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于长期受到世界的抵制,一般人对南非的认识仅止于“种族隔离政策”,甚至以为它是一个落后的蛮荒国家,事实上,它是整个非洲大陆最开发的国家。 欧洲人在开普敦登陆之后,逐渐向内陆移转,然后才建立了各城镇,开始了南非的文明。荷兰政府在  相似文献   

2.
从传播哲学角度谈“传播”的定义——传播哲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认为必须关注传播哲学这一研究领域,接着从哲学的角度给“传播”下了定义:传播是信息运动现象。这个定义的特点在于使用了哲学的重要范畴“运动”两字。用“运动”来定义“传播”,能全面完整地概括传播现象,尤其重要的是它可以启发我们去吸收哲学已有的研究成果,提高传播学的理论思维水平,使传播学逐步走向成熟。这个定义只是从一个角度来丰富我们对传播现象的认识和了解,不可能用来替代以前许多有关“传播”的定义。  相似文献   

3.
各类出版物的编辑工作,既有其共性,又有其个性。对于这两个方面,都必须注意研究,而且要把它们结合起来研究。其中的重点,则是对个性的研究。为什么?《矛盾论》说得好:“对于物质的每一种运动形式,必须注意它和其他各种运动形式的共同点。但是,尤其重要的,成为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的东西,则是必须注意它的特殊点,就是说,注意它和其他运动形式的质的区别。只有注意了这一点,才有可能区别事物。”研究事物的个性之所以“尤其重要”,之所以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基  相似文献   

4.
冯佳 《视听界》2009,(6):104-105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通过记者身临其境的“镜前”叙述及对当事人或有关人员的现场采访,以声音和图像的双重优势,使观众产生同步感、现场感和参与感。但是在我们平时的工作实践中和电视荧屏上总能看到一些似是而非的现场报道,我们不妨把它称之为“伪现场报道”。  相似文献   

5.
在南非成为中国游客旅游目的地之后,越来越多的国人踏上了这块素有“彩虹之国”美誉的土地,尽享蓝天白云、灿烂阳光、海浪沙滩、清新空气和佳馔珍馐带来的美感、愉悦、轻松和口福。但令人遗憾的是,当地疯狂恣肆的暴力犯罪和由此引起的强烈不安全感犹如彩虹下的片片“阴影”,始终笼罩着我们的南非之旅,这促使我们对南非的社会治安问题及其根源进行了一番探究。“犯罪之都”人人自危“像你这样身背旅行包,手拿照相机,走在约翰内斯堡的大街上,无疑是对那些心存盗抢之念的歹徒说:‘来啊,抢我吧。’”甫抵约翰内斯堡国际机场,一位已在当地工作了…  相似文献   

6.
夜深人静的灯光下,偶翻一本文学书,见到晚清学者王国维评介我国古代文学家的一段话。王国维把古代文学家分为三等:“感自己之感,言自己之言”是第一等;“感他人之感,言自己之言”是第二等;“感他人之所感,言他人之所言”是最次等。这段话,对于我们当好记者和通讯员,搞好新闻报道工作,颇有启发。  相似文献   

7.
史羽航 《视听》2023,(10):35-39
当高帧率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银幕时,部分观众认为其破坏了“电影感”。而梳理电影史可知,24帧/秒的传统在巧合中确立,高帧率技术实则契合了现代运动观,开拓了数码时代的电影属性,是“保守的”创新。该技术在伪现实主义和叙事之间达成了新的平衡,成就了高级“电影眼”,同时实验也证实了观众对它的偏好,可预见未来的良好发展。部分以“电影感”消逝为论点的批判,更接近于对高艺术价值电影、电影黄金时代的一次神伤。在二者间的博弈中,高帧率技术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大众需要、遵从理论论述,将会是最终的赢家。  相似文献   

8.
时常听到一些朋友感慨地说,中国迅猛的发展变化常使人的感觉迟钝了,许多陌生的东西几乎是悄然而至眼前,当你意识到需要研究它、重视它时,它已经完全占据了你的生活,营养学便是如此。我们或许不知营养学是何时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然而现在它于我们确是象阳光、水一样重要。这套“中国营养丛书”,于若木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并非以学术性研究见长,也没有结合中国国情去研究营养科学在中国的特殊性,但它却展示了关于“吃”的新观念,昭示了科学发展到今天关于人的基本饮食需要的全新内容。因此,“丛书”的价值就在于它的启蒙作用和实用性。读罢,使人顿生要以新的眼光来看待生命之感。  相似文献   

9.
翻开1959年的山西日报,最吸引读者的是“红勤巧竞赛运动”的报道:回顾1959年我们的工作,最发人深思的也是“红勤巧竞赛运动”的报道。这一报道像红线一佯贯穿着全年整个农村报道,从年初开始,到现在还没有结束。它标志着我们报纸在省委的直接领导下,和全省群众运动的关系,已开始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报纸和运动紧紧地拧在一起,同命运共呼吸 1959年继续跃进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劳力不足。中共山西省委在年初就提出:“要使1959年一个工作日的效率等于1958年一个半甚至二个工作日的效率”。根据这一战斗口号,我们在一、二月份组织了大  相似文献   

10.
毫无疑问,党报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它的权威性,在于它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乃至工作思路、工作部署、重大阶段性工作的独一无二的、第一时间的、完整全面的信息发布。我们各级党的组织,应当自觉地加强和维护党报的这种权威性。现代传媒学反复强调的“谁在说”、“说什么”,其实正是新闻“重大题材论”在当下社会生活中的发展和延伸。而党报,是最适合担当当今中国“谁在说”、“说什么”的媒介角色的。马克思、恩格斯在《〈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出版启事》中明确指出:“报纸最大的好处,就是它每日都能干预运动,能够成为运动的喉舌,…  相似文献   

