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百年以来,我国乡村图书馆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虽曲折坎坷但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一定的历史作用。文章概述了我国乡村图书馆的百年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乡村图书馆发展的挑战和机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乡村振兴规划为引领、推动乡村图书馆提档升级、提高乡村图书馆利用水平、探索乡村图书馆“1+X”服务模式等乡村图书馆建设策略,以期提升乡村图书馆的建设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2.
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为改变我国乡村图书馆的现状提供了契机。云南省及曲靖市对乡村图书馆建设作了具体规划和实施。文章对乡村图书馆如何抓住机遇.搭乘新农村建设的快车加速乡村图书馆建设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浅谈如何建设乡村图书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乡村图书馆建设的现状,阐述了建设乡村图书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就发展乡村图书馆建设提出了4条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2018—2022年图书馆服务乡村振兴的研究主题及重点内容进行了深度剖析,揭示了研究主题的战略地位和发展态势。研究结果显示,图书馆服务乡村振兴的研究主题聚焦于图书馆服务新要求、新模式、新技术三个方面,未来图书馆服务乡村振兴的研究可以从乡村数字化建设入手,开展图书馆服务乡村数字产业发展、数字文化建设、数字乡村治理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略论乡村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大力发展包括县、乡村图书馆在内的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本文分析了乡村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对乡村图书馆重新定位,并提出了乡村图书馆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乡村图书馆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回顾乡村图书馆的历史,讨论乡村图书馆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理论依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重新复活的方式、目前的实践经验等,总结出乡村图书馆发展中的两种原动主体及其优劣之处,揭示出乡村图书馆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地位,提出了乡村图书馆自身健康发展、服务能力提升的可行方案。认为乡村图书馆具有保存乡村记忆、传播人类知识、培养地方认同感的功能,是实施社会教育的第二课堂、交换信息意见的公共空间、从事休闲娱乐的文化场所。其外部效应也很大,如扶助村民致富、成为美丽乡村文化标志等。乡村图书馆的建设应提倡“自下而上”的内生方式,其可持续发展的四种有效途径是:(1)政府分级投资、整合多方资源创办乡村图书馆;(2)政府通过购买乡村图书馆服务的方式促进乡村文化发展;(3)鼓励新乡贤或社会力量创办乡村图书馆,支持乡村文化建设;(4)图书馆专业力量介入乡村图书馆业务活动,提供专业指导及各种资源。  相似文献   

7.
乡村图书馆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凸显了乡村图书馆建设的紧迫性。乡村图书馆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联系,图书馆价值观对作为实践主体的管理者和阅读者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乡村图书馆价值观的确立应遵循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一致、契合良风习俗、崇尚科学精神、促进农村文化发展、塑造新型农民等原则。乡村图书馆价值观的基本精神应包括感恩书籍、追求真知、讲究效率、平衡文理和与时偕行。  相似文献   

8.
乡村图书馆是繁荣农村文化、促进乡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河南省乡村图书馆建设还比较落后,公共图书馆系统由于自身的生存窘境难以为乡村图书馆建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在依靠政府投入的同时积极鼓励和发展民间捐助,将成为乡村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渠道.民间捐助建设乡村图书馆,历史上有成功先例,当代民间亦有良好愿望和较为成熟的条件.分析论述了民间捐助建设乡村图书馆在具体运作中将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邓银花 《图书馆》2021,(3):21-27
发展乡村图书馆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乡村图书馆发展几经坎坷,经历了多轮“建设—衰落”的循环。进入新世纪后,国家从理论、制度和硬件三个方面推进乡村图书馆建设,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促进乡村图书馆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应加强政策创新,完善政策执行的体制机制;应强化乡村图书馆内涵建设,提高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应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创新社会力量参与模式;应发挥乡村居民主导作用,建立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图书馆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图书馆发展关系的分析,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乡村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并针对当前乡村图书馆发展的实际,提出了加快新农村图书馆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汪圣  任丽娟  王通 《图书馆》2023,(12):82-89
文旅融合为乡村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文章利用内容分析法,借助旅游地形象“认知—情感—整体”模型和互联网评论数据探究了游客对和顺图书馆等四所乡村图书馆的形象感知情况。研究发现,四所乡村图书馆在游客形成的感知形象中既各具特色,也有“最美”等共性特征。大部分游客对各乡村图书馆给予了积极评价,少部分游客给出了消极评价,游客产生消极情感与乡村图书馆的地理区位、基础设施、馆藏资源、场景体验、管理服务等因素有关。为进一步提升乡村图书馆的形象,文章提出须着重从科学规划布局、提升硬件配置、改进馆藏资源、优化场景营造、落实管理责任等方面发力。  相似文献   

