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皮亚杰与建构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鸣 《铜仁学院学报》2009,11(2):122-124
建构主义并非完全起源于皮亚杰的结构主义,而且皮亚杰的结构主义并非就是建构主义。对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解,目前国内局限于个体认知心理领域,而事实上它是一个认识论问题。  相似文献   

2.
建构主义并非完全起源于皮亚杰的结构主义,而且皮亚杰的结构主义并非就是建构主义。对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解,目前国内局限于个体认知心理领域,而事实上它是一个认识论问题。  相似文献   

3.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可译为结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认知理论,建构主义的兴起是近20年来的事情,在谈到建构主义起源时,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因其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被看作是当代建构主义的最早提出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瑞士心理学家、教育家皮亚杰认为“认识的获得必须用一个将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紧密地连接起来的理论说明”。他把认知结构理解为一个动态的转换体系:图式、同化、顺应、平衡,体现了认知结构发展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皮亚杰建构主义思想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著名瑞士学者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因创立发生认识论而享誉世界。其发生认识论是把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和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紧密结合起来的理论。对于建构的概念,皮亚杰并没有确切的定义,但却体现了他的一种思想,即关于心理结构的一种特殊见解。认真系统地学习其建构主义思想的  相似文献   

6.
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构主义的由来与发展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学生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皮亚杰的理论充满唯物辩证法,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学生的认知发展。他认为,学生是在与周围环境相  相似文献   

7.
一、什么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称结构主义,是认知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最早提出者是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认为,个体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  相似文献   

8.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可称为结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是在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因为其创立了有关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被看做是当代建构主义理论的最早提出者。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构建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建构主义理论的贡献在于强调了人的发展的一个最主要的方面就是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建构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它对认识个体的主体性给予前所未有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建构主义对语文教学的价值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随着教学心理学的研究由只关心认知主体的外部条件转向研究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结构 ,“建构主义”的价值正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 ,它正逐渐成为教学心理研究的新观念、新领域。建构主义学习观可以说为语文教学拓展了一片新的天地。下面笔者试就建构主义学习观与语文科教学内容和语文教学形式的关系两个方面来讨论这个问题。建构主义是关于人“如何理解”、“如何知道”的哲学观和认识论。真正把结构主义认识论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学习理论的 ,当推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他认为 ,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 ,也不是主观的东西 ,而是个体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理论的发展,在近十几年中,把学习者看作是对外部刺激做出被动反应、及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已经让位于强调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并把学习者作为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即建构主义理论。由于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Internet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提供了充分的学习环境。一、建构主义理论概述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或称建构论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由美国开始传入我国,当时建构主…  相似文献   

11.
瑞士心理学家、教育家皮亚杰认为认识的获得必须用一个将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紧密地连接起来的理论说明。他把认知结构理解为一个动态的转换体系:图式、同化、顺应、平衡,体现了认知结构发展的  相似文献   

12.
“建构学说”笔谈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数学教育学报》1994,3(1):9-14
“建构学说”笔谈(编者按)在“第二届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1993-11,扬州)上.“建构主义”引起了与会者的浓厚兴趣。反映-建构说对数学教育有什么指导作用?它和皮亚杰的建构论又有什么关系?……考虑到对这一理论的认识,在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中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纺 《中学教学参考》2011,(19):104-105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及核心 建构主义观点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于1966年提出的。皮亚杰创立的学派被称为"皮亚杰派",是认知发展领域中最有影响力的学派。现代建构主义的直接先驱是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智力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4.
结构主义一词的英文单词是constructivism.结构主义教学最早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J)在1980年发表的“结构主义教学”一文中首先提出,后来引起世界各国学者的重视,至今,世界上,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共有七个结构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结构主义理论被它们称为是指导ZI世纪教学改革的理论。一、结构主义教学论的起源结构主义并不是一个新名词,它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8世纪。后来,特别是ZO世纪初,由于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引入“认知结构”概念,20世纪末,“结构主义”这一卷的概念,又重新被学者们所理睬,其原因是:1.发现…  相似文献   

15.
皮亚杰建构主义思想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瑞士学者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因创立发生认识论而享誉世界.其发生认识论是把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和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紧密结合起来的理论.对于建构的概念,皮亚杰并没有确切的定义,但却体现了他的一种思想,即关于心理结构的一种特殊见解.认真系统地学习其建构主义思想的精髓,不仅有助于拓展我们的眼界,提高我们的理论素养,而且对当前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具有深层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每一个结构都是心理发生的结果,而心理发生就是从一个较初级的结构过渡到一个不那么初级的(或复杂的)结构.他强调:“认知的获得必须用一个将结构主义和构建主义紧密连结起来的理论来说明.”因此,在皮亚杰看来,心理发展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主体不断构建心理结构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顾明 《职教论坛》2003,(16):36-36
课程的教学设计要以任务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知识点不是靠死记硬背,而是在任务驱动下以多重循环方式达到自然记忆的最终效果。再通过综合任务的完成,了解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该课程完整的知识体系。一、高职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从瑞士学者皮亚杰(Piajet)关于儿童认识发展理论开始,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越来越大。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来自生存环境的压力———待解决的问题。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有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人…  相似文献   

18.
<正> 1 建构主义理论的不断深化和发展皮亚杰所提倡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别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相似文献   

19.
建构主义: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掀起的结构主义思潮以及随后出现的后结构主义思潮对学习理论的演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早期建构主义学习论以结构主义为理论取向,力图解释客观的知识结构如何通过个体与之相互作用而内化为个体的认知结构。现代建构主义则秉承后结构主义“无结构”、“去中心”、“相对性”等原则,提出了一种网络化、非结构性、具有相对性的学习理论,颠覆和发展了以往的学习理论,具有其它学习理论无法匹及的优点,但也带有否定客观性,抛弃反映范畴等缺陷。  相似文献   

20.
建构主义: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60年代掀起的结构主义思潮以及随后出现的后结构主义思潮对学习理论的演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早期建构主义学习论以结构主义为理论取向,力图解释客观的知识结构如何通过个体与之相互作用而内化为个体的认识结构。现代建构主义则秉承后结构主义“无结构”、“去中心”、“相对性”等原则,提出了一种网络化、非结构性、具有相对性的学习理论,颠覆和发展了以往的学习理论,具有其它学习理论所不具备的优点,但也带有否定客观性,抛弃反映范畴等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