11.
王晓 《视听纵横》2010,(2):103-104
关于对象感,张颂教授是这样定义的:“对象感,就是播音员必须设想和感觉到对象的存在和反应,必须从感觉上意识到听众的心理、要求、愿望、情绪等,并由此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使之处于运动状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说过:“没有对象,这些话就不可能说得使自己和听的人都相信有说出的实际必要。”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强调理顺进销存关系,但有些基层店总是“理”而不“顺”,为什么?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缺乏明确的商品购进定额资金管理制度。研究解决这个问题,是深化书店内部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一、实行图书商品购进定额资金管理是资金运动与商品运动关系决定的俗话说:“有多大本钱做多大买卖”。它道出了资金在经营活动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资金运动和商品运动的关系。资金是按照货币——商品——货币的规律转化的,以货币形态转化为实物形态,即由货币资金转化  相似文献   

13.
此文是新华通讯社副社长兼总编辑南振中同志最近在首都女新闻工作者业务研讨会上关于《新闻写作》的谈话。题为《“以小见大”,着力表现伟大变革的“一角”》。本刊分两次刊登,以飨读者。本期发表的是谈话的上半部分。——编者太伟大的运动,我们无力表现它的全盘。可以“以小见大”,着力表现它的“一角”。对于新闻记者来说,最幸福的莫过于赶上大变革的  相似文献   

14.
张建朝 《大观周刊》2011,(39):266-266
1964年,一场新的政治运动在中国各地进入高湖,这就是“四清运动”,它席卷神州大地,持续时间达四年之久。运动期间中央领导亲自挂帅,指导“四清”;数百万干部下乡下厂,开展革命;广大工人和农民参与其中,积极响应;“四不清”干部纷纷检讨,“洗手洗澡”,从而上演了共和国历史上特殊的一幕。文化大革命,全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指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在中国由毛泽东错误发动和领导、被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政治运动。这两场运动都是影响当时人们生产,生活甚至性命攸关的大事,前后接踵而至,那么二者到底有着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略谈一下。  相似文献   

15.
播音是一种有声语言的再创造,也是一项语言艺术活动。说播音为艺术,因为它不仅使人精神愉悦,同时在美的享受中接受教育。声音是播音员和受众交流的唯一表现手法。在播音中,恰当的声音形式能准确体现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因为每个人声音的高低、强弱和特色(声音的本质,也叫音质、音品、音色)不同,表述的内容也会给人不同的感觉和理解,这就要求播音员的声音要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和造型能力,以此来吸引观众,感染观众,让观众获得“美”感。因此,在声音、气息的运用上,要做到“真”、“准”、“稳”、“精”。  相似文献   

16.
刊首语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旅复兴的起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它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救亡运动,也是一次思想解放和新文化运动。它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条件。“五四”运动后的一年间,各种新书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北京、上海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两大中心,也是出版中心。“五四”运动推动了出版业格局的变革,促进了思想和出版的汇合,培养了新一代编辑出版人。因此,“五四”运动同样是一次出版变革,是我国新出版的纪元。本期王建辉同志的文章《“五四”和新出版》对此作了详尽的论述。今年是“五四”运动80周年,谨刊发此文,以资纪  相似文献   

17.
做新闻对于每个新闻人来说都是既熟悉又陌生的。长期置身于纷繁复杂的新闻事件之中,对各类题材的报道模式早已如数家珍,但说它陌生是因为未知事件潜藏着无限的矛盾冲突。当层层包裹的事实在我们的追寻中呈现在受众面前时,新闻人便获得了无尚的骄傲和满足。那么如何做好广播新闻?笔者认为需要找准新闻之“感”、“新”、“品”。  相似文献   

18.
误入“陷阱” “五·四”运动时期,陈独秀等民主革命先驱曾深情呼唤的“赛先生”(科学)正款款向我们走来.这是个科学昌明的时代。 有科学,就必然有伪科学。 遗憾的是,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时间里,我们的一些记者误入伪科学的“陷阱”,为伪科学鼓与呼,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气功本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养生健身、自我身心锻炼的一种方法。一些人却把它宣扬成包治万病的“灵丹妙药”,宣传成推翻了一切前人科学理论体系的“绝对真理”、“终极真理”,把它搞得玄而又玄。我们一些媒体也跟着起哄。一时间,正如鲁迅先生当年所批判的那样,社会上弥漫着一股  相似文献   

19.
冀宏 《大观周刊》2012,(12):216-216
由于“教学”与“训练”两词均有多层含义,所以我们必须首先对“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概念加以限定。“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两者都是培养人的手段,都是培养体育人材,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而且都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这是两者的最大共同点。但无论哪种表达方式,都给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加入了限定语,本质上体育教学属于学校体育范畴;运动训练定义中增加了“在教练员指导下,提高运动员”等内涵,本质上运动训练属于竞技体育范围内,这也就决定了两者本质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殷俊喜 《大观周刊》2011,(38):174-174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它是一个状态量.两个不同状态间可以比较温度的高低,温度是不能“传递”和“转移”的,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它跟物体内分子的热运动有关。内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是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热能的总和,内能跟温度联系密切。热量则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它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数量,是内能转移多少的量度,是一个过程量,要用“吸收”或“放出”来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