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发展性教育理念引领下,幼儿园要切实关注教师专业成长与自主发展的合理需求,努力为教师的自主发展搭建平台,提供专业支持,促进教师的自主专业成长,以教师自主发展来实现幼儿自主发展。一、注重营造人文环境,激发教师自主发展意识依托发展性教育理念,教师内在动力是其自主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教师"自主成长"的身心支持性因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教师成长档案袋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自主发展、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新课程理念下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同时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等工作进行科学的评价,是目前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袋有三方面的功用:一是记录教师的专业成长轨迹,使教师比较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是教师自觉、主动地行为进而努力实现自身专业素养,包括知识、技能、情意等不断地提升、成长和成熟的一种能力品质。文章以自编的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性及其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为工具,随机抽取1000名中小学教师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着重分析了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状况,揭示了影响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各种因素,为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促进教师自主地成长提供了一些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刘富强 《农村教育》2005,(11):48-49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其教育行为不断改进、教育思想不断成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校管理者不仅要能够唤醒教师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教师投身于教育实践的热情.还要建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机制。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必需的支持与帮助,实现与教师的共同发展。“理念种植与教育实践分析”是一种有效的校本培训模式.它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润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师专业成长,要向下植根,从文化认同、情感联结、技能锤炼中蕴蓄专业成长内生力;要向上舒展,以登山者的姿态拾级而上,以合作者的角色融入项目,以发展者的定位参与评价;面向未来,教师要做自觉的教育者、自砺的学习者、自主的实践者。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大量个案研究的某础上,以江苏名师的集体个案为例,分析指出:文化是教师成长的母乳,历史_文化与教研文化传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土壤;自主发展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空间;学习、实践、反思与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路径,旨在为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7.
构建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提供教师参照的发展性评价指标.形成教师参考的能力梯度表,为老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可行性参考指标体系,并以学校、教师本人为实施主体,激发教师自我更新的内驱力,从而促进教师可持续性的专业成长,积淀出积极的学校评价文化,让老师感受到专业成长的幸福.并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借鉴企业管理中"成长追溯系统"的基本理念,基于本区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上海闵行区突破教师人事档案记录的局限性,试图建立以信息技术为支持、符合大数据特征的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档案系统。作为教师管理的工具,这一系统具备数据采集、信息交互、追溯查询、评价反馈、学习成长等功能,包括"教师基础信息"和"业务成长档案"两大板块,为开展基于电子档案的区域性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国家要求职业院校教师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创新思维能力、社会服务能力以及拓展数字化应用能力,为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和基础。通过分析研究职业院校教师成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对职业院校教师的要求,从专业发展支持系统、多元教师评价体系、职业发展路径、师资队伍管理理念、数字化教师培养等方面构建了教师成长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0.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为鼓励教师参与教学研究,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笔者在调查的基础上,对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教师自主发展的策略和评价方式,以期实现教师的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教师评价存在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评价理念过于落后、评价主体不完整、评价方法不科学等方面,不利于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发展。教师评价应该从正确处理奖惩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关系,凸显教师自主评价、突出人文关怀,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增强教师评价的客观性等方面着手,逐步找准形成性评价与绩效性评价的平衡点,更好地发挥教师评价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导向作用,促进教师的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教师专业成长需求分析是教师培训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从教育理念、知识、能力三个维度对河南省688名高中教师的专业成长需求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依据需求分析提出了旨在提高教师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意见和建议,如高度重视教师专业成长中的迫切需求、积极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及培育相关需求、推进教师专业成长需求分析的专业化,等等;以期为河南省高中教师培训的长远发展提供策略支持。  相似文献   

13.
尹萍 《上海教育》2011,(7):69-69
自主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动、独立地将自我教育行为过程作为思考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计划、评价、反馈,以调节自己的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必由之路,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尝试以自主反思为切入口,来调整教师的教育行为,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4.
英国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新体系:理念、标准及实施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进入21世纪。英国政府针对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教师评价制度。本文从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效果三个方面阐释了英国新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希翼对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和课堂教学评价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5.
教师成长应从塑造专业精神切入,通过集中培训激发和引领教师专业成长,远程培训为教师成长提供必要的专业支撑,校本研修引导教师在行动研究中发展,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强调小组团队学习,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使教师习得专业知识,形成专业技能,构建教学模式,形成教学风格,实现专业成长突破,成长为成熟型、并向专家型方向迈进的教师。  相似文献   

16.
激励与评价是幼儿园教师重要的专业能力之一,以往探讨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与激励性评价行为的关系的研究较少。文章使用文献研究法探讨两者间的关系发现: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儿童观、研究者角色、专业发展自主意识与能力三个方面影响教师激励性评价行为;激励性评价行为通过形成个人教育哲学、在关键事件中促进专业成长、促进实践反思式专业成长、提高主体性、实现探究式发展五个方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关于教师专业发展建议如下:反思自己的儿童观,不断提高教育智慧;提高激励性评价水平,实现专业能力发展。同时建议幼儿园管理者减少行政文书类事务。  相似文献   

17.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几种评价方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亟需建立一种新的教师评价制度,这种评价制度应既能起到评价教师的作用,又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本文简要介绍4种将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相整合的学校管理方式。“教学文件包”融专业发展与终结性评价于一体最近,在英国有一种新的趋势,就是建立专业成长与传统评价(终结性评价)轮流进行的评价模式,以进一步完善教师评价。这种模式在传统评价前增加了教师自主评价和自主发展的发展性环节。在传统评价的基础上各校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设定教师评价标准;在不进行终结性评价的年份,教师可以根据教师评价标准进行自主评价,并依据发现的差距自主…  相似文献   

18.
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教师专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技术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技术载体,丰富了教师评价手段,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文章以本校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系统的研发构建为例,阐述基于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激励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使教师不断地获得专业成长的关键是不断调动教师自身的内驱力,使校本走向师本,即以教师发展为本,唤醒教师的事业追求和自我价值。教师是自我导向、自我驱动的学习者,是专业发展的主体。学校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支持,搭建平台;让教师自主设计、规划自己的成长方案;让教师自主发展研究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惑,并不断地反思,从而不断得到成长。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实施以来,无论是年轻教师还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都面临严峻的考验。新课改要求学生做到“自主、合作、探究”,这其实更是对教师的要求。因为课程结构改革在教学内容上的最大变化不在于知识点的增减,而是教育理念、培养要求和教学定位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探究精神,尽快掌握专业发展的策略和技能、激发教师的能动性及创造性,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工作方式改变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隐化,让昔日的“教书匠”全面变身为“创造”。为此,学校从改变教师工作方式入手,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为途径让教师体验到自身发展需要及自主学习的内驱力。从而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宏观建设教师队伍;以改革学校校本教研为抓手,从“问题式教研”入手,发挥其自主教研、合作探究的能动性,以“邀请式听评课”为平台,为教师提供合作教研,探究发展的交流空间;以探究教师评价机制为根本,大力激发教师的自主能动性,为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并让其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进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工作方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