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这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培养人,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重要学科,而在以往的教学中却将思想品德课上成了枯燥而空洞的理论说教课,教学枯燥呆板,知识抽象深奥,无法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激情,不利于学生将道德标准转化为行为活动,丧失了思想品德课的学科功效。随着新课改的推动,更加关注学生作为独立发展的人的全面  相似文献   

2.
《学周刊C版》2015,(28):194-195
<正>思想品德课是初中的一门重要学科,肩负着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责任。然而,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照本宣科,将思想品德课上成了枯燥而机械的理论说教课,学生只是在机械而被动地记忆教材上的知识点。学生的学习枯燥而繁重,只是死记硬背,而并没有将这些理论用于指导行为实践,使得思想品德课失去了德育教育功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体参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这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教学目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广泛地运用于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3.
巩云胜 《成才之路》2012,(11):20-21
运用多媒体手段聚焦思想品德课教学,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更对教师的教学素养提出了挑战。这一改革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能更好的实现思想品德课育人的根本任务和最终目的。因此应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多媒体这一特殊手段和重要载体,实现和发挥其在育人功能方面,特别是在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上的独特而又强大的功效,展示思想品德课学科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正>思想品德课是初中的一门重要学科,肩负着提高学生道德修养与情感水平的重要使命,是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重要阵地。然而,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不受学生的喜爱与欢迎,学生被动参与、死记硬背、机械套用,并没有真正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学科功效,教学效益低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构建高效课堂,实现有效教学更加重视。我们的课堂教学也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机械而空洞的理论灌  相似文献   

5.
<正>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肩负着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重要责任,是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受应试教育影响,对小学思想品德课程重视不够,只是进行机械的照本宣科,使得原本生动活泼的学科变成了枯燥而机械的理论说教课,这样不仅会让学生失去学科学习兴趣,而且不利于学生的知识技能与道德修养的提高,从而丧失思想品德课的学科功效。那么如何实现小学思想课程的有效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今后更好地成长与成才打下坚实基础,这  相似文献   

6.
正思想品德课是初中学生要面对的重要学科,它不仅涉及学生知识能力的发展,更对初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思想品德课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尤其是新课标实施以后,思想品德课的教材进行了全新的改版,改版后的教材更是将这门学科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了一起,遴选了许多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给学生呈现了很多熟悉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兴味盎然地参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教育学科中,思想品德课对学生的个人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力度很有必要。所以要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课堂参与性,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积极性,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善于对学生进行引导,营造良好的教学情景。  相似文献   

8.
思想品德是一门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它承载着培育和润泽学生道德心灵的强大效能,日常课堂教学则是达成这一目标的主阵地。然而,审视时下诸多课堂,教学单调机械、沉闷乏味,缺乏必要的激情与灵性,学科育德功能丝毫得不到体现,学生的践行效果也就可想而知。笔者就思想品德学科现存症结及实施之策作如下解读,以期实现思想品德课的良好功效。  相似文献   

9.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是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塑造完美人格的重要学科,这是一门具有生命活力的学科.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将这门生动活泼的课上成了枯燥空洞的理论说教课,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并未发挥学科功用.新课程改革的全面落实,为思想品德课注入了新鲜血液,使其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那么在新课程下我们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呢?  相似文献   

10.
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教育是思想品德学科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内容.然而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品德课的重点是放在道德概念灌输上,忽略了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1.
思想品德课是初中阶段所设立的必修课之一,它对于初中阶段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点来分析说明思想品德课所具备几个重要功能,并指出了教师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芝  赵明敏  王军 《中国教师》2009,(Z1):489-490
<正>中学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品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学科。树立远大的理想,必须学习思想品德知识。思想品德课知识单调、贫乏,学生对该学科感兴趣的不多,为此,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提高其课堂效益,一直是思想品德课教师研究的课题之一,针对这一现状,在多年的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边教边学边研究,总结出一套  相似文献   

13.
杨紫仪 《成才之路》2011,(10):17-I0012
思想品德课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抽象枯燥,学生普遍缺乏兴趣,学生参与意识不浓,课堂气氛沉闷。这是影响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4.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当前加强和改革小学德育工作中,如何加强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管理,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几年来,我们从实际出发,加强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15.
齐桂玲 《学周刊C版》2014,(7):112-113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肩负着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重要责任。机械的灌输只能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条条框框.要想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就必须要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不断的实践与感悟,也就是说.要将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这是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征所决定的。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教学与生活的关系.明确提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是新课改的重要教学理念.这对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指明了方向。照本宣科、机械灌输只会陷入枯燥的说教课.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无法促进知识的内化.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重视和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已成为学校实施新课改的重要举措。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也肩负着重要的使命。那我们小学思想品德课老师怎样在思想品德课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17.
正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思想品德课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肩负着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重要责任。那么如何才能激活思想品德课教学,提高学生道德修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呢?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无疑为思想品德课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使得思想品德课更加富有趣味性,更加生动活泼,更加利于学生的理解与内化。下面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思想品德课中多媒体运用的  相似文献   

18.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以德育为主,兼有智育性质的学科,其学科价值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塑造人的灵魂。新课程改革,又把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由此可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思想品德课中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19.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常识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也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增加爱国、爱家乡、爱人民的课程,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重要途径。我们从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就是要依据这一素质要求,结合教学实际,把握新课改方向,充分施展思想品德课应有的功能,切实完成学科教学任务。但是,  相似文献   

20.
思想性是思想品德课的基本特点之一,也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学科。所以,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要借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展现学科的价值,引导学生在高效的思想品德课中获得良好发展,进而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如何有效展现思想品德课的思想性进行论述,以确保课程效率的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