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澜教授曾说过:“新的课堂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因此,教师应善于捕捉课堂中的生成资源,把学生的随堂生成当作一种教育的契机,让生成资源变成宝贵的课堂教学资源,让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2.
叶澜教授曾说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因此,我们要用动态生成的观念营造真实、开放的课堂教学,并及时、主动地捕捉课堂中来自学生的信息,使课堂彰显动态生成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智慧与灵动的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课堂。文章仅从“弹性预设,给生成留下空白;捕捉信息,使生成实时而生;价值引导,让生成流光溢彩”三个方面进行尝试探究,力求让语文课堂闪烁生成的光芒。  相似文献   

4.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遭遇一些偶发事件。正确应对这些偶发事件,适时捕捉和利用课堂管理中的动态生成资源,对于提升课堂管理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试用几个案例来说明课堂管理中的动态生成。  相似文献   

5.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遭遇一些偶发事件。正确应对这些偶发事件,适时捕捉和利用课堂管理中的动态生成资源,对于提升课堂管理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试用几个案例来说明课堂管理中的动态生成。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前无论教师准备多充分,也无法预料到课堂上会出现什么样的“意外”。而“意外”恰恰是动态生成的资源。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出现的各种信息,正确处理,使它变成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要从巧用意外,成就课堂精彩;推波助澜,促进思维发展;师生互动,实现教学相长三个方面,研究如何利用课堂中的动态生成资源,使凝固的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生动的画面。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实施以来,关注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已成为我们教师的共识。然而,课堂教学中的“生成”往往杂乱无章,教师该如何有效捕捉、筛选、利用这些生成资源?笔者以案例的形式,对捕捉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资源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希望能以小见大,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
叶澜教授在“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报告中.集中强调教育活动的“动态生成性”.他提出“从生命的角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认识课堂教学”。笔者经几年的学习与实践探索.发现那些在课堂上因为相互碰撞而不断生成的动态资源.如果教师能予以关注.及时捕捉.并进行积极的引导、挖掘.就能构建起更具魅力的品德课堂.促进师生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一定要关注课堂生成,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的各种信息,随时把握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亮点,把握动态生成的切入点,点燃课堂智慧的火花,绽放课堂精彩。  相似文献   

10.
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新课程理念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尊重生命丰富多彩的表现;要引导学生进行深人的思维交流与探索;要把生成和预设和谐统一起来.有效的课堂应是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应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和变动着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并即时纳入临场设计之中,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使之成为鲜活的教育资源,成为创建有效课堂的星星之火.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一定要关注课堂生成,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的各种信息,随时把握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亮点,把握动态生成的切入点,点燃课堂智慧的火花,绽放课堂精彩.……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一定要关注课堂生成,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的各种信息,随时把握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亮点,把握动态生成的切入点,点燃课堂智慧的火花,绽放课堂精彩.……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观逐渐深入人心,人们更关注课堂中生成的精彩。但也有不少教师觉得预设和课堂中的动态生成是一对矛盾体,犹如跷跷板:预设多了,动态生成就少了;动态生成多了,预设就没用了,对预设的教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开始怀疑,生怕预设的教案束缚教师思维,约束课堂生成,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捕捉学生的思维火花、精彩生成,而不去考虑学生的学情以及怎样去突破学生认知的难点,这无异于“守株待兔”!其实,“预设”和“生成”更像一对孪生姐妹,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教师在课前解…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具有极强的现场性。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所以教师不仅需要课前的精心预设,面对富有价值的生成资源,教师还应独具慧[,及时将动态生成资源捕捉并理智地纳入课堂临场预设范畴之中,突破“预设”的樊笼,变“预设”为“生成与建构”,引导学生在“生成”中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重新设置开放的适应学生需要的教学流程,从而真正让课堂呈现出不曾预约的精彩——灵动的生机和跳跃的活力。一节教研公开课上,我让学生回答三角形、长方形面积公式后,给学生提供很多相同或不同的梯形硬纸片,探究梯…  相似文献   

15.
<正>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新课程提倡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交流与探索,要把生成和预设和谐统一起来.这就是说有效的课堂应是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应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6.
实例分析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动态的生成途径,主要有捕捉意外,机智生成;大胆质疑,自主生成;巧借错误,迂回生成;反思变式,创造生成.教学中应善于捕捉“意外”,使其成为课堂精彩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只有适度开发和有效利用课堂的资源,才能促进预设教育目标的高效率完成。新课程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并进行引导、挖掘、升华。  相似文献   

18.
叶澜教授曾说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敏锐地捕捉即时生成的教学资源,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课堂充满生机,让课堂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完  相似文献   

19.
所谓生成性课程资源,是指在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中伴随教学过程而产生的课程的因素,包括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各种状态与行为。课堂生成性资源是课堂生命的“活水”,有效地利用能让课堂更显生机。如何在课堂上捕捉生成性资源,构建动态教学课堂,让英语课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要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要关注课堂生成,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学生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随时把握和链接课堂教学中闪动的“即时资源”,并运用教学睿智,采取有效策略,使“链接”与“生成”激情共舞,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与令人欣喜的精彩,课堂也将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