12.
张忠凤 《出版广角》2016,(13):66-68
美国乡村图书馆经过数百年的发展,经历了乡村图书馆推广运动到区域化合作服务的过程,目前在美国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和相对完善的运行机制。本文阐述了美国早期县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总体发展概况和管理模式,总结了美国早期县图书馆发展的若干特征,以及其对我国乡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清末民初以降,传统宗族社会走向瓦解,图书馆建设开始走向乡村。新知识社团与在乡宗族相结合,以图书馆建设为契机,重新找到了凝聚宗族人心的新方式。本文分析当时中国图书馆界对乡村图书馆建设问题认识的变化,并以广东司徒氏图书馆及关族图书馆建设为据,梳理乡村新知识社团与宗族文化的融合过程,进一步分析他们兴办乡村图书馆的动机,以及图书馆文化对乡村社会带来的多元化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的乡村图书馆建设受到重视,探讨乡村图书馆经营模式的专著开始出现。李钟履在《乡村图书馆经营法之研究》中构建了以县级图书馆为中心的“总馆—支馆—经理处—代借处”的总支馆经营模式,赵建勋的《乡村巡回文库经营法》总结了乡村建设运动中河北定县的乡村巡回文库服务的实践经验。总支馆经营模式和乡村巡回文库服务模式均结合当时我国乡村实际,重视图书馆宣传和民众阅读状况调查。两部著作所关注的两种模式对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参考文献17。  相似文献   

15.
江山 《图书馆》2022,(1):89-94
中国近现代乡村图书馆的兴起与发展,究其原因,与国外乡村图书馆理念的引入、民众教育向乡村纵深发展的需要以及杨立诚“设立乡村图书馆案”的推动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探讨并厘清它们之间的联系,还原近现代乡村图书馆的历史风貌,对于当代乡村图书馆事业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论述了民国时期在民国乡村图书馆有所作为的四位代表人物晏阳初、李靖宇、陶行知、钱穆的乡村图书馆思想及他们的主要事迹,并罗列了民国时期其他在乡村图书馆事业中做出贡献的真人真事。  相似文献   

17.
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深刻内涵、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必然性和紧迫性、图书馆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在农村文化建设背景下促进乡村图书馆发展的政策依据、新农村文化建设与乡村图书馆的协调发展五方面入手,分析阐述了在新农村文化建设背景下,如何实现乡村图书馆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图书馆建设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也存在重设施、轻环境等问题。文章以两个乡村图书馆环境设计成功案例为研究对象,从环境心理学视角对图书馆用户在环境中的行为方式进行分析,探索图书馆用户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提出乡村图书馆环境设计的原则与策略。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通过对法律文本及数据文献的规范分析,对乡村图书馆的法治化转型进行了研究。乡村图书馆的实践困境表明,其建设与发展存在法治化转型需求。为确保实现乡村图书馆的法治转型,应从立法规范及法律实施等多方面着手,加快乡村图书馆立法规范供给,有机整合法律规范,完善立法内容,细化法律规定,科学设计法律规则,破除法律实施障碍,进而为乡村图书馆持续、稳定地参与乡村振兴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选择了在乡村图书馆事业发展相对比较完善的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从余杭区尤其是径山镇的乡村图书馆的建设状况入手,介绍其现状,并从其发展现状中归纳和概括出在乡村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方面,进而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