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谓媒介素养?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这样定义: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辩的反应能力①。如果说媒介是人体的延伸,那么,媒介素养就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它包括人们对各种信息  相似文献   

2.
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制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如果说媒介是人体的延伸.那么媒介素养就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它包括人们对各种信息的解读能力,以及使用信息技术来制作传播信息的能力。概言之,即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媒介资源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赵冰 《青年记者》2008,(10):30-31
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指公众对媒介的使用能力,面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主动利用媒介信息提升生活品质,工作效能的能力,具体包括对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评论、质疑、创造、批判及转化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培养公众对媒介的使用能力,对媒介信息的解读批判能力、应对转化能力。媒介素养教育概念最早由英国学者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并在20世纪80年代纳入英国学校课程。  相似文献   

4.
媒介素养具体讲就是指公民掌握媒介知识和媒介能力。包括媒介理解、媒介应用能力和媒介创造能力的总和。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他们的媒介素养如何呢?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实证研究江西高校井冈山大学、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学院等大学生媒介使用情况、媒介理解能力和媒介接受能力等媒介素养状况。分析大学生接触报纸、电视与广播以及新兴媒体互联网、手机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媒介素养是社会文明程度的评判标志,是一个国家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基本条件。媒介素养是公众对媒介使用能力,面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主动利用媒介信息提升生活品质、工作效能的能力,具体包括对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评论、质疑、创造、批判及转化的能力。而媒介素养教育指培养公众对媒介的使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指的是人们面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的回应能力。  相似文献   

7.
唐筱童 《新闻窗》2011,(6):100-101
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是个舶来词,在国内也有"传媒素养"、"传媒素养教育"等提法。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媒介素养作出如下定义: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而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导大众特别是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所谓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反映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对官兵接触媒体、理解媒体和使用媒体时应当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的一种培养和教育。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社会,媒介素养应成为党政领导干部及其媒介管理者善待媒介、善用媒介、善管媒介的必备素质与能力。本文从领导干部区别于一般受众的三重角色、领导干部作为受传者的素养要素、领导干部作为媒介使用者的素养要素、领导干部作为媒介管理者的素养要素、实施领导干部媒介素养构建的途径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党政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媒介素养源自英文Media Literacy,中文也翻译为传媒素养、媒体素养、媒介认知能力。关于媒介素养的界定,目前国内外有多种不同的看法,综合中外研究者的相关定义,我们可以这么认为,媒介素养的基本内涵包括:认识大众传媒、参与大众传媒和使用大众传媒三个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所谓媒介素养,就是人们对不同媒介的特质、功能的接收、认知能力,对媒介传播信息的解读、批判能力,以及运用媒介及其信息为个人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能力。本文旨在通过调查分析,研究大众传播视角下弱势群体的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素养是指公众面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具体包括对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评价、质疑、创造、批判和运用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则是指人们正确选择、准  相似文献   

12.
媒介素养——青年军人必备的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各种媒介信息服务于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对人们接触媒体、理解媒体和使用媒体时应当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素养的一种培养和教育。在青年军人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目的是培养青年军人的媒介素养和有效利用各种媒介的能力,强化军队“软实力”,打造~支适应新时期战略任务的现代化军队。  相似文献   

13.
赵冰 《青年记者》2008,(15):30-31
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指公众对媒介的使用能力,面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主动利用媒介信息提升生活品质,工作效能的能力,具体包括对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评论、质疑、创造、批判及转化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培养公众对媒介的使用能力,对媒介信息的解读批判能力、应对转化能力.媒介素养教育概念最早由英国学者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并在20世纪80年代纳入英国学校课程.  相似文献   

14.
焦红强 《新闻窗》2009,(1):111-113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1992年,美国传媒素养研究中心将其定义为:人们面对传媒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大学教育中缺乏媒介素养教育,造成了青年大学生的媒介知识较为贫乏,  相似文献   

15.
媒介素养就是每位公民对媒介信息的使用、分析及制作能力,其中的媒介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同时也包括广告。目前,受众的广告素养这一课题进行专门的细化研究还比较少。有鉴于此,本文结合媒介素养理论,对我国受众广告素养的内涵、形成原因以及受众广告素养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我国受众广告素养培育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7,(12):76-84
随着新媒介的普遍使用,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急需更新和发展。本文梳理了媒介素养教育理念发展变化的轨迹,在调查分析成都十二所中小学师生媒介素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和实施路径,包括培养学生媒介接触使用行为的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媒介知识培养批判思维能力和发展表达协作的参与能力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数字媒体时代,媒介的受众同时又是媒介信息内容的创作者。这种对传播影响的主动性应对既归属于信息素养,又适应于媒介素养中合理利用媒介的能力要求。向来以技术见长的信息素养开始更多地关注人的主观能动性,逐渐泛化为包括媒介素养在内的全能素养①。而此时的媒介素养也得到进一  相似文献   

18.
媒介素养是人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各种媒介信息服务于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的能力。信息社会六大基本权利包括:知情权、传播权、讨论时政权、保护个人隐私权、接近于使用媒体的权、接受媒介素养教育权。  相似文献   

19.
“浅阅读”现象下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培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瑜 《新闻传播》2006,(5):24-25
青少年媒介素养一直是传播学界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要培养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就必须要从培养他们独立批评、自主判断的能力入手。而“浅阅读”现象的泛滥则是在逐渐地剥夺青少年的深度思考能力以及辨别、批判的意识,也就是说“浅阅读”成了青少年媒介素养培养中最大的障碍之一。所以在谈论青少年媒介素养时,我们首先必须了解“浅阅读”,并试图对其在青少年成长及媒介素养培养过程中造成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寻找对策。  相似文献   

20.
媒介素养就是人们对不同媒介的认知能力、对媒介传播信息的解读能力、批判能力,以及运用媒介及其信息为个人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能力.也就是说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