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发展性资助是以全体学生为资助对象、以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一种资助模式。发展性资助模式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也更适应高校改革的新趋势,已成为高校资助体系建设的新方向。探索大学生发展性资助的途径,是实施大学生发展性资助工作的前提和支撑。大学生发展性资助的途径探索,包括健全品德培养方式、拓展学业激励形式、强化身心健康资助和完善创新创业资助4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研究生资助问题是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难题之一。原有的资助框架已不能满足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要进行模式的创新。研究生横向课题资助是浙江大学近几年尝试的一种新型研究生资助模式,由于通过市场机制引入了社会力量,较好地解决了现有资助模式中的出资、分配、管理和使用等问题,形成了出资方、高校、受助方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3.
当前,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已从以物质保障为主的"保障性资助"向以物质保障为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的"发展性资助"转变。发展性资助育人符合学生内在需求提升规律,也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重要手段。构建"扶困、扶德、扶志、扶智、扶能"五扶并举的资助育人实践架构和绩效评价为保障机制的"五扶一评"发展性资助育人实践体系,可将"资助"与"育人"全面结合,提高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促进学生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资助工作体系日臻完善,已经能保障高校学生安心求学。随着高校学生受助需求多样性增强,发展性需求明显显现,高校的资助工作已经步入从保障性资助转变为精准资助和发展性资助的过渡阶段,这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现状调研,探索"发展性资助"模式构建,扎实推进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发展"上的精准帮扶,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构筑个体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5.
贫困生作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一大群体,长期以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资助体系也在不断优化。基于此,以校企合作为契机,提出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发展性资助模式。校企合作发展性资助扭转常规资助存在的"重资助、轻育人、不回报"的局面,秉着资助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的理念,为高职院校贫困生提供经济资助和专业能力提升平台。文章构建校企合作发展性资助模式,分析其区别于常规资助的特点和优势,并从企业选择、组织机构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监督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校企合作发展性资助顺利进行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6.
物质资助单一模式存在受助学生自助的主体意识薄弱,自卑心理难以消除,缺乏能力提升的平台,缺乏感恩意识等局限。构建物质资助与能力发展性资助并重的资助模式要做到三个转变:观念的转变、机制的转变和工作要素的转变。在现实探索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资助工作原则,建立以"能力发展、素质提高"为核心的资助育人体系,搭建以"能力发展性资助"为重点的品牌塑造平台。  相似文献   

7.
完善研究生资助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生教育实行收费上学是我国在市场经济下的发展研究生教育的现实选择。目前我们已建立“奖、勤、贷、补”多元化叠加模式的研究生资助 ,能保证研究生基本生活需要 ,但力度仍与研究生实际生活需求有距离 ,研究生生活水准在在职职工人均收入标准以下。这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研究生资助体系 ,为实行研究生收费制度创造前提条件。本文回顾我国研究生资助历史 ,分析目前研究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以史为鉴 ,就如何建立与研究生收费制度相适应的研究生资助体系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改革开放40余年来研究生资助政策的分析,透视出研究生资助政策在其演变过程中所遵循的价值取向演进路径,即从社会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从教育公平优先向教育公平与效率兼顾转变、从保障生活向保障生活与促进发展兼顾转变。我国研究生资助政策呈现出"精准资助""资助育人""追求充足"的特点。对我国研究生资助政策价值取向进行展望:一是以进一步提高资助公平为导向进行资助政策改革;二是以提高资助效率为导向进行内部资助结构调整;三是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导向进行科研资助政策创新。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高校资助体系在资助与育人结合上,特别是促进受助学生自身发展上出现瓶颈。这种情况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成为必然趋势。发展型资助并非是对现有资助模式的完全颠覆,而是对其发展和创新。它是在继承、落实资助政策的过程中践行科学发展观,以育人为灵魂,将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它在相关资助育人体系构建中体现以人为本,注重差异化和个性化,将资助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就业指导帮扶紧密结合,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因人施助,励志育人"。  相似文献   

10.
