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赵素香 《考试周刊》2011,(87):192-192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心理健康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此外,许多学者认为,教师心理健康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健康的学生。教师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的社会性和人格品质的发展。心理积极、健康的教师,  相似文献   

2.
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心理健康不仅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心理健康的保证。本文针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了形成教师心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教师心理健康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自身健康生活的需要。教师的心理健康更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和人格发展。因此关于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是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发生多起因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而导致伤害他人的悲剧,更凸显教师心理健康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针对职业院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分析职业院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提出职业院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原因,并阐述职业院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等方面的问题,以期进一步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会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应引起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关注。阐释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以及教师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与危害,探究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维护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信息时代,我国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复杂,教师的心理健康又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分析了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7.
心理健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要素,是教师整体素质提高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和保障.也是教师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本文通过对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产生原因以及教师心理健康自我维护提出一些见解.以期对教师心理健康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心理健康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基础,也是教师自身健康生活的指向标,更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助长剂。本文阐述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相似文献   

9.
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会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应引起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关注.阐释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以及教师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与危害,探究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维护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教师使用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都通过网络接触过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微信等是教师接触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网络平台,教师通过网络寻求心理健康帮助的意愿高。借助"互联网+"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维护教师身心健康,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国内的有关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进行了概述,即:新课改背号下的教师心理健康、网络环境下的教师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倦怠、大学教师的心理压力,并对教师保护心理健康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心理健康带有时代的烙印。本文论述了社会转型时期教师的心理健康,主要阐述了社会转型期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分析了社会转型时期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并介绍了提高社会转型期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包括两个方面:教师的自我心理调适,学校和社会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张立明 《教育探索》2006,(12):103-104
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在全社会普遍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今天,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被忽视。应当明确教师心理健康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教师形成心理问题的原因以及如何去维护和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分析中职学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形成的原因,提出通过中职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助力教师心理健康发展的途径: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教师心理健康保驾护航;搭建社会支持平台,完善教师群体的社会支持系统,以促进中职教师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是衡量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水平的依据。作为一个社会群体,衡量教师的心理健康应遵从一般人心理健康的标准,因为他们是社会成员。但是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又决定了从业者自身所独有的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所以,讨论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既要从社会大众的角度参照一般的心理健康标准来分析教师的心理健康,又要从教师职业群体的角度,依据特殊的心理健康标准,来审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指标,既要符合一般人心理健康的要求,又要体现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基于这样的前提,许多学者提出了各自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对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来说,教师的人格和心理健康,比教师的专业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更为重要。教师如果自己的心理不够健康,要想培养出心理健康的一代新人是不可想象的。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需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教师既是一个迫切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特殊群体,也肩负着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职责。后者表明教师需要在专业的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帮助下提高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能力。围绕生态范式,在分析教师对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基础上对教师在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中的作用做出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之一,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此,对作为教育者的教师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要心理健康,只有具备健康心理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而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主要靠自己,因此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非常重要。本文认为教师的认知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主要探讨如何通过改善认知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对4所中学的152名教师进行测试,探讨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成人常模;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差异;高中教师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初中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男教师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但前者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本文先归纳了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接着从宏观,微观及教师职业特点的制约方面分析了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依据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提出了教师心理健康的辅导措施,包括自助和他助两个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