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教学镜头一: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雨点》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雨点还会落在哪里,在干什么呢? 生1:雨点落在花瓣上,在花瓣上跳舞。 生2:雨点落在玻璃上,在玻璃上画画。 生3:雨点落在草丛里,在草丛里打滚。  相似文献   

2.
教学镜头一: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雨点>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雨点还会落在哪里,在干什么呢? 生1:雨点落在花瓣上,在花瓣上跳舞. 生2:雨点落在玻璃上,在玻璃上画画. 生3:雨点落在草丛里,在草丛里打滚.  相似文献   

3.
犤教例犦《雨点》(苏教版小语国标本第二册)师:雨点还会落到什么地方呢?它又会怎么样呢?请你来当小诗人,也来作一句诗。生:雨点落在玻璃上,在玻璃上滑滑梯。生:雨点落在花瓣上,在花瓣上跳舞。生:雨点落在头发里,在头发里走迷宫。生:雨点落在荷叶上,在荷叶上划船。生:雨点落在瓦片上,在瓦片上打鼓。生:雨点落在雨伞上,在雨伞上溜冰。犤评析犦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强烈的活跃的想象是伟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属性。”在人的智力活动中,想象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自由想象、独立思考的机会。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  相似文献   

4.
《雨点》是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首小诗歌,分别写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动态。教学中我抓住四个关键词语“睡觉”、“散步”、“奔跑”、“跳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分析雨点的动态变化。在指导学生熟读背诵后,我又安排了一个迁移练习,启发想象,拓展延伸。师:这首诗歌写雨点落在水里怎么样,那么,雨点还会落在哪儿呢?它又会是什么样呢?(学生自由想象,片刻后发言)生:雨点落在草丛中,在草地上捉迷藏。生:雨点落在我脸上,亲亲我的面颊。生:雨点落在荷叶上,在荷叶上睡觉。师:有谁见过雨点落在荷叶上的情景?能说出来吗?生:…  相似文献   

5.
师.(生齐渎课题后)猜一猜作者下文会写什么。 生:写春天的雨点是什么样的。 (生读课文,发现刚才猜的不对) 师:既然不是写春天的雨点,那是写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雨点     
雨点落在花伞上,在花伞上唱歌,歌声那么动听。雨点落在玻璃窗上,在窗户上打鼓,鼓声那么悦耳。雨点落在花瓣上,在花瓣上跳舞,舞姿那么优美。  相似文献   

7.
雨点     
雨点落在花瓣上,在花瓣儿上跳舞。雨点落在叶片上,在叶片上滑滑梯。雨点落在草丛里,在草丛里捉迷藏。雨点落在蜘蛛网上,在蜘蛛网上荡秋千。雨点落在伞面上,在伞面上打鼓。雨点落在房顶上,在房顶上做操。雨点$江苏东台市安丰镇小学一(2)班 $江苏东台市安丰镇小学@方晓霞 $江  相似文献   

8.
一、谈话导入,欣赏封面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本好看的图画书。(出示封面)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生:上面印有一朵漂亮的花。生:这朵花的花瓣有好多不同的颜色。师:这是一朵拥有不同颜色花瓣的花,看看都有哪些颜色。  相似文献   

9.
《探索月亮的秘密》教学纪实点评:王玉琴执教:李春梅一、揭示主题师:有时挂在树梢,有时落在山腰,有时像块圆盘,有时像把镰刀。这是什么呢?生:月亮。师:对。你们想了解月亮的一些情况吗?生:想。师:好,这节课就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共同去探索月亮的秘密。(...  相似文献   

10.
课例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蒲公英》最后一句话:"只有落在泥土里的种子茁壮成长起来,他们在金灿灿的阳光下竞相开放,把大地装点得更加美丽。"有位教师这样展开教学。生1:老师,什么是"竞相开放"?师:(欣喜)这个问题问得好。谁来解答?生2:竞相开放就是开放的意思。生1:那么为什么不用"开放"而要用"竞相开放"呢?生2:(不等老师说话,补充)因为"竞相开放"是成语。  相似文献   

11.
案例一:《燕子》教学片断。 师:燕子的羽毛是怎样的? 生:(齐)乌黑光亮的。 师:燕子的翅膀呢? 生:(齐)俊俏轻快的。  相似文献   

12.
<正>板块一:回顾复习,明确观点1.回顾课文,板贴位置。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青蛙坐在——生:井里。(黑板上贴着一口水井的画,师板贴青蛙到画中的井底。)师:小鸟飞来,落在——生:井沿上。(师板贴小鸟到画中的井沿上)2.回顾争论的问题,明确双方观点。师:它们进行了三次对话(出示三次对话),它们主要在争论——生:天有多大。师:小鸟认为天——生:无边无际。(师板贴“天无边无际”)  相似文献   

13.
题一木板竖直地立在车上,车在雨中匀速行驶一段给定的路程,木板板面与车前进的方向垂直,其厚度可忽略.设空间单位体积内的雨点数目处处相等,雨点匀速竖直下落.落在木板板面上的雨点数量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过程】一、翻折图形,唤醒认知师:长方形的对称轴在哪里呢?生:长方形有横着、竖着、对角线上的4条对称轴。(请学生来折一折)师:(追问)碰到什么困难了?生:我发现长方形斜着的怎么折都不能重叠在一起。  相似文献   

15.
韩非 《教学与管理》2011,(11):48-49
在一次校内研究上,我校一位青年教师在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课时,他对第二自然段中“疾驰”一词的教学处理引起我的思考。 师:疾驰是什么意思? 生:速度非常快。 师:你能把这个速度读出来吗? 生:读。(语速快,情感淡。)  相似文献   

16.
吕国庆 《科学课》2009,(12):24-25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出发,探究基本电路的连接 师:(出示一只手电筒)同学们,这是什么? 生:手电筒。 师:你能使它发亮吗? 生:能。  相似文献   

17.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出示三角板)这是什么?生:三角板.师:它为什么叫三角板呢?生:因为它有三个角.师:那三角板的角在哪里?请你用手摸一摸.  相似文献   

18.
我在教学“肺”字时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师:(幻灯上打出“脯”)这是什么字?生:这是“胸脯”的“脯”。师:谁来说说我们的胸脯里有些什么器官?生:有心。生:有肝。生:有肺。……师:下面,老师来作个透视,你们会看到什么器官?(依次抽去“脯”的一点和两横,“...  相似文献   

19.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喜欢玩拼图吗?(喜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玩拼图开始。(拿出一小块拼图放在拼图里)这块拼图合适吗?生,:太小了。师:怎么看出来的?生2:拼图与拼图之间有空隙。  相似文献   

20.
关注习作教学中的有效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有效指导应增强学生的需要意识【案例一】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样东西。(举起一朵大红花给同学们看)这是什么?生:大红花。师:(板书:大红花)下面的红带上写的是什么字?生:文明少年。师:这朵花该献给我们班的哪位同学呢?请你们推荐一下。生:我推荐刘一秋。师:同意献给她的举手。(有一半学生举手)请你把她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