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库伯"体验学习圈"概述在上世纪80年代,著名美国教授库伯(David A·Kolb)在继承杜威、皮亚杰等前人理论成果基础上,第一次系统阐述了体验学习理论,他也因此获得"体验学习之父"的称号。库伯认为,体验学习是一个循环周期,包括具体经验(Concrete Experience)、观察反思(Reflective  相似文献   

2.
高校新生体验式入学教育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存在各种问题,急需一种适合新生思想特点和情感需要的新型教育模式。本文把体验式学习的理论运用到新生入学教育中,结合了杜威的"经验学习"、"做中学"的理念和大卫.库伯的四阶段体验学习圈,建构了体验式入学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3.
依据美国学者大卫.库伯的体验学习圈理论,体验学习要经历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和主动检验的持续过程。其中,具体体验与抽象概括代表感知与领悟的理解向度,反思观察与主动检验代表内涵与外延的转换向度。由于体验学习圈阐释了体验学习的过程及内在机制,体验教学就应遵循学习圈的历程来设计与组织,这样才有助于达成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4.
库伯的体验学习观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库伯认为知识是通过体验而获得的,并区分出两种不同的体验方式:具体体验和抽象体验,但在学校教育中,库伯特别强调具体体验的作用。两种不同的体验之间应该相互转换,转换的途径有反思观察和行动应用。因此,在体验学习看来,学习应是由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与行动应用所组成的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体验学习观启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具体体验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资源;让体验学习圈成为指导课堂教学的操作模式;根据学生的体验学习方式进行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5.
杲蕾 《中学生物学》2010,26(5):19-21
1体验学习理论模型 "体验学习的循环理论模型"通常指的是库伯的四阶段模型,库伯用四个元素建立起了四阶段理论模型:具体的体验--观察与反思--抽象概念的形成--在新情境中检验概念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体验学习圈是组织心理学家库伯在研究前人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其基本思想是建立在具体感知基础上的一种知识内化过程,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有着较大的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库伯的经验学习模式是在杜威、勒温、皮亚杰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库伯将经验学习模式描述为四个阶段:(1)具体经验;(2)反思与观察;(3)抽象概念化;(4)积极实践。库伯认为学习者应在这四个阶段中往复循环,从而产生不断上升的复杂体的学习螺旋。由于成年学习者的经验更加丰富,因此库伯的经验学习环模式更加适用于成年学习者。在成人经验学习的四个阶段中,教师的工作是引导成年学习者在每个水平上发展、拓展他们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库伯的体验学习是当下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关注的热点之一.文章试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视角来解读、审思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达成库伯"体验学习圈"的每一个环节,借此来深化这一论题的实践研究,推进体验学习实验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体验学习理论以库伯的理论最具代表性,但其学习风格与其理论基础存在偏差,模型的建构也不符合建模规则.2014年,澳大利亚学者在批判库伯理论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体验学习双循环圈理论.该理论重新界定了体验学习活动的类型,提出了新的模式和模型,阐述了体验学习活动的形式、本质和过程机制,具有明确性、综合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商务英语教育需要在强化商务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增加商务应用能力,提高综合素养.基于库伯经验学习圈理论的POCIB(Practice for Operational Competence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国际贸易实训平台通过运用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主动实践循环的过程,让学生在体验、反思、归纳及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增加商务体验,培养操作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在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坚持培养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确保外贸实训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体验式教学”,最初源于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做中学”的经验学习理论。库伯(David A.Kolb)于1984年提出了经验学习的四阶段周期,即具体经历——反思内省——抽象归纳——行动实践,成为公认的体验学习的经典理论。  相似文献   

12.
"体验式教学",最初源于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Tohn Dewey)"做中学"的经验学习理论.库伯(David A.Kolb)于1984年提出了经验学习的四阶段周期,即具体经历--反思内省--抽象归纳--行动实践,成为公认的体验学习的经典理论.[1]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忽视学生主体性,难以贴近学生,导致该课程缺乏教学实效性。库伯的“体验学习圈”理论注重学习者的体验、反思与抽象概括,并将学习过程的管理程序化、科学化,为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实践思路。文章以库伯“体验学习圈”理论为依据,采用实证调查研究与教学改革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改进该课程教学模式的路径,提出了一系列教改措施,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参与性和行动性,增强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Scratch是麻省理工学院针对儿童设计开发的程序编写语言与环境,目的是让儿童在创作体验中学习编程、表达自己的想法。依据美国学者大卫.库伯的体验学习圈理论,作者提出"模仿制作一观察反思一概括知识点一自主创作"的教学活动模式,并在金华师范附属小学进行教学实践,结果表明,体验学习圈视角下的Scratch程序设计教学在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学习编程,培养逻辑思维和创造力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库伯在约翰·杜威等学者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经验学习"理论,库伯的经验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持续的经验构成与再构成的动态过程,在教育界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并广泛的运用到成人教育学习实践当中。  相似文献   

16.
体验学习圈:体验与学习发生的过程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卫·库伯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体验学习圈模型将体验学习过程分为四个连续循环的阶段,即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和行动应用.剖析体验学习圈,发现体验学习具有经验获得及意义转换的内在机制.体验学习圈可以启发教学者去"追踪"学习者的学习历程,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体验学习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的蓬勃发展,对幼教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标准》解读教育技术相关概念,发现体验式学习非常适合教育技术课程.在库伯的“体验学习圈”基础上,提出了幼师生教育技术体验式学习模型,给出了模型实施各阶段中可采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同时从专业角度分析了体验式学习对幼师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体验学习:促进学习方式变革的理论审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卫&#183;库伯教授以其体验学习圈以及学习方式的精密研究在教育与学习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体验学习不仅是一种经典理论,更是一个能使教育者结合认知、行为和情感三个领域的学习进行整合处理的优良教育方式。对体验学习内涵与特征的审思,可以为当今学习方式的变革提供更为广阔的视野。  相似文献   

19.
"体验"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头脑印象,是对现实世界一种亲身经历的过程。小学音乐教育"体验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本文分析了小学音乐教育"体验学习"的意义,从库伯的"体验学习圈"、杜威的"在做中学"、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等角度论述了小学音乐实施"体验学习"的理论基础,并提出了小学音乐教育"体验学习"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0.
代际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日益受到关注,但研究者更多将代际学习视为实现目标的结果或手段,而不是过程本身。基于库伯的体验学习圈理论,并结合国外的两个代际学习项目,分析体验学习理论在代际学习实践中的应用,对代际学习过程进行设计,提出代际学习过程应包含主题设计、创设体验情境、引导反思、概括归纳和实践应用五个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