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中音乐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没有任何优越感,上好音乐课就很不容易了,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原因,就教育现状而言,音乐教育由于没有升学考试的外力推动,再加上有的教师音乐教学走入了误区,只为了上课而上课,音乐课缺少了趣味性,只剩下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弹唱,学生学唱。每节课如此,干篇一律。久而久之,学生对音乐课失去了兴趣,不再与老师积极配合,音乐课也就成为了一些学生的“休闲课”和“玩儿课”。那么,如何让学生真心喜欢音乐课?在音乐教学中又如何能让学生在充分的音乐体验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对此,我略有想法。  相似文献   

2.
职业学校的音乐课一般是针对专业开设,但对于作为文化公共课的班级来说如何让学生喜爱上音乐课呢?就教育现状而言,音乐教育由于没有升学考试的外力推动,再加上有的教师音乐教学走入了误区,只为了上课  相似文献   

3.
王小燕 《广西教育》2013,(13):86-86
音乐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中指出:"要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据此,我在音乐教学中大胆做出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建立独特的课堂常规,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享受音乐的魅力音乐是一门艺术,音乐课的课堂气氛应该充满艺术之趣。为了体现音乐艺术的特点和音乐课独特的教学形式,我一开始就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常规。例如,上课前放一段音乐,让学生听  相似文献   

4.
许多美学家认为,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同时又是最讲究形式结构的艺术。对于儿童来说,音乐情感与形式几乎都能诱发其天然的审美冲击与兴趣,但是有的教师却在音乐教学中走入了误区,只为了上课而上课,音乐课上缺少了趣味性,只剩下了老师弹琴、教唱,学生学唱、练唱,老师讲、学生听。每节课如此,千篇一律。久而久之学生对音乐课失去了兴趣,不再与老师积极配合,音乐课就变成了一些孩子的“自玩儿”课。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能使儿童在充分的体验中既受到情感的熏陶,又获得形式、技能的领悟呢?一、师生情感交融,让爱温暖孩子的心我们是教师,是为…  相似文献   

5.
音乐教育由于没有升学考试的推动,再加上有的教师音乐课缺少了趣味性.久而久之.音乐课也就成为了一些学生的“休闲课”。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充分的音乐体验中既受到情感的熏陶,又获得形式、技能的领悟呢?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课程改革给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广阔的空间,更为音乐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音乐课、爱上音乐课,让学生在音乐课上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从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课程改革给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广阔的空间,更为音乐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音乐课、爱上音乐课,让学生在音乐课上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呢?  相似文献   

8.
张宝琴 《小学生》2013,(10):74-74
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孩子们喜欢音乐""上了还想上"。音乐老师的教学艺术、教学魅力如何在音乐课堂上得到展示,如何达到提高国民音乐素质主阵地的目标。这就需要我们音乐教师科学引导学生喜欢音乐,尤其是喜欢音乐课,娴熟驾驭学生思想感情,使学生在无限欢乐中探索音乐天地的奥秘,在音乐美的艺术氛围中感悟人生,在师生互动的交融中完成音乐课堂教学任务,让学生以迫切的心情期待着下一次音乐课的到来。《热爱地球妈妈》被安排在第八单元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课程改革给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宽松的环境、更广阔的空间,更为音乐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音乐课、爱上音乐课,让学生在音乐课上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呢?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和观察思考,笔者认为,在音乐教学中,合理、适时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宽松、民主、活跃的课堂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确实使我们的音乐课“上了一个台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设计充满动感的音乐课堂教学,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在音乐课中动起来,如何让我们的音乐课真正被学生接受并喜欢?这是每一个音乐教师值得深思并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音乐课堂教学是展示音乐教师教学艺术、教学魅力的舞台,是提高国民音乐素质的主阵地。那么,音乐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喜欢音乐,尤其是喜欢音乐课呢?我们应娴熟地驾驭学生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无限欢乐中探索音乐天地的奥秘,在音乐美的艺术氛围中感悟人生,在师生唱和的交融中完成音乐课堂教学任务,让学生以迫切的心情期待着下一次音乐课的到来。  相似文献   

12.
王永鸽 《学苑教育》2012,(18):20-20
音乐课堂是师生共同的课堂,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中活跃地参与教学活动,如何设计充满“动感”的音乐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积极探索,如何让我们的音乐课真正被学生接受并喜欢,是每一个音乐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使音乐教育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新课标》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因此,我们探索研究音乐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审美为核心,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发展”的活动教学。  相似文献   

14.
音乐欣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可是有的音乐老师上音乐欣赏课,只是做简单的讲解,放一两遍音乐让学生听听就完了,流于形式;有的音乐老师甚至不上音乐欣赏课,把音乐课上成唱歌课。上好音乐欣赏课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那么如何有效地上好音乐欣赏课呢?  相似文献   

15.
明炫 《山东教育》2007,(6):53-53
音乐能够给人以享受,使人在精神上产生愉悦和美感。新课改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音乐课的内容丰富了,音乐课的形式多样了。但有些教师过于追求表面的热闹,偏离了音乐教学的本质;过于重视课堂的效果,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而我们的学生也不时发出“喜欢音乐不喜欢上音乐课”的呼声。那么,如何在短暂的40分钟里,让学生喜欢音乐、参与音乐、表现音乐呢?  相似文献   

16.
面对繁多的教学观摩课、公开课,音乐教师都面临同样的困惑:如何才能上好一节有成效,生动有趣的音乐课?在音乐课中又怎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歌曲的音准节奏,把歌曲教好,使学生学得快、唱得好?一些音乐教学公开课中,很多教师都只注重了课堂教学的表演性、形式化。是否可以让课堂教学多一份真实性,而少一些华而不实的作秀呢?  相似文献   

17.
有些老师甚至有些学校的领导认为,音乐教师很轻松,上课无须备课,上课前更不需要做课前准备工作,上课时,音乐教师只要手拿一本课本,或拎一只录音机在课堂上放放录音让学生听音乐或跟着唱就是了,有的学校甚至将音乐课省略,或把音乐课改上其它“重要”的课,音乐课显得可有可无,甚至把音乐教师上课的工作量津贴定设为比其他课时标准低,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一项高雅的艺术,蕴含丰富的美感。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展现音乐的独特韵味,把音乐课上出艺术魅力来,提升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使学生入情、入境融乐于教学,这就要求音乐老师更新教学理念,采用新颖、新鲜的教学模式,把音乐课堂打造成情境性、趣味性、艺术性。让音乐课尽情释放学生的情感,展示学生的音乐天赋,把音乐课堂变成学生快乐的乐园。  相似文献   

19.
音乐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感受力和审美力,让学生从音乐课学习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学会如何做人。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因素呢?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第一是从音乐教材中挖掘德育因素,第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因素,第三是在教师自身形象中渗透德育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中职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的现象普遍存在,提升音乐课的吸引力迫在眉睫.在音乐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让学生在视觉与听觉上感受音乐,引导学生进入音乐与画面所营造的氛围中,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