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体育与科学》2016,(1):40-47
中国人喜爱艺术类足球的传统显然受到国人爱看杂技文化传统的影响。现代足球是英国乡村游戏与英美法系混合后的产物,已然传播到世界各国,世界杯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为浩大的单项竞技盛会。足球在中国的普及程度不及近邻韩国和日本,这并非中国体育的一种短板,而恰好体现出了大国特有的抗拒外来文化浸润的本性。足球中蕴含有丰富的杂耍性元素,是对儒家抗拒游戏精神的一种反动,直立行走给人类带来的缺失也在足球竞技中得以象征性弥补。现代足球在生态全面退化的当今具有再现古典理想国中自由精神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现代足球在中国传播得并不顺畅,足球以游戏的方式深刻地干预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并间接地影响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足球在传入香港和上海时,一度有过体教不分离的情况,并融合有书卷气和尚武精神,这种传统在日后却遭遇到解体。足球流入中国有传教士、水手和学校3种动能和途径。3种足球的传输方式都带有一种柔化的文化风范,并有效地促进了中国体育乃至社会的进步,强化了中国人对英式法系的理解。现代足球产生于英国的维多利亚时期,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缔造出了继古典奥运会之后人类体育发展的第二座高峰。快速实现了工业化的英国带动了橡胶业的发展,而橡胶工业对足球内胆的品质改进作用十分明显,足球在中国的传播自然带有维多利亚时代的风俗意味。现代足球对中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规则意识方面。足球在中国的传播显然超越了体育规程,具有综合性的社会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足球,应该向下俯冲 邢小泉,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开发部主任。多年的社会体育工作阅历,使他对中国足球有着独特的见解,他再三表示,这是地个人的看法和观点。 “我认为足球在中国是一个产业化很成功的体育项目,它有雄厚的群众基础。” “中国足球的产业化,源于国际足球产业化的成功。那么中国足球产业化的成功仅仅体现在吸引了企业大量的资金投入到足球这个项目上进行商业动作。足球从业人员的收入高了,而中国足球的水平却没有实质性的提高。企业的投入要得到回报,必然要大炒、特炒足球,让更多的人去关注足球,中国足球就这样被炒起来了。现在,足球已经被炒烂了。”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德国科隆体育大学Jürgen Mittag教授的访谈,以欧洲和德国休闲体育发展问题为现实关照,结合欧洲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对欧洲人独特的休闲理念,休闲方式,俱乐部体制和休闲体育学术研究、发展趋势进行探讨。欧洲人理念上重视休闲体育、强调参与自愿与平等、完善公共休闲设施建设、发扬休闲文化传统和发挥俱乐部作用,值得我国借鉴。访谈还围绕着欧洲和中国休闲体育比较、德国足球崛起、中国足球改革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现代足球源于英格兰,而传播到世界各地后形成了不同的风格与流派。足球的风格深刻地植根于人类的种族本性。德国足球人所展示出来的沉稳心态源自其民族性格,整体和谐性也是德国人信奉的一种价值观。荷兰人具有文静而谦逊的气质,阿根廷足球更推崇个人英雄主义精神,英格兰足球则以其铁血性见长。中国球员的刻苦、耐劳、尊重权威的态度近似德国人,而中国足球人悠闲、散漫、崇尚杂耍式、炫技式生活方式的风习又和巴西人极为接近,桑巴足球因此很难为中国以及欧美其他国家完全效法。现代足球是欧洲逻各斯主义设计理念、大航海精神的好奇心以及大数据时代的理性主义的融合体。足球中的国民性带给足坛更多的流派、风格的差异之美。  相似文献   

6.
寻人启示     
寻找有特殊足球经历的人(现场观看过世界杯、欧洲杯、欧洲联赛、国内联赛等比赛的人,或者经历一些特殊足球比赛的人),您可以通过《当代体育·足球版》这个平台与  相似文献   

7.
当今社会文化对学校体育产生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首先,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不需要全面发展就可以很好的生存,于是全面发展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文化对于人的片面发展似乎更加热衷,而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却并不在意。其次,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更多地去强调或褒奖一个人通过牺牲自己的健康去成就事业的牺牲精  相似文献   

8.
面对满目疮痍的中国足球,需要构建全面、长效、可持续发展的可操作性机制。通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足球发展历史,认为中国足球的症结在青少年早已是全社会的共识,"足球从娃娃抓起"的朴素观念已提出近60年,但青少儿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仍未建立,方法性的措施至今无从着手,足球现实发展更是处处碰壁。借助体育人文观,提出"共享运动"的青少儿足球发展新理念,强调体育事业的公益属性。通过学习日本等足球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构建由体育行政部门牵头,教育、民政、新闻出版、共青团等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全社会共同关注足球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立学校—社会—家庭相联的青少儿足球人才培养网络,这将成为中国足球未来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心中国的足球事业,习近平总书记长期关心我国足球的发展,多次做出重要的指示,强调了发展青少年足球的战略地位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大作用。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抓好青少年足球,坚持体教结合,锐意改革创新,推进校园足球普及,夯实国家足球事业人才基础,这一系列工作和目标成为摆在全国教育和体育工作者面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中国人的竞技体育观及其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技体育观念是指人们对竞技体育的根本看法,它需要有科学的理论思维支撑,而概念是思维的基本细胞。本文通过中国人对体育认识发展过程的论述,剖析中国人竞技体育观念的现状,指出中国人的竞技体育观念将随着体育概念的发展而发生改变,并探讨其发展趋势,从而为真正实现竞技体育从社会、政治需要转向人类追求健康幸福生活的根本需要,为新时期中国人竞技体育观的形成与建立提供理论参考。这不仅是对人类自身的尊重,也是体育最本质的回归。  相似文献   

