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现代化有助于政治稳定,而现代化又孕育着不稳定。因此,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社会与政治的不稳定现象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客观地分析和认识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控制或减少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不稳定因素,才能实现社会协调与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政治稳定理论是我国保持和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新时期中国的政治稳定既有许多有利的因素,又面临着挑战。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有效地保持政治稳定局面,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加强政治稳定,首先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其次要保持立国原则的稳定和执政党的稳定;再次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最后要对公民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保持思想稳定。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政治稳定、经济稳定与社会稳定是辩证统一的。政治稳定是经济稳定和社会稳定的核心;经济稳定是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的基础;社会稳定是政治稳定和经济稳定的条件。它们既相互依存,又互相促进,适应并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从政治社会学的角度看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要发展,无疑要走现代化道路,要把摆脱贫困落后、迅速推进现代化确定为战略目标。改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改革带来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推进现代化进程,但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新矛盾,要求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在保持政治稳定的前提下谋求渐进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密切相关,政治参与既可以带来政治稳定,又可以带来政治不稳定。在我国现代化转型期,政治参与中影响政治稳定的问题日益突出。我们只有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改革、完善政治参与机制,多角度地影响日益增长的政治参与心理,才能创设稳定安宁的政治环境,保证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稳步有序。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政治制度在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作为一种极具实践智慧的制度安排,在现代化的背景中与政治稳定有着极大的相关性,这种土地制度为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其所需的政治稳定。尽管一般认为现代化会产生不稳定,而现代性才能导致稳定。  相似文献   

7.
政治稳定是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建国后毛泽东积极探索中国的政治稳定,他从国家政权稳定和国家安全两方面论述了其政治稳定思想,并从发展经济、群众运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及军队建设四个方面来巩固中国政治的稳定局面,而这些又为当代中国政治稳定思想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的改革发展稳定理念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基本点是: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发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三者具有内在的联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们要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促进改革、发展与稳定相协调。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既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又给中国的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中国社会政治稳定。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是当前中国最重要最现实的选择。我们应树立全球意识,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创新意识,推进改革进程;增强防范意识,消除或削弱影响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各种因素,确保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实现中国社会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10.
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社会与政治的不稳定现象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强大的政党对社会的政治稳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对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亨廷顿认为 ,发展中国家政治不稳定的根源在于现代化过程中所造成的社会变革与改组 ,实现政治稳定的根本途径在于调整政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使政治具有现代化所要求的制度化。亨廷顿关于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在改革中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启迪  相似文献   

12.
从世界范围考察,各先行现代化国家,在现代化运动急剧推进的时期,政治都呈现稳定状态,而现代化运动命运多舛的国家和地区则往往伴随着暴力冲突与社会政治的动荡。本试图探讨政治稳定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说明在没有政治稳定的社会环境里,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稳定压倒一切”,政治稳定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前提条件。政治稳定思想是邓小平理论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本文就邓小平政治稳定思想的基本内涵、影响政治稳定的因素、政治稳定的实现途径、进行阐述,以加深邓小平政治稳定思想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指导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保持政治稳定是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邓小平对此作了许多论述。他认为,政治稳定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政治稳定包括:政治制度稳定,领导集体及核心稳定,中央要有权威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稳定。文章还探讨了实现政治稳定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政治稳定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的形成有三个历史阶段,其基本内涵有:坚持马列主义、社会主义,反对“自由化”思想;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维护政策的稳定性;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惩治腐败;坚持改革开放,推动国内政治稳定;坚持和平统一发展观,反对强权政治,营造稳定的国际环境五个方面。而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其实现途径是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维护社会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新世纪新阶段,由改革深化和社会转型以及利益调整而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多,进一步凸显了党维护社会稳定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分重视维护社会稳定并提出一系列方针原则,即维护社会稳定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人心,必须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协调矛盾,必须以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度的统一平衡关系,必须以政治意识、战略思维和全局观念对待和解决社会问题,从而为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17.
亨廷顿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现代发展中国家实际存在的政治动荡情况出发,研究了影响这些国家政治稳定的因素,提出现代性产生稳定而现代化却产生不稳定的论断,认为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水平的发展不协调是这些国家产生动乱的根源。为此,他提出了种种建议并特别强调了强大政府和政党的作用,而在论述改革的两种战略时突出了农民的地位,并对公共利益的界定和腐败问题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的政治稳定思想给现代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我国以很大的启示,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但由于其阶级立场的使然和研究环境、条件的限制,决定了其无法回避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一个国家政治文化的形成是该国漫长历史发展的凝集和积淀,是同国家传统的民族文化相关联的。一国国情的本质是该国政治文化传统的延续性的表现。然而,政治与民主的现代化势必要求政治文化的现代化,国家在力求实现政治、经济现代化的改革进程中也必然会遇到如何实现政治文化现代化的问题。基于政治文化内涵学习的探讨的视域研究,分析了当前中国政治文化呈现的特征,探讨新型政治文化的创建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