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阅读是收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它要求教师重视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个性张扬的天地.让阅读教育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阅读是收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它要求教师重视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个性张扬的天地.让阅读教育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重视、珍视学生对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的质量。那么,如何有效进行个性化阅读呢?1创设平等对话的氛围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  相似文献   

4.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是指在阅读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个性化阅读要求老师重视、诊视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即条件氛围,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重视、珍视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即条件、氛围,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的质量。一、平等对话——个性化阅读的前提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无疑,对话将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道靓丽景观。它意味着学生从各种…  相似文献   

6.
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重视、珍视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即条件、氛围,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阅读过程,是阅读者再创造的过程,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实现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重视、珍视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即条件、氛围,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清晰地指出了在阅读教学中应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阅读教学应努力让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广阔空间,让学生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开展个性化阅读是必要的。下面就如何打造个性化阅读课堂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学参考书上的分析,往往是师生一致的标准,学生对课文的感受共性的多,个性的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发展。如今,尊重学生的独特的阅读感受,已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可,因此个性化阅读教学也就应运而生了。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珍视学生对课文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我的具体做法是:一.建立阅读成长档案是实施个性化阅读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可见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任何人都无法越俎代庖。为此,我们要实施行之有效的个性化阅读教学方法,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个引导者、点拨者。倡导个性化阅读,应该把阅读活动转变成学生自主探究和体验的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激发阅读兴趣,发展学生阅读个性,使其个性光彩散发,从而构建个性化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1.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重视、珍视阅读主体对客体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即条件、氛围,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学习者张扬个性的舞台,从而提高阅读的质量,达到学习的目的。让学生实现对文本的超越,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促进其个性化的发展。教师应注重学生参与的意识,即时捕捉学生显现出来的独特个性,让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乐趣。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让学生的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飞扬。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阅读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积极主动地思考,自主探究问题的答案.通过个性化的阅读积累、个性化的思考、个性化的表达,使“个性”在阅读教学中张扬。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根据这一建议,教师应当在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让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中心,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应该成为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感受幸福、表达自我、与他人交流的过程.阅读教学倡导"学生是读者、阅读要自主、阅读是过程"的观点,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营造支持个性的课堂环境,丰富个性化阅读的形式,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倡导个性化的表达,让学生的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  相似文献   

16.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一直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要任务之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从始到终贯穿着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精神。"个性化阅读"成为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实施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张扬学生个性、认真开发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优化主体性的教学过程、选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新课改下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就要求我们教师注重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提高个人阅读的质量。下面笔者就个性化阅读教学谈一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一、民主——个性化阅读的宽松环境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无疑,对话是阅读教学中的关键。它意味着让学生从各种束缚、定势和…  相似文献   

18.
个性化阅读的提出顺应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潮流,其主张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通过对个性化阅读的内在六大关系分析研究,提出个性化阅读要分清广义与狭义之别;个性化阅读教学追求个性和共性的和谐统一;教师要寻求个性化阅读体验和文本意义的平衡点;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要求有个性的教师;自主合作是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基本学习方式;加强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相结合是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组织形式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阅读自主权。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努力让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广阔天地,让阅读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20.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没有个性的阅读,没有创造性的阅读,只是一种“死读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受到审美乐趣。”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重视、珍视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即条件、氛围,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的质量。在十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逐渐积累了一些关于个性化阅读的经验,与大家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