最“烂”的班,其中有一位学生叫章恒,是班上“金刚”人物之首,原任班主任告诉我,一定要先给他一个下马威,先训他一顿,把他的老底都揭出来,他就不敢欺负你了。然而还没来得及思考这番话,在第一天就职演说时,我的演讲就因他被迫中断了好几次。我喝道:“你给我站起来!”他却挑衅地说:“我不站,你又能怎样?”班上有几个学生在坏笑,有一个还向他竖起大拇指,就职演说就这样在尴尬中草草收场。  相似文献   

11.
刘铁梅 《教学随笔》2009,(10):28-28
有一天上课时,我对学生们说:“现在请同学们把这几道题做在练习本上。”我话音未落,一个叫张虎的同学说:“老师,我没有本子,也没有笔。”我说:“学校昨天不是刚发了新本子吗,今天怎么就没了?”张虎说“丢了。”然后满不在乎地看着我,脸上居然还带着一丝洋洋得意的笑。其他同学也都停下来望着我,看我如何处置他。  相似文献   

12.
微格情境下课前,孙老师布置学生预习《骄傲的孔雀》一文,给学生留了三道预习题:1.会读、会写课文中的12个生字;2.把不懂的词找出来,学会解释;3.仔细阅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孔雀很骄傲的。老师说完了预习题,问学生们:“听明白了吗?”学生们拉着长声回答:“听———明———白———了———”老师说:“那好,下课。”微格评析实施素质教育已有多年,但直到今天,许多教师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孙老师能较认真地给学生布置预习,让学生提前通过自学,解决学习中将要遇到的问题,这是难能可贵的。预习布…  相似文献   

13.
“介绍你最了解的一颗星的情况;你还想了解它的哪些问题?”“我最了解的一颗星是金星。金星是太阳系中九大行星中最亮的一颗星,又叫做启明星,它有一个特别的名字———爱神维纳斯。我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把金星叫做爱神维纳斯?”这么有趣的一问一答,是课堂上的一幕吧———错啦,这是长沙市开福区“初一新课程科学教学评价卷”书面考试中的一道题及一个学生给出的答案。更精彩的“出格”还不只这道题。我们无法准确地知道学生做这些题时的感受,但是,从前面那个学生对金星富有浪漫气息的别名表现出很大的好奇心,并把好奇的想法无拘…  相似文献   

14.
那是一次语文作业,有一位学生对一道语文阅读题只字未写。对这种行为,我非常气愤,当即在阅读题后写下“态度不端正,难有长进,望你反思”的评语。第二天,评讲练习题时,我当着学生的面,没点名地批评了他一顿,性格内向的他愤愤地低声说:“搬书匠……”当时我心中的无名之火骤然升温。但理智战胜了情感,我决心问个明白,弄个水落石出。中午,我找来了他,他忐忑不安地来到我面前。我发问道:“你为什么不做?”他极认真地说:“这道题有误,老师你看看。”我重新审视了这道题:“六岁时,我和爸爸在院子里栽下一棵白杨树,并在上面做了记号,三年后这记号比…  相似文献   

15.
一次,我到初二某班上课,学生正在做眼保健操。突然,有个调皮的学生“咚咚”跺脚,值日班长立刻喊“好好做操,不许跺!”话音没落,另一边又传来跺脚声。班长刚转头,又有声音传了过来……甚至还有人喊:“某某,不要跺脚!”下面发出一阵笑声———一看就是“贼喊捉贼”。我心里很恼火———简直没把我放在眼里嘛,暗暗留意了几个跺脚者,然后思考着该如何处理这件事。“起立”“敬礼”之后,我扫视了全班学生,缓缓地说:“刚才跺脚的同学,不要坐下。”结果,没一人站着。我接着说:“天气冷,跺跺脚,暖暖身体,没什么嘛。我在上学时…  相似文献   

16.
如果存在着命运,那么就没有自由的可能,如果存在着自由,那么命运就不存在。这意味着,我们自己就是命运。……“那么难道我们”,他问道,“不应该把集中营想像为地狱吗?”我一边回答,一边用鞋跟在尘土上画了几个圈,每个人都可以想像,不管他怎么想,但是就我自己而言,我所想象的集中营———因为我在一定程度上对其有所了解———并不是地狱。“那么是什么?”他逼问道。在画了另外几个圆圈之后,我说:“我更愿意把它想像成一个地方,在那里人们不会感到无聊”,我补充说,“在集中营里,甚至在奥斯维辛———在一定前提下———人…  相似文献   

17.
呼唤     
在一个繁花闪现的早晨 我听见不远处一个清脆的童声他喊———“妈妈” !几个行路的女人 和我一样微笑着回过头来她们都认为这声鲜嫩的呼唤与自己有关。这是青草呼唤春天的时候孩子 ,如果你的呼唤没有回答就把我眼中的灯盏取走把我心中的温暖也取走【解读】有一篇童话叫《快乐王子》 ,说的是浑身披满金片的快乐王子 ,把身上的金子都分给了饥寒交迫的穷人 ,最后牺牲了自己。然而 ,他得到了快乐。这首诗的作者也充满了如是的情怀。那个喊“妈妈”的孩子 ,也许失去了母爱 ,但是他渴望 ,他呼唤。那几个回过头的女人 ,之所以“认为这声鲜嫩的呼…  相似文献   

18.
这堂课为何未能取得良好效果柳州铁路局教科所龙庆珠前段时间,我到某校听课,课题是“最小公倍数”。课后我按惯例在书本练习中选了四道题,当堂检测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结果,求22和33的最小公倍数这道题,十个学生没有一个能解答出来。面对学生的答卷,我仔细回忆...  相似文献   

19.
“说”是思维的表现,它既离不开大脑的思维,又能促进思维的发展。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的概念形成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因此,训练“说”是数学课上发展学生智力,培养思维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一、说猜想波利亚说过:“我想谈一个小小建议,可否让学生在做题前猜想该题的结果,或者部分结果,一个孩子一旦表示出来某种猜想,他就把自己与该题联系起来了,他会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于是,他便会主动地关心这道题,关心课堂的发展,他也就不会打盹了”。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先让学生说你知道加、…  相似文献   

20.
今天下午放学,老师让家长出题做,于是妈妈给我写了10道数学题。 刚做几题,我就发现有一题得数竟然是103,我着急了,冲妈妈大声喊:“我不是说了吗?老师让出100以内的计算题!你怎么没听见!”说着我就哭闹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