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足球运动员的专项耐力进行探讨,对YO—YO间歇耐力测试与YO—YO间歇恢复测试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可以采用YO—YO间歇恢复测试对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进行体能测试的结论,并对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体能测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YO-YO耐力测试的原理、作用及在足球体能测试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YO-YO测试(间歇性耐力测试)的生理学、训练学原理,作用。认为:YO-YO测试是渐增负荷的力竭测试,分别动员了运动员的有氧系统、磷酸盐系统和糖酵解系统供能;YO-YO测试模仿足球运动中的节奏,把体能测试与足球专项运动特点结合起来,评价足球运动员的专项耐力素质。  相似文献   

3.
《体育师友》2021,(2):69-72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深入分析运动员基础体能测试的合理性,并在项群理论基础上,提出国家队基础体能测试优化的对策与建议。结果认为,国家队基础体能测试项目偏离专项、测试方式单一以及评分标准过于绝对,不利于运动员专项素质的发展和专项成绩的提高。最后,建议以项群理论为基础,强化基础体能测试的测试项目针对性,将测试方式多元化,评分标准引入过程性评价,考虑基础体能测试与专项体能、专项素质的联系,改善运动员基础体能测试与专项发展的非均衡现状,不断提升基础体能测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YO-YO间歇耐力测试和YO-YO间恢复测试是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评价足球专项耐力的方法,但国内相关研究较少.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分析综述其用于评价足球运动员专项耐力的有效性、敏感性及可重复性,以供足球训练参考.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YO-YO间歇耐力测试主要用于评价运动员在长时间间歇运动中反复进行大强度运动的能力,但相关实验研究较少.而YO-YO间歇恢复测试对于评价足球运动员反复高强度冲刺中的恢复能力有效性较好,并具较好的敏感性和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Wingate无氧功率试验,对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10名体育教育专业不同专项的学生进行Monark894E和POWERMAX-Ⅶ自行车功率计无氧测试,通过对两种方法测定的无氧功、心率、血乳酸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旨在确定不同受试对象可行训练的测试方法,为在体育科研及实际应用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影响评价的分析工具,以山西、河南、江西、辽宁4省为例,从经济、教育、公平公正性3个维度,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招生中实施的4种术科测试模式的社会影响及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身体素质"模式下的术科测试工作效率较高,但是不利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新生的选拔与培养,不利于体育特长生的升学,没有对高中体育课及课余体育训练产生好的导向与激励作用;"身体素质+非专项基本技能+专项"模式存在术科测试效率较低、测试过程公平公正性欠佳等缺点,但是有利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新生的选拔与培养,有利于体育特长生的升学,对高中体育课及课余体育训练起到了好的导向与激励作用;"身体素质+专项"和"身体素质+综合运动技能"模式的社会影响及实施效果间于上述两种模式之间。比较而言,"身体素质+非专项基本技能+专项"较优,"身体素质+专项"和"身体素质+综合运动技能"模式其次。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击剑专项测试训练仪的研制及对击剑运动员进行专项能力的训练、测试和分析研究,发现击剑专项测试训练仪在施加的反应时专门训练因素对于提高击剑运动员的选择反应时和动作速度有较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上肢力量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测试法,对国家游泳队优秀运动员上肢进行专项力量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肌电测试运动员陆上专项模仿动作,可观察运动员在专项力量练习时各相关肌群的肌肉力量水平和比例分布情况;通过滑轮拉力模仿蛙泳运动员上肢划臂动作的肌电测试,可观察运动员肌肉发力的顺序和技术动作的合理性,并发现各自肌群的力量现状及问题;通过不同负荷的两组高拉动作测试蝶泳运动员的上肢力量,可反映随负荷增加肌肉参与运动的纤维数量增加的趋势.提出不同运动员在选用同一练习手段时,应考虑承受负荷问题;在肌力测试中应考虑运动员自身的体重,相时力值的评价更能反映专项水平.  相似文献   