发展性资助模式旨在帮助贫困生获取经济、精神和能力上的提升.受现有资助岗位的限制,简单重复的工作内容无法满足贫困生提升综合素质的需求.将创业实践融入勤工助学项目中,学校通过整合校外资源,以创新创业思想为导向,以创业项目运作为实施媒介,促进贫困生完善知识结构、树立自强自立意识、强化心理素质、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因此,需要认真梳理创业型勤工助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具体分析其实现路径,从而推动高校资助工作和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1.
夏辛萍 《教育与职业》2012,(29):190-191
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困境,阐述了高校社会工作的优势,提出了基于社会工作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创新的途径:济困——以协调性工作模式让贫困生能生活;增能——以发展性工作模式让贫困生会生活;励志——以补救性工作模式让贫困生快乐生活。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良好的研究生资助工作有利于保障研究生基本生活和学术研究需求,促进学科发展和学校建设。华中科技大学现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资助体系,较充分地发挥其生活保障、学术引导和学业激励等作用。本文将根据2016年度全校资助情况问卷调查分析我校资助工作中仍存在的不足之处,对高校资助工作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研究生资助体制的演进过程,指出新中国六十年中,我国的研究生资助方式和资助力度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单一的助学金模式发展为“奖、助、贷、补”多元化叠加模式;从完全免费教育,到部分免费教育,资助力度呈现下降态势。研究生学习阶段的机会成本增大,研究生贫困化现象日渐严重,这将不利于“建设人才资源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学生资助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一环。发展性资助理念强调对学生的文化知识、心理辅导、技能培训、权责意识的培养,在"一个中心五个基本点"的高校贫困生育人模式下,能够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高校贫困生实施发展性资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季枫 《教育探索》2013,(1):95-96
目前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以救济性资助为主,主要强调经济上的帮困,存在着重"资助"轻"育人"、重"管理"轻"服务"、重"给予"轻"回报"等问题,资助工作的实效性不高。发展性资助模式坚持"以贫困生为本、为贫困生服务、助贫困生成才"的工作原则,既解决了贫困生的暂时困难,又为贫困生的长远发展负责,真正实现了助困与育人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美国研究生资助公正客观的资助评审制度、科学规范的资助管理制度、无偿资助和有偿资助相结合的资助类型、强有力的多元资助体系和差异化的资助分配制度。提出我国应改革奖助评审制度,促进评审公正客观;强化和落实高校与各院系职责,健全与完善研究生资助管理制度;拓宽资助渠道,促进资助类型多样化;加强资助力度,扩大资助受益范围;实行差异化的资助分配制度,推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民族地区研究生教育多元资助体系建设重要意义和指导思想;指出民族地区研究生教育多元资助体系、应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资源、重视效率、兼顾公平"四项基本原则;提出了设立研究生教育政府奖学金、校内奖助学金、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资助专项经费,加强研究生"三助"岗位工作,做好研究生助学贷款工作等民族地区研究生教育多元资助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8.
高校传统的资助模式是单纯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经济资助,为其在校学习和生活提供基础保障,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重在提供“扶困”的保障性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主要矛盾由学生资助资源配置能否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存需求转变为能否满足其全面发展需求。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不仅要在经济上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保障,更要转变资助资源配置理念,建立科学的评价反馈机制,改革资助工作机制,促进资助资源的创新发展,加强资助队伍建设,增加资助资源投入。通过开发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等发展型资源,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信心、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着认定体系不完善、资助结构设置不合理、国家助学贷款限额较低、社会资助资源匮乏以及资助方式过于单一等问题.因此,要树立发展性资助理念,创新学生资助模式,在规范贫困生认定程序及标准,关心贫困学生心理需求,构建资助与创业、就业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加强学生资助管理工作队伍建设等方面多下工夫,推进高职院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实行与科学研究紧密联系的导师资助制,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本文在简要介绍国外研究生导师资助制度的基础上,对我国实行研究生导师资助制度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并通过剖析导师资助制度在我国实施的难点,结合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提出了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研究生导师资助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