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教学论学科发展:研究规范与生长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教学论研究规范包括五个基本构件,它们分别是教学论的学科定义和研究对象、教学论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结构框架,教学论学科的概念范畴和理论体系、现代教学论的学科创始人、代表作、基本研究方向和基本问题以及教学论的科学研究方法。在教学研究的过程中,其研究规范的功能主要表现为倡导、限制和排斥三者的辩证统一。现代教学论学科发展的生长点包括元教学论研究、教学研究方法论的变革和教学实验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我国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建设发展迅速,但在编写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没有处理好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的关系,教材结构设置偏颇;将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同学科教学法、学科教学论的研究混为一淡;将学科课程评价与学科教学评价等同起来。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编写要构建出合理的内容结构,处理好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的关系,加强“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研究和学科课程评价研究,完善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内容,这是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建设追求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试论教学论研究的思维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教学论研究的思维规范●蔡宝来学科的发展与学科研究思维规范的变革密切相关。每当学科发展处于转折时期,学科研究思维规范的变革便成为学科发展的“领羊犬”。本文从科学学和学科学的角度来探讨教学论研究的思维规范,以期为教学论学科的未来发展提供某些助益。需要...  相似文献   

4.
课程改革:高师学科教学论教材重建的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承明 《楚雄师专学报》2000,15(4):90-91,94
本文联系高师学科教学论教学改革,针对学科教学理论的苍白,从学科教学论教材建设的角度,反思学科教学理论存在的缺陷,指出学科教学论教材理论深度不够、内容包罗万象、缺乏教学案例分析、重知识传授而轻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研究,提出从课程论的角度重建高师学科教学论教材的构想,意在引起讨论,以利于学科教学论教材的更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21世纪的教学论肩负着关照实践和建设理论体系的双重责任。近十年,更多研究者对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基础、与课程论的联系与区别、研究方法、学科群建设、学科体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在考察目前教学论研究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教学论学科发展的基本路径:正确处理古今中外教学理论及思想的关系,深入实践,关注教学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形成中国的现代教学论学派。  相似文献   

6.
中国教学论学科发展到今天,处于一个自主创新的转折点上。正当此时,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的常务理事们在理事长裴娣娜教授的带领下,于2009年11月28~29日聚集在会稽山脚下的浙江绍兴市委党校,以教学论学科发展的理论视野为主题,讨论教学论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础,寻找教学论学科发展新的生长点,反思教学论研究的方法论,并在总结历史和现实经  相似文献   

7.
罗儒国 《教育学报》2007,3(2):41-45
在世纪之初,教学论学科建设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新进展,但也存在着基本概念模糊不清、研究对象尚不明确,教学论研究功利化倾向等问题。为了走出教学论学科发展的误区,实现教学论的科学化、现代化、中国化,教学论学科发展应兼顾“学科体系”建设和“问题研究”并举,分化研究和整合研究并重,积极探索对话合作机制、构建研究共同体,加强教学论学科制度建设,注重教学论研究者知识分子精神的自我形塑。  相似文献   

8.
教学论学科的发展是一条不断追求“科学化”的道路,其背后隐含的是对学科发展确定性的寻求。随着教学论学科的发展和成熟,非确定性特征却日益凸显。而以确定性的寻求为视角,通过梳理国内外教学论研究的历史发展,可以揭示当前教学论研究中“非确定性”的存在合理性,进而论证了教学论研究的本体论承诺,即非确定性中的确定性寻求。并且,在此基础上,从内在机制和外在保障两个方面提出超越非确定性的教学论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9.
教学论学科的发展是一条不断追求"科学化"的道路,其背后隐含的是对学科发展确定性的寻求。随着教学论学科的发展和成熟,非确定性特征却日益凸显。而以确定性的寻求为视角,通过梳理国内外教学论研究的历史发展,可以揭示当前教学论研究中"非确定性"的存在合理性,进而论证了教学论研究的本体论承诺,即非确定性中的确定性寻求。并且,在此基础上,从内在机制和外在保障两个方面提出超越非确定性的教学论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联系高师学科教学论教学改革 ,针对学科教学理论的苍白 ,从学科教学论教材建设的角度 ,反思学科教学理论存在的缺陷 ,指出学科教学论教材理论深度不够、内容包罗万象、缺乏教学案例分析、重知识传授而轻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研究 ,提出从课程论的角度重建高师学科教学论教材的构想 ,意在引起讨论 ,以利于学科教学论教材的更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学科意识是学科发展的前提,更是学科的生命之本.目前,教学论研究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与时代挑战亟需教学论树立学科意识.教学论学科意识是对教学论学科生存、学科发展、学科成长、学科命运的自觉关注,是自觉或主动地立足于教学论学科,从教学论学科视角出发,运用相应的思维方式、一定的研究方法、独立的学术判断以及以学科自身的逻辑来思考和回答教学论学科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意识.教学论学科意识关涉教学论的学科关怀、学科尊严、学科立场.教学论学科意识的提升需要教学论学人夯实教学论知识基础,实践中强化专业能力;强化学科主体意识,树立问题意识;增强学科情感,提升学科自信.  相似文献   