9.
运用现场测试血乳酸的方法,通过对吉林省优秀女子短道速滑运动员在常规陆地专项训练中的血乳酸的测试,结合冰上典型的速度耐力性项目1 500 m滑跑的血乳酸浓度的对比和理论分析,探讨其训练强度的合理性.结果发现,在旨在发展专项速度耐力的陆地专项训练中,运动强度偏低,不能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专项速度耐力,这是运动员比赛中出现后程无力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针对全国健美操联赛青少年测试赛的专项体能测试部分,从测试指标的选取、评分办法及测试结果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项测试指标的选取较为合理,基本可检验出运动员各项运动素质能力;耐力素质及柔韧测试中运动员容易获得满分成绩,评分标准过低;柔韧素质以静力性的方式测试不能准确反映运动员的柔韧性在实际难度完成中的情况,测试方式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应用YSI23型乳酸分析仪测定赛时各轮次乳酸值,为探讨优秀青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能量代谢特点和规律,结果发现短道各项目均具有以无氧代谢供能为主的代谢特点,尤其是1500m项目,运动员乳酸耐受力是比赛取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心率、血乳酸在赛艇科学化训练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赛艇训练中常用的训练手段进行血乳酸、心率的监测,发现在常用的训练手段中,心率、血乳酸浓度和运动负荷的强度大多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在训练实践中,心率可作为控制赛艇训练强度的有意义的参数.4mmol/L无氧阈功率训练不能达到乳酸状浓度的最高稳定态训练,无氧阈功率训练对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耐力能力的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13.
采用检测运动员运动后即刻的血乳酸并以此反映运动强度的现场测试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短道速滑运动员在年训练周期中的陆地训练手段进行血乳酸监控,探讨其训练强度的合理性。结果发现,旨在提高速度耐力的训练中,运动强度安排得不合理,导致了运动员的速度耐力不足,比赛中运动员出现后程无力的现象。因此,调整训练强度是今后训练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自行车运动员爬坡训练和训练台训练中血乳酸及心率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分析研究,找出提高乳酸耐受力训练水平和提高有氧能力训练水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赛艇是一项力量耐力性运动项目,在全程2 000m比赛过程中,高质量的力量和耐力水平,对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们对于机体能力的关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阶段。从持续训练法到法特莱克训练法,从间歇训练及其机制的不断探索到赛艇专项代谢基础研究,从乳酸阈模式到两极化模式,到现在的高强度间歇性训练,耐力训练方式的不断更新,推动着运动员能力的不断提升。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赛艇运动员力量和耐力,是赛艇项目教练员一直以来最为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速度耐力型项目供能特点及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速度耐力型项目的供能特点,以糖酵解供能力为主的运动项目,在运动时乳酸生成愈多,则糖酵解供能力愈强,愈利于保持速度耐力。提高运动成绩。提出了ATP-CP系统、糖酵角系统和有氧代谢能力等3个方面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7.
400米速度耐力训练关键段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400m训练的文献资料,结合自我对400m训练的理解确定提高400m速度耐力能力训练的关键段,以速度耐力储备、速度耐力训练关键段乳酸堆积量、速度耐力训练关键段运动持续时间对机体恢复、速度耐力训练关键段与400m节奏训练的转化关系等几方面论证400m速度耐力训练关键段的理论依据,并指出速度耐力训练关键段训练实施和与其它距离段的训练协调。  相似文献   

18.
以小鼠为研究对象,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小鼠运动耐力的影响。将雄性SPF级小鼠160只,体重18~22g,按体重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和0.15g/kg.BW、0.30g/kg.BW、0.60g/kg.BW3个剂量组,每组40只。小鼠经口灌胃给予大豆异黄酮30天后,分别测定负重游泳时间、血乳酸、血清尿素氮及肝糖原含量。实验结果发现大豆异黄酮高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明显延长,小鼠游泳前后血乳酸测定曲线下的面积、血清尿素氮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肝糖原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得出大豆异黄酮能提高小鼠运动耐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我国优秀皮划艇激流回旋运动员赛前集训血乳酸浓度来反映运动员常用训练手段训练强度的合理性。结果表明:针对灵敏因子、速度耐力因子与力量柔韧因子的训练手段的训练强度较低,而速度爆发力因子及腹肌因子的训练手段的训练强度适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旨在通过对高水平游泳运动员间歇性低氧训练(IHT)中血液指标变化的研究,进一步探求IHT的有关机制,为游泳运动项目建立相应的IHT模型,使IHT成为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有效辅助训练方法,促进运动成绩提高发挥作用。方法以陕西省游泳队男运动员为受试对象,在实验室条件下实施为期3 w氧浓度逐周递减的间歇性低氧训练,测试血液学指标、血乳酸、力竭时间、心率。结果(1)RBC、HB、HCT均在正常生理范围内,但有个体差异;WBC、Lymph%均在正常生理含量;(2)在逐级递增负荷中,间歇性低氧训练后运动员力竭时间延长,由1 606.57 s提高至1 689 s,力竭负荷由低氧训练前267.7 w提高到281.5 w;(3)乳酸阈功率在七位受试者中有一人下降,两人不变,四人提高,总体平均值提高12.25%。结论(1)血液指标检查结果IHT前后均在正常生理含量,说明IHT对于游泳运动员机能影响机制有别于高原训练;(2)经过IHT后,运动时间延长,表明IHT可以提高机体的耐力素质;(3)IHT后安静心率比训练前降低,且同级负荷时训练后心率始终低于训练前,表明心脏的输出功率增大;(4)乳酸阈强度提高充分显示IHT使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提高,运动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