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晚明市民阶级写心画象的《金瓶梅》,以财色为轴心,围绕“情欲”的追求与传统势力之间的矛盾突出地再现了封建末世市井妇女的人性觉醒。作品以市井妇女追求人性人欲的叛逆精神开始,以西门府中家反宅乱、瓶碎钗折的悲剧而告终,察其叛逆之路,竟是一条突不破的人生闭合之路,莫不与资本主义萌芽因素与封建宗法势力的矛盾消长悉悉相关,她们的悲剧冲突正是这种社会急剧变革的缩影。  相似文献   

2.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以其悲剧为代表的戏剧创作标志着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莎士比亚对悲剧创作有深刻的认识,形成了自己的悲剧创作观念。本文以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悲剧作品为例,结合作者本人的主观感情意识,深入地分析了其悲剧性人物在走向人生悲剧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选择的困境与悲剧性,揭示了其悲剧性人物的悲剧根本。  相似文献   

3.
最能代表莎士比亚戏剧创作水平的是他的悲剧,尤其是以《哈姆莱特》为标志的悲剧创作时期的悲剧作品。莎士比亚悲剧的主人公具有较为明显的共性特点:高贵的身份、偏执一端的性格、身不由己的行动、绝非完美的道德修养。悲剧主人公所以呈具上述特点,既有客观的社会因素的影响,又有作者主观因素的参与;既是传统文化因子的“遗传”,又有当代人文精神的垂照。这类悲剧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社会现实和人生状况的毕真模写。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美国现代著名剧作家尤金·奥尼尔不同时期的主要作品深入分析后 ,作者认为 ,希腊古典悲剧的传统、叔本华悲观主义的哲学宗旨、尼采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是奥尼尔悲剧思想产生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5.
著名作家方方笔下的《奔跑的火光》为读者描述了现代乡村妇女所面临的生活境遇,反映了一个生活在乡村的妇女的悲剧人生。这部中篇小说通过讲述一位农村妇女英芝的人生悲剧,由此来映射出处于社会改革时期偏远穷困地区乡村妇女的人生悲剧性。而在此之中,自身的缺陷和环境的影响是造成英芝悲剧一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狂欢节的忏悔》是德国著名作家卡尔·楚克迈耶的重要作品。作品刻画了上至贵族老爷和小姐,下至被遗弃的农家妇女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描绘了他们的悲剧人生,而他们的悲剧又属于悲剧中最深层的人本悲剧。  相似文献   

7.
悲剧是诗艺的高峰。词作为诗歌的一员,最适合表现主体的悲剧审美体验。半塘词正是王鹏运悲剧人生的写照,是其国忧家难的悲歌。他生活在"天地日流血"的晚清时期,亘古未有的变乱,国家的败亡形成了浓烈的时代悲剧氛围;命乖运蹇的遭际更增添了人生的悲剧性。悲剧性时代和人生化育了他的审美心态,形成了观照世事人生的悲剧情感积淀,释放在词中,主要体现为睠怀君国,失志不遇、感逝伤离、羁旅怀乡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是曹雪芹用饱醮血泪的笔,精心创作出的一部现实主义的鸿篇巨著。它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悲剧,而是一出人生的大悲剧。作者悲悼了全体年青一代,尤其是青年妇女的悲惨结局,展示了一幅"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悲惨画卷。作品的深刻意义在于作者揭示了整个时代的悲剧,让我们看到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趋势。我们读《红楼梦》,一般认为黛玉之死是作品悲剧的高潮,这位具有叛逆思想的"世外仙妹"最终被封建制度扼杀了。但是,认真体验作者的创作意图,可以理会到黛玉的夭亡是封建制度下叛逆者的必然结局,而薛宝钗,作为封建礼教塑造出来的完全符合道德规范的淑女,也没有找寻到幸福,而  相似文献   

9.
《德伯家的苔丝》悲剧命运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爽爽 《考试周刊》2008,(2):152-154
哈代曾一度被评论家誉为"英国小说中的莎士比亚",他擅长以悲剧的眼光审视人生.<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的一部悲剧性巨著.作品塑造了一个被侮辱、被损害,又不甘于命运摆布,在邪恶的社会底层挣扎、反抗,但终究摆脱不了悲剧命运的乡村妇女形象.小说除了给人以庄严凝重、崇高凄凉的审美体验以外,还蕴涵了作者深厚的理性主义,蕴涵了对人类历史逻辑矛盾深邃反思的社会悲剧.  相似文献   

