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法典》在环境侵权领域引入了惩罚性赔偿制度。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功能分析法等对《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二条确定的适用规则进行阐释,分析该制度在适用方面有待完善的问题,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法条的理解适用问题,包括适用的条件不清晰、适用的情形不具体、适用后获得赔偿的归属不明确;另一类是该制度缺乏具体的适用规则。通过研究国外相关制度,比较借鉴后结合对《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二条进行文义解释、体系解释,得出惩罚性赔偿适用情形不应包括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应当归属被侵权人且范围还应当扩大的结论;对该制度的具体适用规则提出相应完善建议,包括以倍率式方法构建惩罚性赔偿金适用标准、与公法责任并行以及提高证明标准等,以提高该制度在环境侵权领域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民法典》第1176条使自甘风险从一般理论上升为我国的民法规则,使体育领域的人身侵权纠纷处理有了更明确的法律依据,也从尊重意思自治的角度保障了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但老人穿越篮球场案的判决与媒体对案件适用自甘风险规则的解读,以及白银事件发生后个别有关参赛选手行为是否适用自甘风险规则的观点,均不符合第1176条对自甘风险适用范围的限定,陷入了主体泛化、混淆损害与侵害的认识误区,对人们准确理解《民法典》自甘风险规则适用产生误导。为使公众树立正确的自甘风险规则法律意识,须通过活动、主体、主观、客观4个方面研判第1176条适用条件,只有同时具备这4个方面的条件才属于《民法典》自甘风险适用范围。活动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则应依据相应条款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3.
我国新《刑事诉讼法》第54条明确规定了我国非法证据排除的范围,司法解释也作出了细化规定。然而,就非法取得的口供的排除而言,我国确立了以“痛苦规则”为核心要件的排除标准;就非法取得的物证、书证的排除而言,我国确立了包括不能补正或作出合理解释在内的三项排除条件,实质上大大限缩了其排除范围,并在一定程度消解了该规范。如此的非法证据排除范围,并不能完全涵盖《禁止酷刑公约》所框定的排除范围,与美国和德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亦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4.
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简称诚信原则。其作为法律所吸收的道德观念肇端于罗马法,意为诚实、一善意、正当、守信等,是贯穿于私法的实体和诉讼两部分的概括性原则。后《法国民法典》将其作为契约自由原则的补充予以规定(《法国民法典》第1134条)。19世纪末,伴随社会的发展变迁,法律思想之主流由个人本位走向社会本位,由只注重个人利益转向对多重利益的兼顾。1900年的《德国民法典》使诚实信用原则摆脱了以往的从属地位,而上升为债法的基本原则(《德国民法典》第242条),1911年的《瑞士民法典》其立法思想推崇法的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5.
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首次将"电子数据"纳入刑事诉讼法定证据范畴,与视听资料同列为第四十八条所列举的第八种证据种类型。这一立法规定不仅进一步丰富了证据的外延,也是对计算机与互联网络技术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普及与重大作用作了积极的回应,同时也对法院的认证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1]),并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我国民法已进入民法典时代。《民法典》中的亮点诸多,其中物权编的一大亮点——创设了"居住权"这一新型用益物权,这也是我国以正式的法典形式首次提及的权利。从我国司法实践上看,关于居住权的案例颇多,从社会需求出发,《民法典》肯定了居住权的立法价值,因此,研究居住权制度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没有将知识产权纳入夫妻财产的范围,根源在于立法者持物质财产观和对知识产权财产权属性的困惑.知识产权的缺位落后于知识经济时代,致使夫妻财产利益失衡,不利于夫妻关系的稳定和家庭的和睦.为保持《民法典》的稳定,现实的做法是将知识产权的预期收益解释为包括在《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的兜底条款中,婚前知识产权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转让所得收益理解为个人财产,其他收益属于共同财产.未来修正《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时,基于婚后所得共同制,应以知识产权(人身权益除外)或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代替知识产权的收益.  相似文献   

8.
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一致表决通过的《民法总则》在同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从此我国民事法律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始步入"民法典"的时代。刚出台的《民法总则》顺应了市场的需要,极大的满足人们的需求,具体可以表现为直接满足人民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民事权利的憧憬,为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奠定了厚实基础。本文主要是对《民法总则》中有关《民法总则》成年监护的不足与完善问题进行阐述,分条逐一分析成年监护制度,说明了成年监护制度作为民法中比较重要的制度,在保护限制民事权利人权利和保障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方面有深远影响,在现代化背景下强调监护制度的改进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缔约前过失旨在肯定当事人因缔约行为而产生的信赖关系。《澳门民法典》第219条将缔约前过失确立为基本原则,但其规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最大的不足之处在于第219条的规定过于笼统,未能对缔约前过失进行类型化分析,包括缔约前过失的法理基础不准确、法律性质不明确、类型不具体、损害赔偿范围难以确定等。澳门民法现行规定应该进行分析检讨.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
2010年1月1日我国颁布了《2010—2013年全国啦啦操竞赛规则》(第四版)。规则的修订与更新,见证了我国啦啦操运动的迅猛发展,使其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更符合我国国情,更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本研究以最新发布的《2010—2013年全国啦啦操竞赛规则》(第四版)为研究蓝本,与《2006—2009年国际全明星啦啦队竞赛评分规则》进行对比;运用训练学、心理学相关理论,对规则的变化之处进行归类分析。通过分析新规则下啦啦操比赛的制胜因素,为我国啦啦队训练、比赛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自甘风险"的实证研究可知,《民法典》的"自甘风险"规则应明确自甘风险的基本构成与法律定位,即受害人在有预见或者知悉风险能力的前提下自愿参与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遭受损害,其中"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应采取限定解释.当该损害结果没有超出预期风险时,自甘风险可作为一项独立的免责事由.  相似文献   

12.