11.
通过观察统计、归纳与对比分析的方法,对2007年在中国举行的第5届FIFA女足世界杯决赛阶段中国、德国、巴西、美国等4支球队的多项技战术统计指标做出研析,揭示中国队与前3名球队的共性特征及差异所在。认为:中国女足新老交替问题突出;整体进攻成功率较低,应重视定位球战术的发展;整体防守效率不高;缺乏核心球员组,个人能力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化框架里的足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正如中国文明的早熟一样,中国的儒家教育也是早熟的。千百年来,它推演着我们民族深沉的性格和心理,给我们民族增添了光辉,也设置了障碍。致使体育竞赛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只讲友谊,不求胜负,更无视创造。尤其在足球竞技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出头的椽子先烂”的文化“顽疾”,使得“无个性化”  相似文献   

13.
从文化的系统结构,即物质层面、行为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对中国足球文化进行了客观地评价。认为文化的三个层面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中国足球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不应是中国足球缺乏创造力和表现力的替罪羊,中国足球应在秉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不断融合西方足球的先进要素,在继承与融合中求创新。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逻辑梳理等方法,对中西方身体观与英式橄榄球身体文化的逻辑关系进行研究。经研究发现:中国身体观受中国传统文化道家的影响逐渐建构成"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和谐发展观,而西方身体观则受古希腊奥运会和身体与精神的二元对立的影响,西方以协调且富有力量的身体为荣,并力求超越自我,与阻止身体达到完美的一切障碍进行斗争,逐渐形成外在竞争和自我突破的身体观。而英式橄榄球以激烈的身体对抗为基础,逐渐建构成肉搏、团队、超越性身体文化,这种身体文化与中国身体观的发展逻辑相向而行,但却与西方身体观的发展逻辑不谋而合,同时这也是阻碍我国橄榄球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此,我国应该推广及普及英式橄榄球运动,以英式橄榄球运动为渠道,促进中西方身体观的交流与融合,使中西身体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相似文献   

15.
中西文化比较看中国足球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比较中西方文化的特点,研究民族文化,情感、行为方式和人文环境对本民族足球运动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剖析了足球运动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提出中国足球水平的提高,必须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兼容并蓄地接纳并吸收世界各国优秀足球文化.  相似文献   

16.
传控打法是足球中最常见的技术环节和战术体系,其具有密集性、速度感、复杂性特点,是构成足球赛事的基本动力。现代足球中的传切配合追求的是对空间的分割感以及人与球的流动性存在状态,它再现了群居动物性猎食者的狩猎范式。传控打法追求团队协作的极致形态,既蕴含一种反英雄主义元素,也高度宽容英雄主义式的表演。传控打法的核心是短传渗透,衍生形态是长传疾攻,最高境界是全攻全守,精华在于节奏之变化,因此具备了很强的观赏性,并展示出自然界中所有可移动物体的流动律则。传控打法演示的是人类的史前性生活范式,展示出自然世界自身的和谐性,足球由此而构建出相对独立的美学体系。  相似文献   

17.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名片已经被世人所接受,武术深受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其中处处体现着古老民族的优秀智慧.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武术中的“天人合一”观念进行了剖析.研究认为,中国武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哲学文化的影响,在武术修炼过程中,和谐平衡的价值观、师法自然的学习观、拳道合一的修炼观较为突出的展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8.
蹴鞠在中国一直呈现出传承有序的格局,具有清晰的历史存在序列。蹴鞠符合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条件。有关蹴鞠的起源一直存在黄帝说、殷商说和春秋战国说3种说法。中国古代蹴鞠在文献学、文物学、图像学的层面皆可得到验证,国际足联为此而多次宣称足球起源于中国。但是,大多数中国人仍然习惯于否人中国是足球创始国的地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要点在于文化的惯性。蹴鞠虽源于先秦时代,却在后世的演化过程得中凝结大量儒家文化的内涵,其含蓄的竞技过程、中庸化的竞技理念、纯表演性的杂技意识,都充满了古典意蕴,而与蹴鞠相匹配的文化元素是花园、庭院以及其他市井化的文化景观。现代足球则具有专业性、对抗性和制胜性的特征,寄托着欧洲逻各斯主义中抵抗零和游戏的特殊价值,两者共同完成了世界性足球文化的构建事宜。  相似文献   

19.
中国足球球迷文化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足球球迷现象有着极其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经大量文献资料考证,中国足球球迷的产生、发展以及他们所发挥的功能均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之影响,在与现代足球这一外来文化的融合中所产生的中国足球球迷文化现象。从不同角度与层面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中国足球球迷经历了一个由个性逐步发展到群体,从自在走向自为的演化过程。足球球迷现象不是一种孤立的社会现象,它的兴盛衰落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背景紧紧相连。  相似文献   

20.
足球文化是足球运动发展的核心,繁荣足球文化是发展足球运动的必然。制度文化是足球文化的关键。繁荣中国足球文化需要找出自身制度文化中存在的问题。金砖国家足球文化发展水平具有差异性,通过横向比较国家间的足球文化可以看出我国足球文化存在的问题。利用社会交换理论得出中国足球制度文化存在权威衰弱的趋势,并会影响到中国足球运动的进步。针对相应问题,提出中国足球管理者应该协调俱乐部利益分配,减少俱乐部内部分歧和强调现代足球竞技属性,鼓励参与者良性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