10.
略论萧红小说的悲剧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红是一位有着自觉的的主体意识和强烈悲剧意蕴的作家,她的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和不幸的婚姻以及看待生活和人生的独特方式是形成它悲剧意蕴的重要原因。萧红小说的悲剧意蕴主要表现在:一、对人生存意义的思考;二、对生命和死亡的认识;三、锁定下层劳动妇女悲惨的命运。  相似文献   

11.
悲剧是诗艺的高峰。词作为诗歌的一员,最适合表现主体的悲剧审美体验。半塘词正是王鹏运悲剧人生的写照,是其国忧家难的悲歌。他生活在“天地日流血”的晚清时期,亘古未有的变乱,国家的败亡形成了浓烈的时代悲剧氛围;命乖运蹇的遭际更增添了人生的悲剧性。悲剧性时代和人生化育了他的审美心态,形成了观照世事人生的悲剧情感积淀,释放在词中,主要体现为曝怀君国,失志不遇、感逝伤离、羁旅怀乡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12.
屈原的悲剧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以至文化史上占据重要位置的一位人物,同时也是上演"人生悲剧"的典型角色.基于这一认识,作者综合屈原所处时代、社会和他的人格、思想、精神以及相关论述资料,试对其悲剧作简要分析,并期待今人能从中得到一点有益的人生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人生》、《平凡的世界》为例,探讨路遥的悲剧爱情观,从而追寻作者形成这种悲剧爱情观的原因和悲剧爱情观所体现的实质。  相似文献   

14.
《伏牛》是20世纪80年代乡土小说的代表性作品之一。作者周大新采用双线叙事,讲述牛湾村青年周照进、西兰和“哑女”荞荞三人之间情感纠葛的故事,以人和牛不同生活世界的对比,揭示三人人生悲剧的时代根源。他们的悲剧是时代悲剧、家庭悲剧,也是人性的悲剧。作者借《伏牛》悲剧的多重性,预见性地揭示了社会转型时期即将带给传统乡土社会的全方位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乡村基层治理体制的不完善,新旧婚恋观念更替的不彻底,乡土社会人际关系中的人性之“恶”等方面,在今天依然具有反思价值。  相似文献   

15.
《围城》是一部相当严肃的悲剧作品。它不仅展示了主人公方鸿渐在爱情、事业、婚姻等方面的悲剧命运,还刻画了以方鸿渐为中心其他人物的悲剧,展示了人性弱点与人心的自然欲望之间的冲突,贯注了作者对知识分子人生悲剧的深沉关切和严肃批判。  相似文献   

16.
人生,作为青年个体的人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事业和爱情。《人生》中的高加林在这两个方面都是以悲剧而告终。《人生》的深刻之处,在于作者深入挖掘了造成高加林  相似文献   

17.
王琦瑶的悲剧蕴含了作者对宿命与命运关系的思考。小说中多次出现关于王琦瑶人生悲剧的预兆是作者的精心安排,旨在向读者暗示王琦瑶的命运早已被宿命决定。王琦瑶的悲剧折射了作者对当代上海都市怀旧文化的批判。为此,小说有意安排了王琦瑶与老克腊的爱情悲剧以及死于非命的情节。  相似文献   

18.
《南柯记》反映出了作者一种自我批判的痛苦情绪,是一个产生于自我克服要求的心理悲剧。作品中所蕴含的悲剧意蕴也是汤显祖人生悲剧的写照。作者王政理想破灭后,欲以自由精神超脱俗世,却始终割舍不断一"情"字,因此作品中有出世与入世的痛苦选择。另外作品中的人生如梦思想也加深了作品的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想通过安娜·卡列尼娜寻找自我而又迷失自我、毁灭自我的人生悲剧,剖析她以及她所代表的同时代女性,为自我和时代所囿而产生的局限性和软弱性,以期探讨男权文化对女性广泛且深刻的精神毒害,同时透过作品了解作者托尔斯泰矛盾对立的人生观与妇女观。  相似文献   

20.
谈《史记》的悲剧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马迁是位杰出的史学家,其所著《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历史著作,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书中写了众多的悲剧人物,在其身上作者将自己的人生悲剧与儒道两家的生命意识,相互融合,孕育了超越生命价值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