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篇分析和对传信范畴的研究分别是近年来语言学界的热点话题。由于话语中传信语的选择能够体现出话语信息的来源或可靠性,并隐含着说话人对信息的态度,所以对新闻语篇中传信语使用情况进行研究,既能够反映新闻语篇的特点,又能体现出传信语使用的特点,并揭示出记者的认知背景。  相似文献   

2.
传信范畴在汉语中是怎么样的语言表现形式,汉语说话者在会话中如何使用传信语来表达信息来源以及自己对所传达信息可靠性的判断。说话者和听话者在会话中如何使用传信语来传达信息,如何通过传信语表示该信息在双方信息疆域中的位置。我们提出了汉语传信范畴的模式,即汉语说话者使用传信语表达信息的一般倾向性。  相似文献   

3.
学术话语是一种比较特别的文体形式,学术话语不仅是简单的叙述研究成果的过程,而且是一种重新构建研究活动的过程。在学术话语中,作者既要表明自己的学术观点,又要照顾到学界同仁的“面子”。基于这个认识,本文引进“传信范畴”的观点,从语篇的角度着重分析学术论文中的传信语的语用功能及其反映的学术社会意识,以期对学术论文的写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这篇文章将以历史教科书为例,从“传信范畴”的角度去揭示真理的相对性及教科书是如何运用语言来选择和反映客观世界的,提出在教科书中传信语有时会起到逆向的作用,这在其他文体中是不多见的,从而提出可以通过传信语的使用情况来认识不同文体的特点和差别。  相似文献   

5.
该文以新疆英语新闻为语料,以BBC-home News作为参照,旨在探究新疆英语新闻语篇中话语标记语的使用特点和规律.研究结果发现:第一,新疆英语新闻和BBC-home News在新闻语篇中使用的话语标记语不同,与BBC-home News相比,新疆英语新闻在使用话语标记语的数量方面较多,种类方面较少.第二,新疆英语新闻对少数附加性和时间性标记语使用过度,对某些选择性、强调性、和对比性标记语如or,very,but使用过少,对总结性标记语和无明确含义填充语没有使用.该研究对新疆英语新闻工作者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该文以新疆英语新闻为语料,以BBC-home News作为参照,旨在探究新疆英语新闻语篇中话语标记语的使用特点和规律。研究结果发现:第一,新疆英语新闻和BBC-home News在新闻语篇中使用的话语标记语不同,与BBC-home News相比,新疆英语新闻在使用话语标记语的数量方面较多,种类方面较少。第二,新疆英语新闻对少数附加性和时间性标记语使用过度,对某些选择性、强调性、和对比性标记语如or,very,but使用过少,对总结性标记语和无明确含义填充语没有使用。该研究对新疆英语新闻工作者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汪小艳 《文教资料》2008,(10):55-57
文章以功能语法、语篇分析理论中的情态系统理论为理论框架,分析汉语经济新闻语篇对情态系统的选择特征,体现语篇对情态系统选择上的限制作用,并通过揭示汉语经济新闻语篇情态系统与语域中的话语基调相对应,来解释汉语经济新闻语篇的情态系统特征.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一定规模的真实语料对不同人称主语了2句与传信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定量考察,发现了2偏爱出现在与话主第一人称相关联的句子之中,第三人称主语了2句使用传信语的数量要比其他人称多,第一人称主语了2句偏爱主观传信语而第二、三人称则偏爱客观传信语,并从交际双方对信息的知晓度和权威性角度来解释上述规律。本文从人称、语气、信息传递等多角度研究汉语传信范畴在言语交际中的表现,有助于动态考察传信范畴,以及传信范畴与其他范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基于生态语言学视角,结合气候变化论域下的生态哲学观,借助对美国气候变化新闻语篇中态度资源的考察,探赜其呈现出的生态理念与生态价值取向,以此鼓励有益性话语,改善模糊性话语,抵制破坏性话语。研究发现:气候变化新闻语篇中态度资源的三个子类使用频次的排序依次为判断资源、鉴赏资源和情感资源;气候变化新闻语篇中的态度资源分别呈现出有益性生态取向、模糊性生态取向和破坏性生态取向。本文通过探析美国气候变化新闻语篇中的态度资源,检视出“美国至上”“经济优先”等有违生态和谐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朱青 《文教资料》2012,(29):37-39
新闻语篇作为特定语体,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利用新闻语篇的具体分析,发现新闻语篇的连贯手段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新闻语篇连贯建立在能体现新闻英语特点的手段上,受到新闻语篇内容的语类限制.还与新闻报道中语域词汇的运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话语标记语是语篇中起连接作用的词或短语,其大量存在于听力语篇中,起到了构建文章框架,强调有效信息和辅助预测信息等语用功能。对听力语篇中话语标记语的种类及其语用功能展开研究,探讨利用话语标记语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采用批评性话语分析领域的代表人物Fairclough的三维分析模式理论,从批评性话语分析角度对一篇CNN报道进行了分析。从中反映了在新闻语篇中体现话语文本互文性的“话语表现”与“杂语性”是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同时也体现了新闻语篇中代表不同权力阶层的“声音”是如何被很好地融合、搀杂,以用来表现不同权力阶层的意识形态的。  相似文献   

