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语言并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它和思想品德、文化素质等密切相关.幼儿教师的语言素质首先是一个师德修养问题。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他的语言应该是热情洋溢的肺腑之言,能够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能够培养幼儿健康向上的情感。其次是专业知识修养和语言训练修养。教师要尽量扩大知识面,掌握幼儿教育的规律和发展,不断搜集专业信息,博采众长,  相似文献   

2.
幼儿对语言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三至六岁是幼儿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幼儿园语言教学能够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因此,幼儿教师应积极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努力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注重日常的语言活动,促进幼儿园语言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庄红 《孩子天地》2016,(6):233-234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也逐渐进入到公众的视野当中。幼儿园老师的语言魅力是幼师本身的教育姿态的一种表现,也能体现幼儿教师本身的思想情操和自身的文化修养等综合素质。本文主要从幼儿园老师的语言魅力着手进行分析,阐述了幼儿园教师的语言魅力对幼儿语言发展的促进作用,对其提出了一定的讨论,希望今后的幼儿语言教学能够得到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个人的语言修养是其精神修养的一面镜子。因而幼儿教师的语言修养是必不可少的一课。幼儿正处在学习语言、发展智力的最佳期,所以,幼儿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要让孩子们正确地学习和掌握祖国的语言,为提高全社会民族的语言水平尽心尽力。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教师的自身修养可分为两方面:一是专业素养,如教师的职业意识,专业思想,专业知识、技能,对幼儿的情感等。二是教师个人品德方面的修养,如性格,言语谈吐,行为举止,生活习惯,仪表服饰,气度等。对于个人来说,这两者是相互交融的,它们呈现为一个自然、和谐、统一、完整的教师形象。幼儿好模仿,好奇心强,分辨能力差,同时他们又正处在性格萌芽,品德行为习惯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的语言、行为、习惯等无不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加强幼儿园教师的自身修养,对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语言集体教学活动是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和语言能力培养的主渠道,是语言教育的主体,教师在语言集体教学活动中,要采取有效策略来培养幼儿想说、敢说、能说的能力,以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一、精彩的示范语言让幼儿说得"好"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因此,我们着重研究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做到语言规范和语言生动优美,让小朋友喜欢听,又学得会,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
正语言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涉及文字水平、修养等等。幼儿园是一个人一生的起始,甚为重要。下面笔者浅谈一下自己在教学中提高幼儿语言素质的点滴体会。一、把思维训练贯穿始终要研究、表达好语言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每个人都要经过艰苦的训练,才能够成为语言的大师、文字的巧匠、表达的高手。培养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实质上就是培养幼儿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输出思想)和通过语言理解别人的思维(汲取  相似文献   

8.
教师要能够在角色游戏中激发出幼儿对语言表达的兴趣,能为幼儿创设出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也能够通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幼儿与幼儿之间互动的方式让幼儿在无形中有意地学习语言,在不断的实践与交流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以及与幼儿交流、联络感情的重要工具。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一个能够正确使用语言的幼儿,才能更好地进行思维。可见,语言发展水平如何是鉴别幼儿智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心理学家指出,2—5岁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也是幼儿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期。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根据《纲要》的要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7,(25):179-180
教师激励性语言是指教师针对幼儿的言语及动作行为做出的能够进一步激发幼儿学习动机的言语回应。激励性语言能够激发幼儿的自信心及学习兴趣,幼儿园课堂中教师的激励性语言是随机产生的。本研究围绕"老师激励性语言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这一核心问题,对教师激励性语言的如何运用以及语言的表达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各种策略的激励性语言对幼儿身心发展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本研究对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叶季莉 《考试周刊》2011,(19):229-230
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活动中脑力劳动的效率,应把教师的言语修养问题跟其他同样重要的问题放一起,作为全体老师特别关心的对象。”教师有效的教学语言可直接降低幼儿学习数学的困难性。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以及与幼儿交流、联络感情的重要工具。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一个能够正确使用语言的幼儿,才能更好地进行思维。可见,语言发展水平如何是鉴别幼儿智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心理学家指出,2—5岁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也是幼儿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期。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根据《纲要》的要求,结合本园幼儿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而发展幼儿的语言,提高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麦彩芳 《成长》2020,(4):160-160
区域活动是一种对幼儿意义重大的游戏活动,教师的言语指导是促进儿童探索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如何运用指导语、幼儿园教师指导语有什么特点的研究,有利于教师对自身言语指导进行更深刻的反思,不仅能提高幼儿教师的语言素质及其师德修养,还能将幼儿的智力进行进一步开发,不断激发出幼儿的学习能力,提升幼儿健康的情感。  相似文献   

14.
幼儿时期是人的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幼儿在进入幼儿园后,会长期与教师交流,教师的行为和语言对幼儿成长有重要影响。教师的积极、正面的语言行为能够有效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幼儿教师要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划分的五大学习领域当中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其明确指出,教师需要引导幼儿达到“倾听与表达和阅读与书写准备”,这两个目标要求幼儿能够在幼儿学习时期认真听且能够听懂别人的常用语言,并有能力清楚地进行相应表达,阐述自己的意愿,且具有文明的语言应用习惯,让幼儿能够“说”出一个好未来;幼儿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看懂故事书,喜欢听故事,并有书写的意愿和初步的技能。在本文中,笔者将以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提出自己几点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有一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教师和伙伴成了他们主要的生活伴侣。其中教师在幼儿园的言行将对幼儿有着重要的影响,有的教师语言对幼儿的发展是积极的,能够促进其良好地发展,有的教师语言可能对幼儿有着一定的创伤。  相似文献   

17.
教师教书育人离不开语言,良好的语言修养是教师必备的条件,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作为教师,在不断提高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本文试从四个方面对如何提高教师的语言修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幼儿语言教学中应用游戏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的学习环境,能够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灵活运用游戏深入挖掘贴近生活的素材,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当前语言教学与游戏教学的融合已经被广泛应用起来,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与游戏有效结合起来,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不断调整教学方向,有利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语言交流是幼儿园教育的一部分。长期以来,语言教育的特殊功用,一直受到大家的关注。在幼儿一日活动中,交流不仅是幼儿身心特点的反映,更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幼儿喜欢交流,交流能够更好地互动,能让孩子发现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如果能够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与教师、环境、自然、文学作品、材料等等进行有效交流,对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其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黄虹 《中国培训》2003,(8):56-56
教师课堂语言锤炼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强和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文化修养我们不能设想一个经常出口错误百出的教师会受到学生的欢迎,一位常常被学生问倒的老师能够得到学生的爱戴。教师专业知识水平和文化修养决定着其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精通本专业知识,并具有深厚文化修养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才能稳定和高大。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加强自身修养,是提高课堂语言艺术的基础。二、讲究语言艺术教师课堂语言要有吸引力。言为心声,练语言实际上是练思想,练思路,练情操。课堂上运用准确周密、简洁生动、幽默诙谐、有张有弛、抑扬顿挫、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