12.
学科意识是学科发展的前提,更是学科的生命之本.目前,教学论研究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与时代挑战亟需教学论树立学科意识.教学论学科意识是对教学论学科生存、学科发展、学科成长、学科命运的自觉关注,是自觉或主动地立足于教学论学科,从教学论学科视角出发,运用相应的思维方式、一定的研究方法、独立的学术判断以及以学科自身的逻辑来思考和回答教学论学科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意识.教学论学科意识关涉教学论的学科关怀、学科尊严、学科立场.教学论学科意识的提升需要教学论学人夯实教学论知识基础,实践中强化专业能力;强化学科主体意识,树立问题意识;增强学科情感,提升学科自信.  相似文献   

13.
学科意识是学科发展的前提,更是学科的生命之本.目前,教学论研究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与时代挑战亟需教学论树立学科意识.教学论学科意识是对教学论学科生存、学科发展、学科成长、学科命运的自觉关注,是自觉或主动地立足于教学论学科,从教学论学科视角出发,运用相应的思维方式、一定的研究方法、独立的学术判断以及以学科自身的逻辑来思考和回答教学论学科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意识.教学论学科意识关涉教学论的学科关怀、学科尊严、学科立场.教学论学科意识的提升需要教学论学人夯实教学论知识基础,实践中强化专业能力;强化学科主体意识,树立问题意识;增强学科情感,提升学科自信.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学论学科知识体系的累积和教学实验的发展,教学论在新世纪面临着学科发展与转换的新问题与新挑战。从未来教学论研究重心的转移和时代课题出发,可以析理出教学论的未来走向:建立开放的现代教学论理论体系、阐释教学论发展与转换的课题、实现教学论研究模式的转变;从现代教学论发展特点剖析,可以展望现代教学论的演进趋势:教学论的分化与综合、教学论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和客观化、科学精神与人精神的整合以及教学论学科发展的民族化、科学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教学论学科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现实教学问题。教学论学科中的问题只有来自现实教学问题中的教学论时,才是有生命力有现实性的教学论问题。要推动教学论学科的发展,我们不能仅仅停留于对教学论学科中的问题的思考上,重要的是要研究和探讨现实教学问题中的教学论。无论是教学论学科发展理论基础和生长点的寻求以及方法论变革的呼唤,还是对当下教学理论体系超越的期盼,本土化教学论构建的热衷都不能无视现实教学问题。每一个教学论研究者都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研究的目的和出发点,不断反思自己的研究过程和方法。教学论研究者也只有置身于现实的教学世界,立足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捕捉现实的教学问题,研究现实教学问题中的教学论,才能真正理解教学论,才能有所谓真正的教学论的创造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学科意识是学科发展的前提,更是学科的生命之本.目前,教学论研究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与时代挑战亟需教学论树立学科意识.教学论学科意识是对教学论学科生存、学科发展、学科成长、学科命运的自觉关注,是自觉或主动地立足于教学论学科,从教学论学科视角出发,运用相应的思维方式、一定的研究方法、独立的学术判断以及以学科自身的逻辑来思考和回答教学论学科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意识.教学论学科意识关涉教学论的学科关怀、学科尊严、学科立场.教学论学科意识的提升需要教学论学人夯实教学论知识基础,实践中强化专业能力;强化学科主体意识,树立问题意识;增强学科情感,提升学科自信.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学论学科发展的世纪转换和研究重心的转移,以及现代教学论对实践的关注,都要求其理论研究必须突破传统教学论的研究重心和取向。以实验和实证研究为主导,教学论在未来发展中将主要探讨下面一些热点问题:主体教育思想的教学论研究,素质教育的教学论研究,教学与智能、创造性、个性发展关系的研究,活动教学与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以学为主体的学习方法的研究。而其未来发展走向主要表现在:从构建学科体系走向教学问题解决,教学论的分化与综合的趋势,教学研究方法论的客观化、多元化,教学论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整合发展的走向和趋势,教学论研究的民族化、科学化、现代化取向。  相似文献   

18.
关于“教学是什么”的“教学本质”追问是一种简单化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制约着教学论学科研究的空间。既有教学论研究框架的形成有三个来源,一是被机械化的马克主义哲学,二是既有教育学的学科研究框架,三是心理学相关研究成果的简单移植。这三个来源使教学论学科发展具有先天性的不足。关于“怎样”的教学论研究将带来教学论学科的“向上”和“向下”的两个路径的转向。其向上发展的路径是思考教学“应当怎样”的教学伦理研究,其向下发展的路径形成描述或解释取向的实践教学论研究。  相似文献   

19.
学科教学论是教育学科中的一门新兴学科。学科教学论历经孕育阶段、萌芽阶段、快速成长阶段等三个时期。30年来学科教学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方法、学科体系等方面,从中不难看出,其学科发展中存在的研究对象不明晰、与课程与教学论的关系不明确、研究队伍薄弱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新课改以来国内高师学科教学论研究论文展开综述,从学科教学论的学科定位、课程体系与资源、教学方法、专题研究、研究范式等几方面,对文献所阐释的问题、观点和结论予以分析、提炼,指出了学科教学论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