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华  王金一 《科教文汇》2007,(6S):167-168
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词缀,但通过词缀派生构造新词在两种语言中具有不同的特点。本文通过已被确认的英语和汉语的几个常用后缀的数量对比,揭示了汉语和英语的派生构词能力差异,分析了两种语言中的后缀的语法功能差别,探讨了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孙丽娟 《科教文汇》2012,(5):130-131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词缀是扩展词汇的重要工具,因此掌握词缀是掌握大量词汇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依据英语构词法中的派生法,对否定后缀的词汇进行归纳,利于英语学习者掌握词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英语学习中,词汇学习成为影响学生英语成绩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主要介绍了分析式记忆法,即运用英语的词根和词缀对单词进行分析。首先是介绍了词根和词缀构成单词的几种基本模式以及前缀和后缀的变体,同时阐述了单词的意义与词根意义和词缀意义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只要掌握了这些有限的词根和词缀,运用分析式记忆,就能更好地记忆英语词汇。  相似文献   

4.
陈红琳 《内江科技》2007,28(2):12-13
汉语的构词法以复合为主,但近一二百年来,汉语中的派生词不断增多,于是汉语词缀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兴趣。本文通过现代汉语词缀和英语词缀较为详细的对比参照,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差异及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5.
英语和汉语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而且英汉两种语言在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上有很大差异,造成句子的语序也有所差别.本文就英汉句子中状语位置的差异作了一些总结,从而分析英汉语言的差异和对汉英翻译的影响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廖志恩 《科教文汇》2011,(2):119-121
定语在汉语和英语两种不同的语言中都是重要的语法成分。汉语定语与英语定语有相同之处,也存在巨大差异,这给准确的翻译带来巨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定语进行比较,探讨汉语定语英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英、汉两种语言隶属不同的语系,语言差异比较大,一个明显的差别体现在被动语态上。英语被动句使用频率很高,而汉语被动句相对使用频率低得多,英汉翻译时需充分考虑具体的语境和汉语表达习惯。文章通过英汉被动语态的差异对比分析,然后分析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再结合英语被动语态的汉译实例,探讨英语被动句汉译的2大翻译策略,11种具体的翻译技巧和方法,希望对从事被动语态翻译和被动语态翻译教学人士以及自学者提供一些思路和启发。  相似文献   

8.
英语和汉语是有一定差别的,尤其在读一些英文作品时,要特别注意语言文化的不同。文章指出在理解东西文化背景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区分两种语言中称谓的区别,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东西方的文化。  相似文献   

9.
张春荣  朱莉 《科教文汇》2008,(14):178-178
英语和汉语是有一定差别的,尤其在读一些英文作品时,要特别注意语言文化的不同。文章指出在理解东西文化背景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区分两种语言中称谓的区别,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东西方的文化。  相似文献   

10.
王志平  史心  李其云 《内江科技》2006,27(3):90-90,101
本文是从比较语法的角度分析了英语被动句和汉语被动句的异同,并从英汉两种语言的标记形式、应用场合两方面对二者的异同作了分析与总结.通过比较使英语学习者认清英汉被动句各自的语法特点及形式,有助其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理解把握,  相似文献   

11.
通过英、汉语主语的形态特征、用法以及英语的主语及其在汉语中的表达法的对比分析从而得出英、汉语主语在语言运用中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将有利于两种语言的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李钥 《科教文汇》2010,(29):108-108,131
语言中的时和体是语言学家研究的重点。英语和汉语作为两种极为不同的语言,其时体系统具有不同的特点。本文分别从英语时体和汉语时体两大方面讨论了国内外学者对于英汉语时体的主要研究观点。  相似文献   

13.
顾红燕 《科教文汇》2008,(22):255-255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及其文化的差异,由颜色词构成的短语习语在两种语言中也各不相同。本文专门对比了英汉语中的黄色.主要分析了汉文化的尚黄情结和黄色表示不雅粗俗内容的由来,通过对比英语中这两种内涵的对等颜色,揭示了英汉语中黄颜色背后隐藏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孙琦 《科教文汇》2013,(19):112-115
韩礼德和哈桑提出的衔接理论对语篇分析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对英汉语篇的衔接手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从总体上看,英语语篇衔接手段的使用多于汉语语篇。这一现象与英汉两种语言各自的语法结构有关,同时也与两种语言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联系紧密。本文通过分析英汉语篇衔接手段的不同,试图找到出现这些差异的深层原因,从而促进跨文化交际,提高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运用英语衔接手段的水平,并为英汉汉英翻译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比较英汉两种语言,从语音、词汇、语法、句法等方面分析了汉语作为母语,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起到的不可忽视的正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16.
韩礼德和哈桑提出的衔接理论对语篇分析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对英汉语篇的衔接手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从总体上看,英语语篇衔接手段的使用多于汉语语篇。这一现象与英汉两种语言各自的语法结构有关,同时也与两种语言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联系紧密。本文通过分析英汉语篇衔接手段的不同,试图找到出现这些差异的深层原因,从而促进跨文化交际,提高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运用英语衔接手段的水平,并为英汉汉英翻译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与汉语相比,英语有其独有的特征。揭示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有助于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英语的特性,培养语感。本文尝试以英汉对比分析理论为依据,从英语语言的静态和汉语语言的动态特征,英汉的被动、主动语态对小说《苔丝》进行分析,以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英汉两种语言,促进二语习得。  相似文献   

18.
笔者通过对比分析多种关于英语的学习方法,得出了可以通过比较英语和汉语的语法差异来更好的学习英语的结论。借由英汉两种语言存在的差异,充分调动学生对于学习语言的积极性,来帮助那些没掌握正确高效的语言学习方法的学生走出困境。本文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高效的掌握英语。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在语言发展的最初阶段,人们使用简单而量少的词汇表达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概念。现代英语词汇的发展主要依靠构词法,而英语构词法有很多,如转化法、复合法、词缀法、缩略法等,而词缀法又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本文对词缀法原理及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金毅强  曹立勤 《科教文汇》2009,(36):256-258
要认识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句子本貌的区别,必须先弄清两种语言基本句型的区别,而要弄清两种语言句型的区别,首先要辨清两种语言句子的句核。英语的句子句核可以表述为“S+V”,两部分都有形式的要求,两部分在人称和数上有一致性的要求,相互间还有逻辑联系上的要求和逻辑联系形式化的要求。关于汉语句子旬核的表现,理论界存在较多的争议,这首先表现在关于“话题”的范围和特点的争论上。通过分析发现,“话题”可以从功能、内容和形式上加以界定,而且,“话题”完全可以用于描述汉语句子句核的首脑部分。两种语言句子的句核表现出了鲜明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