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只围绕课本和课堂开展教学或者学习的话,都达不到新课程的要求。特别是学生在开展学习活动过程中,我们必然要在课本的指导下,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性的活动,这也必然要求教师和学生使用课程以外的一些相关的资料,如网络、图书馆、校本资源、乡土资源等等。在这些资源中,乡土教材作为初中历史教学的补充教材,乡土教材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文剑 《科教文汇》2012,(14):72-73
作为课程资源之一的乡土资源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重点。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而言,教师应深入认识语文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掌握开发利用的基本方法,在筛查、规划、共享中丰富课程内容,实现课程的丰富多样化和最优化。  相似文献   

3.
开发乡土教学资源 追寻历史教学的“动”与“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裘萍 《科教文汇》2011,(14):116-116,121
以挖掘乡土教学资源为抓手,在生活中寻找历史教学的灵感。本文认为乡土史教学能有效贯彻执行两个"有利于"课程标准,乡土资源是学生最信服、最易接受的教学资源,乡土史教学符合历史与社会课程特色和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4.
汪琼珍 《科教文汇》2007,(4X):154-155
为迎合新教学改革,真正落实《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教材编写要有开放性和弹性,鼓励教师积极,大胆地开发地方课程资源”的美术教育要求。笔者结合永嘉楠溪江丰富多彩的乡土自然和人文资源,对美术教学做了相应的研究,在挖掘楠溪江乡土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教学活动的需要从三个方面展开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5.
由于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对中小学师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免费师范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也就成为了师范院校教改的重要议题。近年来,中小学新课程改革要求强调课程的整合性,要建立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科学人文性课程,乡土历史课程的开设契合了这一核心理念,颇受教育界的关注。免费师范生历史专业课程的改革可以与中小学乡土历史教育相结合,探索人才培养新的发展方向,并应对当今乡土史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提高理性认识,注意统一组织协调,分步分工落实,深入开掘乡土教材资源。在乡土教材使用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国标教材和乡土教材的关系,把乡土教材作为国标教材的有益补充,"红花绿叶,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7.
高玉峰  高美婵 《今日科苑》2007,(10):153-154
本课题根据当前“现代化”、“城市化”、“成人化”等倾向给幼儿教育带来的不利影响,从挖掘苍南农村优越的山海自然资源和多元的民间社会文化出发,提出充分利用乡土资源优势,优化和改进城乡幼儿素质教育,逐步形成幼教领域富有特色的乡土园本课程构架。  相似文献   

8.
为迎合新教学改革,真正落实《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教材编写要有开放性和弹性,鼓励教师积极,大胆地开发地方课程资源"的美术教育要求.笔者结合永嘉楠溪江丰富多彩的乡土自然和人文资源,对美术教学做了相应的研究,在挖掘楠溪江乡土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教学活动的需要从三个方面展开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9.
乡土史作为历史学科的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乡土史资源离学生生活较近,相对于教材,又显得较为亲切,容易被学生感受和触摸。历史教师应重视开发和利用乡土史资源。攫取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引导学生的直觉体验,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让历史课堂充满乡土气息。  相似文献   

10.
张立 《科教文汇》2012,(23):88-90
乡土资源涵盖了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两方面的内容,包括当地的自然地理、历史沿革、风俗习惯、传统文化、日常生活和生产经验等诸多领域的因素,与语文课程资源有广泛的交汇,高度的融通。开发和利用好乡土资源必将拓宽课程的教学空间,滋养生命的语文课堂,丰润诗意的教育情怀。这是在践行《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也适应语文教学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地方高校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建国  李金玲 《现代情报》2007,27(7):183-186
本文结合作者所在馆的地方文献工作从五个层面分析了地方高校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的意义和作用,剖析了地方高校图书馆目前开展地方文献工作还存在的诸多障碍,从六个切入点论证了地方高校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地方高职院校的责任,是地方高职院校争取政府支持、促进自身发展的动力源泉。本文以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服务鹤壁经济发展为例,诠释了这一命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姜洪溪 《科技通报》2015,(3):192-197
表面的纹理特征常被用于目标的识别。这种特征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比如基于纹理特征的人脸识别系统、监视、身份识别等。局部二值模式纹理特征方法(LBP)是最成功的基于纹理特征的人脸识别方法。由于LBP的巨大成功,出现了许多LBP的变异方法,比如多层LBP、中心对称LBP、主LBP等。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各种LBP的变异方法在人脸识别中的有用性。同时本文还评估了各种实际问题,比如光照变化、旋转、人脸图像表示的变化等在不同LBP人脸识别方法中的影响。基于实际人脸图像数据库的验证表明局部纹理模式(LTP)和局部衍生模式(LDP)具有更好的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14.
地方经济要发展,依靠的是优秀的人才和先进的技术。地方院校担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艰巨任务。然而现有地方高校培养目标不明确,没有很好的发挥地方院校作用,出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与高级技工荒矛盾等问题,为此提出坚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理念,做好人才目标定位,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进一步做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点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机制保障等方面着手,建立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从阅读方式多样化等多方面探析了地方院校大学生的阅读,并提出了地方院校图书馆发挥教育职能,服务地方院校大学生阅读需求的方略。  相似文献   

16.
地方文献学学科建设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兵 《现代情报》2010,30(2):170-172,177
就学者们对地方文献学有关基础理论的研究、地方文献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体系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方面的理论文章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和揭示地方文献学的理论研究现状和进展动态,以期促进和推动地方文献学的学科建设,使这一学科逐渐成熟。  相似文献   

17.
陈岚 《现代情报》2011,31(3):27-31
政府网络影响力的评价可以反映出在网络环境下政府的信息资源被利用的情况,其影响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的效果。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确定了政府网络影响力的评估体系,并对我国31个省级政府的网络影响力进行了测评,结合评估结果对各指标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贾光 《现代情报》2012,32(7):137-140,143
古籍工作的实践与探索表明,地方高校图书馆古籍工作要突出地方性,要重点发展地方古籍。地方高校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努力保护、深入发掘地方古籍资源,搜求与保护并重,整理与服务并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志全 《科教文汇》2011,(36):76-76,206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育要结合实际,要让学生能动地、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根据初中生好奇心强,探索欲强的特点,初中地理课堂中合理、有效地穿插乡土地理知识显得尤为重要。让乡土地理走进初中地理课堂,很好地契合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地理课堂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对地方航空产业集群网络中的利益相关者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界定,剖析他们对集群创新的影响。基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对企业创新决策过程中地方政府和核心企业的博弈行为进行分析,得出驱动航空产业集群内核心企业选择创新策略的主要因素。根据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增强航空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