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作为客观事物的一种存在形式,其中任何问题都具备“形”的因素,从理论上讲,任何一个数学问题都可发掘其中的“形”,并发挥它的直观作用,从而给出它的一些具有实体感的解答.几何中“形”的重要作用是不待而言的,就代数的问题来说,若注意充分发挥“形”的作用,将抽象思维和形  相似文献   

2.
学习型组织在提升组织竞争力和组织的整体效能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它实施的假设条件:自我超越的个人、共同的价值观等因素,在现实中并不一定都具备。这就使得学习型组织作用的发挥大打折扣。基于此,提出了学习型激励组织,它将解决学习型组织在现实中前提条件缺失的问题、提高组织的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3.
图书是人类科学技术知识系统保存下来的物质载体,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存和利用图书资料的机构.图书馆系统地搜集科学地整理和保存各种图书资料,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供读者利用.读者通过利用图书资料掌握了科学技术知识,把科学技术知识用于具体的社会实践和理论研究之中,就能发展和促进物质生产——科学技术也是一种生产力.马克思说过:“物品的使用价值只有在物品的消费中体现,而物品的消费可以使物品位置的变化成为必要,从而使运输业的追加生产过程成为必要“(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第68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图书馆通过图书馆工作将图书“运输”到读者手中,使图书的使用价值体现出来.因此可以说:图书馆工作是图书生产的继续,是图书生产的追加过程,它虽不直接生产物质产品,却能发展促进物质生产,是物质生产的必要补充.由此可见,图书馆工作也是一项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工作.我们做好图书馆工作,同样是在为社会主义建设出力.  相似文献   

4.
“破窗理论”与图书资料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破窗理论”在管理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价值。在图书资料管理中,“破窗理论”对其有着广泛的指导意义。为最大限度地延长图书资料的使用寿命和发挥图书资料的使用价值、节约社会资源,图书资料管理者应该按照“破窗理论”的要求,及时、有效地对图书资料进行修补,以实现图书管理的最大效用。  相似文献   

5.
秘书实务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它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决定了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及沟通能力。这就要求高校的秘书实务教学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情景模拟法因其自身所具备的实践性、合作性和趣味性等优势,在秘书实务教学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要能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中发挥积极作用,提升效能,就必须以理念为先导,树立“转移”新思维;必须以“农”为本,创新模式,完善制度,保障“转移”高效能。  相似文献   

7.
浅谈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图书资料情报中心,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要发挥了图书馆的作用,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高深的专业理论素质、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8.
时间、空间、信息是社会和自然界提供给学院的“特殊资源”。说它“特殊”,是因为它不能代替、租借和购置;说是“资源”,因为它以运动着的物质形式而为人类服务着。人、财、物诸物质,只有在时间、空间之内才能运动,只有通过信息的沟通、传递才能发挥其作用:因此,如何对时间、空间、信息这三类特殊资源实施管理,也是发挥教育学院多功能作用必不可少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9.
学生的阅读能力,大致包括朗读能力,背诵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自学能力和使用工具书的能力。我们不妨把这些能力称之为“知识性能力”。这些能力所发挥的效能,最终是为阅读服务的。如果把阅读教学放到“育人”的高度加以认识,只培养为阅读服务的能力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相似文献   

10.
图书资料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结晶。在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它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它不仅是教学科研的“后勤”和“条件”,而且是它们的“前哨”和“尖兵”。在中小学,教师要精通本科教材,了解最新的科学成就,研究教育科学,掌握教育工作的规律;学生要学好各门功课,打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都必须阅读大量的图书资料。此外,学校的政治  相似文献   

11.
一、自我效能感的内涵及作用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战功实施达成特定目标所需行动过程的能力的预期、感知、信心或信念。“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他认为人是具有预期行为目标且善于在行动中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调节的积极行动者。当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去完成某一活动或任务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因此激发他去积极从事那项活动。  相似文献   

