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退修稿件超期未回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优化编辑流程,提高编辑工作效率,调查了《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2006年未修回稿件234篇。其原因主要是作者投稿后到退修时间间隔较长、对刊用的形式不满意及因一稿多投外刊先用,也有少部分因导师要求投到国外期刊、编辑提出的修改意见作者没法修改和与作者联系不上等。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退修论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陶范 《编辑学报》2004,16(2):89-91
退修是编辑工作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期刊编辑工作中有着独特的作用.退修内容包括文稿的内容和结构、表达的规范化、语言表述等.退修要尊重作者,明确修改意见,保证修回稿的质量,完善退修制度,提高编辑素质.  相似文献   

3.
刘凤华  席慧 《编辑学报》2012,24(4):350-352
通过对《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部分稿件退修情况的统计分析,论述科技期刊文稿退修的必要性,即:退修是联系审稿专家、编辑和作者三者的桥梁;可提高论文的学术价值;使论文在格式上更规范;提高作者写作水平,储备优质作者资源;提升编辑的业务素质,培养编辑的审稿能力。认为退修时应注意以下问题:重视政治问题;切忌照本宣科;叙述明确,主次分明;尊重作者,体现修养;注明修回日期。  相似文献   

4.
科技期刊编辑过程中稿件在退修环节的流失会给编辑出版工作造成不良后果。其主要原因是:作者一稿多投;修改要求太多,作者无法满足;作者没有及时收到修改通知;作者存在"投机"心理;等等。文章提出了防范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出版前作者撤稿的152篇论文为研究对象,调查稿件的处理过程,通过邮件、电话回访以及追溯撤稿论文的发表情况,分析撤稿原因,发现一稿多投、期刊出版时滞和审稿周期过长、试验数据及处理问题、无法完成修改、导师不同意发表是出版前撤稿的主要原因,其中一稿多投是首要原因.要防范出版前作者撤稿,需要从法律和诚信建设方面规范作者和编辑的行为,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服务意识,从服务作者的角度缩短审稿周期,发挥网络出版优势,同时采取多种措施,抵制一稿多投.  相似文献   

6.
要做好科技文稿的退修,应做好以下5方面工作。第一,科技编辑应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第二,编辑认真细致地审稿;第三,写好退修信;第四,加强与作者的交流,督促文稿的退修;第五,认真核查修回稿。科技期刊编辑应重视稿件退修工作,以提高论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编辑初加工是稿件经专家审阅后、给作者退改前,编辑先对稿件进行编辑加工。它不同于我们常说的编辑加工;后者是对作者修改过的、并已定稿的稿件进行编辑加工。 对于送审的稿件,专家一般是在学术或技术内容方面提出意见,很少涉及文字、规范等。如果编辑只将整理好的审稿意见向作者提出,作者修回的稿件可能不符合要求,编辑加工还有花很大力气。不仅造成稿面凌乱,而且有时还需作者再次修改补充,而延误出版时间,影响质量。如  相似文献   

8.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内分泌专业终审会退稿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颜廷梅  任延刚  刘瑾 《编辑学报》2011,23(2):143-145
分析2006—2009年《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内分泌专业自由来稿中72篇经2位专家外审均通过而在终审阶段未予通过的退稿原因,包括终审时稿件较多部分未能达到该刊刊登标准,作者无法修改,修改后仍未达到要求,作者坚持己见、稿件逾期未修回等,并指出编辑应针对不同原因采取不同措施,以减少终审时退稿对作者心理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如何确保论文修回稿件的质量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韩旭  赵华  姚蔚  陈欣业  蔡? 《编辑学报》2001,13(3):151-152
从3个方面对学术期刊编辑做好搞件退修,保证修回稿件质量的措施和方法进行了探讨,即:以国家标准对照并审读来稿,找出常见问题;准确理解3级审查意见和决定;认真编写稿件退修意见书。结合实践经验介绍了稿件退修的常见问题,稿件如何正确送审,审查意见和决定的类型,编写退修意见书需注意的问题和方法等。  相似文献   

10.
科技期刊稿件退修是全面规范和提升稿件质量的重要环节。文章从科技期刊编辑角度分析了科技期刊稿件退修时影响稿件退修有效性的主要问题:编辑不注重自身学术能力提升,盲目照搬审稿专家意见;业务能力不高;忽视修回稿件审查。文章提出在稿件退修过程中编辑应提高学术水平和专业技能,准确把握审稿专家意见,提高工作效率,认真比对修回稿件,合理修改稿件。上述对策的实施可有效提高科技期刊稿件退修的有效性,提升稿件质量。  相似文献   

11.
同类学术期刊如何联合防范和处理一稿多投   总被引:6,自引:10,他引:6  
金铁成 《编辑学报》2005,17(6):449-450
由于同类学术期刊拥有大致相同的作者群,因而大多数一稿多投都发生在同类学术期刊上.为了有效地遏制和杜绝一稿多投,同类学术期刊应采取互赠刊物、刊登下期要目、通报稿件信息、共享审稿专家库、发表关于处理一稿多投的联合声明等防范措施和联合退稿、联合曝光、联合拒收稿件等处理措施来联合防范和处理一稿多投.  相似文献   

12.
缪宏建  王晓蕴 《编辑学报》2014,26(5):415-417
科技期刊编辑在办刊过程中需要与作者、读者、审者等进行有效沟通,也离不开编辑之间的协同作业。通过分析一稿多投原因及稿件处理过程认为:与作者换位思考,编辑应快速处理来稿、尽早发表论文;与读者换位思考,应明确读者需求,强化与读者的互动交流;与审稿专家换位思考,编辑应该把好初审关,选好、选准审稿专家,对审稿专家信息保密,及时沟通交流;与编者换位思考,应取长补短,互相支持,努力工作。并且认为科技期刊编辑在与作者、读者、审者、编者的交往中要善于运用换位思考,构建和谐统一的交流氛围。  相似文献   

13.
避免科技论文重复发表和一稿多投的机制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针对科技期刊界论文重复发表和一稿多投问题较为突出的情况,建立了在稿件送同行专家评审前进行查重和在稿件刊登前再查重的机制.经过1年多的实践,避免了60余篇属重复发表或有抄袭嫌疑稿件的发表,并对一稿多投有所抑制.  相似文献   

14.
编辑应引导作者重视参考文献著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金海 《编辑学报》2012,24(1):47-48
针对作者来稿中对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执行不力的现状,认为在广泛宣传著录规则之外还应充分利用作者修改稿件的机会,引导他们重视参考文献的著录。  相似文献   

15.
胡春雨 《编辑学报》2013,25(5):464-465
针对编校过程中因无编辑署名致作者查稿出现兜圈子、扯皮的现象,提出在文稿的编校过程中编辑也应当署名。认为编辑署名具有增进与作者的相互尊重、担负编辑应有责任、发挥编辑能动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