13.
利用语料库研究方法,基于自建小型语料库,随机选取在VOA中10篇经济新闻语篇为语料,结合人际功能中的情态,集中分析经济新闻语篇中情态的使用情况所体现的意识形态功能。通过对经济新闻语篇中情态使用情况分析,揭示经济新闻语篇如何通过情态来实现某种隐含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根据韩礼德的界定,语域指的是“语言的功能变体”。所谓功能变体就是因情景语境的变化而产生的语言变化形式。通过对新闻语篇的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分析,我们看到语域分析为新闻语篇分析提供了一个多层次和多功能的理论框架。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语篇的语义和文体特点。  相似文献   

15.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认为,语言活动受语境支配,不同语境下的语言使用构成不同的语域。语域和文化语境与情景语境密切相连,由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构成,这三个语境要素分别体现为语篇的三种功能:概念、人际和谋篇功能。由此可知,语篇总是体现出一定的语域特征,通过对语域特征的分析,即对语篇三种功能的分析,进行整体语篇教学,就能准确理解语篇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提高阅读效率。  相似文献   

16.
张晶 《煤炭高等教育》2005,23(5):114-115,117
通过对部分英语新闻语篇所使用的衔接手段进行的对比分析,论证了英汉新闻语篇均运用相同类型的衔接手段以达到衔接与连贯的目的;而由于语篇写作特点的限制,英汉新闻语篇在衔接手段的运用上有着不同于其他类型语篇的特点;同时,英语新闻语篇与汉语新闻语篇在不同衔接手段的使用频率上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7.
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传信范畴是深层认知过程的语言学反映。论文在对汉维语语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汉维语的传信表达方式,揭示汉维语语言结构中表示信息来源的异同,进一步印证出维吾尔语传信范畴已经语法化成一种语法范畴,而汉语传信范畴是一个语义—语用范畴。  相似文献   

18.
关文玉 《西江大学学报》2004,25(1):32-36,50
在Stenstrdm对话语标记语研究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三位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口语语料的分析,探讨话语标记语yeah在口语语篇中的位置及交互关系,指出它对口语语篇的流利性起到积极的作用,并提出在口语测试中应正确看待话语标记语的使用。  相似文献   

19.
在不同的语域中,隐喻的种类和出现频率会有很大变化.在英语新闻报道中,概念隐喻主要体现为名物化和形容词化,后者的使用频率高于前者;在不同题材的新闻中,隐喻的使用有所不同.研究表明:隐喻的使用受语域三变量,即语场、语式和语旨的影响和制约,并体现新闻报道简洁、客观、正式和书面化的特点.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把握并运用隐喻使用的特点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能,在遣词造句上体现新闻体特征.  相似文献   

20.
传信就是通过说话人表明信息的来源.论文考察和分析现代维吾尔语的传信范畴,通过分析维吾尔语的语法表现形式,探讨维吾尔语是如何选择传信策略去表达认知立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