信息时代下,网络服务提供商(ISP)与著作权人在版权网络保护领域的纠纷日益频繁,为协调新兴网络产业发展与著作权保护之间的利益平衡,美国《千禧年数字版权法》(DMCA)率先设立了避风港规则,我国也借鉴了DMCA的立法形式,并于2006颁布《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对避风港规则加以明确规定。本文旨在探讨避风港规则适用中必须解决的法律问题,包括"ISP是否承担主动审查义务"、"如何认定ISP‘明知或者应知’侵权行为的存在"。笔者由衷希望对该相关问题的剖析解读有助于我国避风港规则的正确适用,并在此基础上推动我国网络发展与版权保护逐步走向相互促进、互利共赢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3.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我国刑法中最富有特色的部分,对于保障我国刑法的完整性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目前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备受重视,在《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刑事诉讼法》等多部法律中都有体现.但是这一问题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有诸多问题,主要是源于司法工作者对此理解不同.对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意义、内容、目标排除标准可推进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司法实践中有效实施,从而保障人权,实现司法的公正性,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竞技太极拳竞赛规则的演变过程及其对竞技太极拳发展趋势影响的分析,得出结论:竞技太极拳竞赛规则的发展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她对太极拳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太极拳的竞技比赛上,还包括太极拳社会民间活动的普及、太极拳国际化的推广。《全国武术比赛竞赛规则》和《全国太极拳剑竞赛规则》这两本规则目标定位不同,两本《太极拳竞赛规则》在修订上还需完善。太极拳的《两本规则》要互有分工、各有侧重、互相补充、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诚实信用原则及其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道德准则,同时又是现代法治社会的一项基本法律规则。诚实信用原则在民法理论中被称为"帝王条款"和"最高行为准则",我国《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这就以法律的明文规定确立了诚实信用原则在我国民法中的地位。本文在借鉴我国法学界对诚实信用原则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诚实信用原则的基本理论问题及其如何在具体司法实践中的适用等进一步加以阐述与探讨,以期对诚实信用原则的完善与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回顾并分析了自近现代以来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发展历程,研究指出:在特定的时期里,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每一次修改和完善对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武术逐步"竞赛化"、"国际化".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第一,国内外套路竞赛评判体系的非一致性;第二,未从根本上改观套路竞赛评价体系的"模糊评分";第三,套路竞赛规则过于复杂,"可操作性"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7.
我国法律对于不当得利制度的规定过于简略,难以有效指导司法实践。《欧洲示范民法典草案》对不当得利中得利进行了类型化的界定;并且依据得利是否可转移的性质,确立了不同形式的得利返还规则,应当为我国立法所借鉴。我国不当得利制度在得利的界定上应当在原有抽象概念的基础上作类型化的划分,拓宽不当得利制度调整的范围;在得利标准的认定上应当采纳客观主义标准;在得利返还制度上,应当依照得利性质的不同,确立起原物返还、价额返还以及替代物返还的多种模式;在返还得利的范围上,应当区分得利人得利时的主观心理,分别确定不同的得利返还标准;在价额返还的计算上,应当以不当得利请求权产生时得利的客观价值为计算标准。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国际海上避碰规则》条文中“碰撞危险”一词的实质性意义进行了探讨,并对该词的定义提出了看法,还对《规则》含义不清的第七条第一款,提出了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9.
"避风港"规则对于我国来说还比较陌生,各学者对其也有着不同的解读。"避风港"规则是一个"舶来品",国内理论上尚不成熟,但社会的发展已迫切需要法律对之加以规制。该规则应在何种情况下适用,又以何种形式避免其滥用,为数不多的法条如何在司法实践中操作是我们目前必须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土地承包经营活动中广泛存在环境保护义务,是公民环境义务在民法等典型私法中的反映。但其法律性质和特征与公民环境义务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具有私法性、预防性与公益性的特点。履行环境保护义务时,绿色理念与《民法典》的价值冲突是理念层面阻碍环境保护义务践行的天然鸿沟。《民法典》缺少直接规定环境保护义务的法律规范也是环境保护义务履行的文本阻碍。为解决环境保护义务的履行难题,应引入完整逻辑要素的绿色规则并严格限制环境保护义务的履行条件,实现在环境保护义务的公益属性与传统民法价值冲突中找到平衡点以弥合理念上的分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