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熙载作为一位正统的儒家知识分子,在晚清对我国古代文论做了最后的总结,他提出的日喻说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他重视并实践了整体性的思维方式,突出了对人的重视,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不同于传统文论的特点从而具有了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的文论有两个价值取向,一是强调文学创作要有用于社会,二是强调文学作品要写得美。他的经典观及许多文论作品都反映出了这样的倾向性。这样的价值取向,在当时普遍重视文学的物质之用的社会氛围中,显得非常独特,但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相似文献   

3.
文学"形式批评"的术语源于西方,但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文学语言及形式的论述是相当丰富的.本文简要论述了古代文论中有关形式批评的理论和观点.本文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形式研究,从形式推敲、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两个方面予以梳理.  相似文献   

4.
萧殷关于"气血"的思想,首先强调的是对真正生活的体验,这方可以使人物有血有肉,使文章有生命的血色;而一个作家的艺术修养,思想高度以及精神境界,则是一以贯之的"气"。"气血"论,正是针对当时教条主义、形而上学而提倡的,代表了萧殷十七年的美学主张。  相似文献   

5.
诗歌是一种最早出现的、最富于表现力的文学形式,一首好诗不但具有丰富的思想性,而且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诗歌,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拨动学生思维的琴弦,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文心雕龙》和英美新批评在中西文论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们对文学规律的挖掘是比较诗学研究理应重视的问题之一。“新批评”是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它对文本形式的关注使之区别干西方传统文论,而这种对传统文论的叛离提醒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文学性”上。《文心雕龙》中的文学观念远比新批评丰富,但就探讨文学性而言,双方看法实有共通之处。  相似文献   

7.
俄国形式派与英美新批评派作为理论上的“近亲”,在理论背景、研究重心、对内容一形式二元论的批判、专注于作品的内在构成等方面有相近之处,但又有着各自独到的见解。这两个文论流派的出现,加深了人们对文学作品的认识,也丰富了文学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帮助学生运用一定的图式理论,在阅读理解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应重视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建立丰富的内容图式.扩大词汇量,建立语言图式.加强学生对文章体裁、结构等篇章知识的认识,完善形式图式.  相似文献   

9.
冯至的心理很复杂:集体无意识与意识相互矛盾,并掺杂着虚无主义,他在诗歌修改中有意将这种复杂心理遮蔽;老年心境时的他追求朴素诗风,因此在诗歌修改时又遮蔽了诗歌的具体指向,这些都使《十四行集》的修改问题变得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0.
徐琼 《河南教育》2011,(8):86-87
联想思维是写作思维的核心。重视学生联想能力的培养和开发,能够使他们在写作构思时,突破思维定式,写出内容丰富、主题深刻、形式新颖的文章。  相似文献   

11.
正一、社会思维本质是集体思维所谓社会思维是指人作为集体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它是在社会实践、社会关系基础上无数个人思维之间及其与集体思维之间交互作用、多元复合的观念体系。社会思维的实质是集体思维。因为人的思维和认识,不能单靠实践,还要利用前人和他人创造出来的思维成果与精神财富。社会思维同社会心理、社会意识有着密切联系,但又不能完全等同。它介于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之间,主要是指社会的、集体的有意识思维,但又不完全是指社会意识形式。  相似文献   

12.
曹操继承汉代以来游仙诗的传统素材,在现实性与艺术性上均有所创新:内容扩大了,情感丰富了,形式、手法亦有了相应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胡风文论与《文心雕龙》都受到传统整体思维的影响和制约,具体体现为创作论上的“天人合一”,作家论上的“内圣外王”和文艺本体论与功用论上的“体用合一”。本文旨在厘清二者之间既有差异又存在相同之处的复杂关系,证明现代文论与传统文论之间割舍不断的历史连续性。  相似文献   

14.
徐宁 《甘肃教育》2005,(7):34-34
服装设计属于工艺美术范畴,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一种艺术形式。它是一门涉及领域极广的边缘学科,和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宗教、美学、心理学、生理学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密切相关。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服装设计具有一般实用艺术的共性,但在内容与形式以及表达手段上又具有自身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加强对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李志峰(北京理工大学)创造发明是一种极其复杂的脑力劳动。在创造发明过程中,大脑思维状况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人们称之为“创造性思维”,它是一种综合性思维形式,既有逻辑思维也有非逻辑思维。在这个...  相似文献   

16.
很多化学题的设计,体现了命题者的匠心.依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知识实际,挖掘习题中蕴涵的潜在因素,采取灵活而又适当地变换手法,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发散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在设计习题时,都要重视将学生学过的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使习题的形式、内容的综合性和难易程度与习题教学  相似文献   

17.
内容与形式在美学范畴中是个对立统一的整体,艺术作品既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一切真正的艺术品,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完美的统一。虽然形式不等于艺术性,但艺术家对生活独有的观照方式和情感方式等一些形式因素,都能够增强或削弱作品的艺术力量。正是从这种意义上,黑格尔才认为,形式具有双重性,作为返回自身的东西,“形式就是内容,并且按照其发展了的规定性来说,形式就是现  相似文献   

18.
刘奎林 《成才之路》2012,(17):I0005-I0005
第十七讲 社会思维应用广泛 一、社会思维本质是集体思维 所谓社会思维是指人作为集体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它是在社会实践、社会关系基础上无数个人思维之间及其与集体思维之间交互作用、多元复合的观念体系。社会思维的实质是集体思维。因为人的思维和认识,不能单靠实践,还要利用前人和他人创造出来的思维成果与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9.
层深是文论、美学的新范畴。它是讲意境的层层深入,指的是艺术形象与引发的艺术想象的空间中,表现出多层次的境界。中西古、近代文论看待层深,对层深的状况和怎样达到层深均有共通性,这是人类的历史必然性和思维趋向性决定的;但在研究的立足点、目的性、侧重点、倾向性等诸方面有差异,这是民族性格、艺术传统、思维方式、文化底蕴的不同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内容/形式范畴研究六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对内容/形式的论述深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苏联文论影响,以反映论为理论背景,具体表现为内容决定论和形式附庸论;后30年,内容/形式范畴逐渐"淡出",在二者关系上先是有意突出文艺的审美属性;在作品构成上,以文本分层思想代替了内容与形式的简单含混的二分法;而一些学者继续研究这对范畴,清算了其中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其中的成果值得继承,其中的遗留问题值得深入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