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经历和文化传统,翻译既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汇合,也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本文从语义冲突、语义空缺、语义联想、民族心理、审美角度、文化背景六个方面阐述了历史和文化差异给翻译带来的尴尬和困难,并通过举例提出了应对这些困难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浅析中式菜谱的文化和翻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个民族的传统饮食,反映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特点,中式菜谱是我国饮食文化的重要体现,中式菜谱的翻译是一种中华文化的交际。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了中式菜谱的文化内涵,探讨了中式菜谱翻译的四种方法及文化差异对中式菜谱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英汉成语作为语言精华,体现了各民族文化的特色,其翻译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成语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交流,本文主要从生存环境,习俗,宗教信仰,历史典故四方面阐述中英两国的文化对各自成语的影响,并讨论了英汉成语翻译中采用的三种常用译法。  相似文献   

4.
文化差异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和化的不可分性,决定了化差异在翻译中的重要地位。目前,对化差异的翻译方法存在同化和异化之争。本从化人类学观点出发,探讨了英汉语言民族的历史化、习俗化和宗教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指出了化传真是翻译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各国家、各民族之间要互相了解、互相沟通就需要翻译,翻译又与各国化、历史、政治、风俗习惯等息息相关。因此,在翻译时要考虑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6.
翻译的本质是一种文化活动,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不可低估。不同民族的语言交流,实质上是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因此,只有重视文化内涵,才能克服翻译过程中的语言障碍,从而真正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本文从词义联想、理解与思维差异、习惯表达、宗教信仰和历史典故这五个方面来探讨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比喻与各民族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忽视了英汉比喻中存在的化差异,就会影响到正确理解、翻译和运用英语。  相似文献   

8.
翻译的根本任务就是进行思想文化交流、促进社会进步,文化是一个民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氏族特点,是不同民族在特殊历史务件下的独特创追.可以说翻译与文化密切相关,翻译促进各民族相互交流和理解.  相似文献   

9.
惯用语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沉淀和生活习俗的结晶。对它得翻译要避免望文生义,牵强附会。  相似文献   

10.
翻译不仅是一项双语活动,也是一种跨文化活动。文化在翻译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在翻译实践中,我们只有将语言知识与文化融合,才能达到民族间的真正交流。本文着重从中西方地理文化、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理解与思维等方面研究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不同民族在思维方式、历史、宗教、风俗习惯、地域政治与社会生活、个人价值与行为准则及伦理道德等方面具有不同的文化体现,并对翻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英语与汉语中有大量的习语,由于民族的生存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及历史典故,习语呈现出文化差异,翻译时既要考虑源语的共性,也要注意其个性。  相似文献   

13.
习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中的精华。英汉两个民族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寓言神话、历史故事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使英汉习语呈现出不同的民族形式,渗透着不同的民族化气息。习语的价值在其意,在翻译时,首先要保证原习语的语用意义的传达。要提高习语翻译的质量并避免误泽,必须研究两种化的异同,增进双语化的知识,提高对化内涵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4.
马君武先生的作品与民族命运紧密结合,其译作文学创造力极强,异化程度极高。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指出,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所采取的翻译方法、标准和策略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马君武经常出现改译的情况便是受多因素影响所致。从多元系统论的角度审视马君武的诗歌翻译,可以清晰地认识马君武改译的原因,并探寻其采用的翻译策略及其翻译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5.
民族语文翻译是一种为增强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的跨文化解读,而从民族语文的翻译中可以窥视到一种文化与周边民族的文化适应过程,对跨境苗族语言文字的学习和理解亦不例外。因此,对族际间人文社会环境的文化适应过程的认识,为如何更加准确地进行民族语文翻译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习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中的精华。英汉两个民族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寓言神话、历史故事等方面存在差异,英汉习语呈现出不同的民族形式,渗透着不同的民族化气息。习语的价值在其意,在翻译时,首先要保证原习语的语用意义的传达。要提高习语翻译的质量并避免误泽,必须研究两种化的弄同,增进双语化的知识,提高对化内涵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文化意象翻译是文化翻译中十分重要的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引起翻译界的重视。文化意象反映着民族文化与民族特色,是各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的结晶。莫言的小说《酒国》独具中国民族文化特色,有许多字里行间起不同象征作用的文化意象,这是《酒国》的一大特色。以功能对等理论为理论依据,通过分析《酒国》俄译本中的一些文化意象,论述功能对等理论运用于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以此来看民族文化意象的翻译对文化传播的作用,从而促进中俄两国文化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各国家、各民族之间要互相了解、互相沟通就需要翻译,翻译又与各国文化、历史、政治、风俗习惯等息息相关。因此,在翻译时要考虑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19.
《关联理论与翻译研究》一书,澄清了中国英汉翻译界几个有争议的问题,提出了许多原创性观点,丰富了英汉翻译理论。文章指出其对国内民族语翻译、民族文化翻译、民族文学翻译、档案翻译、民族词典编撰等方面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文化差异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和文化的不可分性 ,决定了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重要地位。目前 ,对文化差异的翻译方法存在同化和异化之争。本文从文化人类学观点出发 ,探讨了英汉语言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指出了文化传真是翻译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