12.
《小火炬》2003,(Z1)
戎们人体内真的有一种“瞌睡虫”,当然,这“瞌睡虫”不是《西游记》里孙悟空变出来的小虫子,而是一种名叫“睡素因子”的物质,它是由四五种氨基酸组成的。这种物质是由一部分在小肠内生活的细菌生成的,它被人体吸收后能产生催眠作用。“睡素因子”是逐渐积累的,当它达到一定浓度时,人就变得爱瞌睡啦!人体内的“瞌睡虫”~~  相似文献   

13.
图书资料工作是办好高等学校的基本条件之一,是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高等学校的图书资料工作仍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因而加强这一工作是十分必要的。高等学校的图书资料工作是由校图书馆和系资料室共同承担的,目前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系资料室较之图书馆尤为严重,因而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加强系资料室的建设是加强全校图书资料情报工作的重要环节。系资料室的工作之所以处于更为落后的状态是有许多原因的,诸如它创建的历史短,经验少,对它重视不足,领导不力等等,而对其作用重视不够和任务不明则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忽视资料室的作用,则必然领导不力;而任务不明确,其应有的作用也必然难以发挥。因此,必须首先明确系资料室的作用和任务,从而加强对它的领导。那么系资料室的作用和任务是什么呢?根据我们从事资料室工作的点滴体会认为,有下列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高校系资料室文献、资料的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院系资料室是高校图书资料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一翼,它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要充分地发挥出其优势,使之与高校图书馆“和谐共振”,关键是能够使所藏的文献、资料得以充分的开发和利用,这是我们应该重点研究和讨论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教师效能感及其对教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一、研究目的“教师效能感”(teacher’s sense of efficacy)是指“教师相信自己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信念”。“教师效能感”一词最早出现在70年代。随着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兴趣,研究者们开始运用Bandura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概念来研究教师的效能感。Bandura认为,自我效能是个人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种行为的期望。它包含两部分:结果期望和效能期望。结果期望是指个体对某一行为可能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效能期望是指个体对自己实施某一行为的能力的主观判断。有的学  相似文献   

16.
王炤 《教学与管理》2005,(12):67-68
一、引言 Bandura(1986)在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创造了社会学习理论,同时也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指人们关于个人能力的判断,确切地说是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写作的自我效能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在具体任务上规划和实施获得预期作文质量的必要行为的能力知觉。当写作者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写作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就会全力以赴地进行写作。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校之长.要想出色地完成任务,发挥领导功能.就必须具备较高的领导素质.领导素质包括政治觉悟、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以及身体状况等.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的心理状况决定了“人类潜能”的发挥.所以心理素质是其它素质尤其是能力素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一、“学习思想”的地位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重视应试升学也并没有被社会否定。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什么关系?这是每个身处教学第一线的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实施素质教育千头万绪,它对学校、教师的要求很高,但它绝不等于唱歌、跳舞、画画、学电脑。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在经济落后的地区,在贫寒之家,照样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关键是具备学习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就如同有了点金术。  相似文献   

19.
教师不仅要在教育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 ,而且还要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 ,教师除必须具备应有的教育教学能力之外 ,还必须具备与其身份相符的其它诸方面的能力 ,以胜任其在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中所承当的角色。这里所谓的“通用能力”是指除“教学能力”之外的教师应有的其他能力 ,即是指能应用在各种情境下的一般性能力。也可称之为“基本能力”。那么 ,教师的通用能力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 ?在现代社会中 ,中小学教师的通用能力至少有四个方面 ,即 :有效协调人际关系与沟通表达的能力 ;问题解决及研究的能力 ;创新性思维…  相似文献   

20.
陈程 《学苑教育》2020,(8):58-58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它揭示了语言与思维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语言离开了思维,就不再是音义结合的交际工具,而是一种“空洞的声音”;如果思维离开了语言的物质形式,自然就难以进行下去,而成为一种“胡乱思维”。就小学数学来说,教师要善于规范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注重培养数学语言表达的意识和能力,引领他们的思维活动,促进思维能力的优化与发展。如何有效培养农村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呢?笔者对此做出简要性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